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金融危机对中日经贸合作既是挑战也是机遇
(2009-08-20 16:42:50)
标签:
经济财经国际金融晰中日贸易杂谈 |
分类: 社会发展 |
中国首部发达国家国别年度资讯出版物《日本蓝皮书》认为
国际金融危机对中日经贸合作既是挑战也是机遇
2009年8月19日,《日本蓝皮书》首发式暨日本形势研讨会在京举行。会议就金融危机和众院选举背景下日本形势进行了分析研讨,并发布了《日本蓝皮书:日本发展报告(2009)》。此次会议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主办的。
作为中国首部发达国家国别年度资讯出版物,《日本蓝皮书》认为, 2009年,在国际金融大危机的逆境中,对中日经贸合作来说,既是挑战又是机遇。日本对华ODA已在2008年圆满结束,中日经贸关系已进入“后ODA时代”,双边合作的对等性增强。特别是在国际金融危机继续蔓延的背景下,日本国内经济萧条,美国、欧洲等发达国家市场持续疲软,中国国内经济面临下行压力,同时中国企业还面临东南亚、印度等新兴市场经济国家企业的激烈竞争,可以说中日双边经贸合作将面临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战。另外,源自美国的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对中日双边贸易的影响不可低估。众所周知,中日贸易已经远远超出了中日两国的范围。中国从日本进口技术含量高的零部件在国内进行组装,然后销往美国、欧洲等最终消费地区,这样就形成了“日本—中国(东南亚等新兴市场经济体)—欧美”三角形贸易结构,也就是说,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中日贸易已经与世界贸易和世界经济紧紧地融为一体。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也必然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中日贸易的扩大。
正是因为看到了这一点,丰田汽车等日本主要企业通过这场金融危机,吸取过度依赖美欧市场的教训,加大对中国、印度等亚洲市场开发力度,将为中日贸易趋稳回升提供动力。
蓝皮书指出,总体来看,2009年中日经贸合作的总趋势将会继续健康发展。但金融危机和全球经济疲软的影响下,中日双边贸易还可能继续下滑跌,彻底扭转“高位徘徊”和减少中方赤字尚需时日,贸易摩擦也很难避免。
2009年,在制造业投资继续整合的同时,日本零售、物流、金融等非制造业对华投资则保持增长趋势。著名零售商“7-11”控股公司与台湾统一集团合作,在中国全境拓展连锁加盟便利店网络;日本通运将收购合资公司的中方股份,加紧在华构建运输网络;瑞穗实业银行与中国进出口银行等开展节能环保项目投融资业务合作,日本政策投资银行与中信集团签订合作协议,共同开拓中日间跨境并购业务。虽然批发零售业及不动产业有增加投资的倾向,但每项投资的金额较小,无法弥补制造业的投资降幅。
蓝皮书认为,中日两国政治关系的稳定发展和高层首脑的频繁互访,有利于双边经济合作的健康发展。中日高层经济对话,将进一步落实中日战略互惠关系的内涵。面对百年不遇的国际金融危机,中日双方在金融领域的合作以及区域合作方面可能有所进展,中日之间的一些大型合作项目也可望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