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国公益机构发展缺陷,严重制约企业募捐

(2009-09-16 10:35:14)
标签:

公益机构

缺陷

慈善蓝皮书

慈善事业

我国

杂谈

分类: 社会发展

2009年9月16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政策研究中心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主办的“《慈善蓝皮书》发布暨中国慈善事业发展研讨会”在北京举行。会议围绕中国慈善事业发展问题,就目前我国慈善主体发展概况、相关法律法规以及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分析研讨,并发布了《中国慈善发展报告(2009)》。

《慈善蓝皮书》指出,当前我国非营利机构的发展还不能完全适应市场机制,没有很强的经营能力,不能很好的在公益慈善事业的捐赠者和捐赠对象之间建立联系。就宏观层面而言,我国公益机构的发展在三个方面的缺陷和不足严重制约了企业募捐参与的广度和深度。

第一,我国公益机构的发展尚处于初级阶段,因而其对企业慈善功能的引导还不够。我国公益机构的数量十分有限,而且往往行政化色彩较浓,远没有形成市场化的竞争局面,渠道不畅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企业的慈善行为。

第二,国家对公益机构的法规和制度管理乏力。我国直到1999年才开始实施《公益事业捐赠法》,然而,该法由于涵盖面较小,可操作性不强,对规范捐赠行为和受赠行为所起的实际作用不大。

第三,我国公益机构自身的管理与运作方面存在缺陷和不足,如未能开发足够的捐赠对象和项目,捐赠人可选择的范围过小,工作人员队伍不专业,工作效率不高,专业化能力不强;运作的透明度和公信度不高,捐赠款项的使用情况往往不甚明了,捐赠者不知道是否有效的满足了自己的捐赠愿望,从而打击了捐赠人的积极性。

(参见《中国慈善发展报告(2009)》,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9月出版,P153P154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