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解各个省的城市竞争力(三)
(2009-04-14 10:30:24)
标签:
经济综合竞争力质量竞争力发展成本倪鹏飞中国杂谈 |
分类: 社会发展 |
中国(山东)城市竞争力报告
苍柏荫水书卷开,水墨丹青映楼台;
开宗明学传千古,临峰极目志满怀。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财政与贸易研究所倪鹏飞博士牵头,两岸四地城市竞争力专家共同携手,国内著名高校、国家权威统计部门和地方科研院所近百名专家历时大半年时间联合完成的《2009年中国城市竞争力蓝皮书: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以下简称报告)于2009年4月14、15日分别在北京和香港发布。
报告对全国294个地级以上城市进行总体比较发现:中国竞争力最强的前十名城市依次是:香港、深圳、上海、北京、台北、广州、青岛、天津、苏州、高雄。
报告将山东同全国其他21个省区进行总体比较发现:山东的综合竞争力排在全国第5名。
报告对山东的17个城市进行比较,并发布了《中国(山东)城市竞争力报告》:
综合竞争力:整体优势明显,中心城市竞争力尤为突出。竞争力从强到弱依次是:青岛、东营、济南、烟台、威海、淄博、德州、泰安、潍坊、济宁、临沂、莱芜、日照、滨州、枣庄、聊城和菏泽。
综合增长竞争力:势头强劲,优势显著。竞争力从强到弱依次是:烟台、东营、临沂、德州、威海、青岛、泰安、日照、济宁、菏泽、淄博、莱芜、滨州、枣庄、聊城、济南和潍坊。
经济规模竞争力:经济规模较大,城市发展均衡。竞争力从强到弱依次是:青岛、济南、淄博、东营、烟台、临沂、枣庄、潍坊、威海、泰安、济宁、日照、莱芜、德州、滨州、聊城和菏泽。
经济效率竞争力:整体处于工业化中期,城市梯队分化明显。竞争力从强到弱依次是:东营、青岛、威海、烟台、淄博、济南、德州、济宁、日照、临沂、潍坊、莱芜、滨州、泰安、枣庄、聊城和菏泽。
发展成本竞争力:整体优势明显,中心城市较突出。竞争力从强到弱依次是:烟台、威海、东营、青岛、济南、泰安、枣庄、德州、日照、潍坊、聊城、淄博、济宁、菏泽、莱芜、滨州和临沂。
产业层次竞争力:整体结构不合理,城市间差异明显。竞争力从强到弱依次是:青岛、济南、东营、烟台、泰安、威海、淄博、德州、临沂、潍坊、莱芜、滨州、聊城、济宁、菏泽、日照和枣庄。
生活质量竞争力:整体水平较高,内部分化较小。竞争力从强到弱依次是:青岛、东营、威海、济宁、烟台、济南、滨州、德州、淄博、潍坊、莱芜、日照、泰安、聊城、枣庄和菏泽。
这份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蓝皮书是中国城市竞争力课题组的第七次年度报告,报告主题前瞻、评述客观、内容丰富、数据翔实,报告对各级政府尤其是城市政府部门、国内外企业、有关研究机构、社会公众具有重要的决策参考意义和研究借鉴价值。
中国(山西)城市竞争力报告
催云西去寻故里,杏花佳酿迎客来;
东风不解西风语,缘是山西好风景。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财政与贸易研究所倪鹏飞博士牵头,两岸四地城市竞争力专家共同携手,国内著名高校、国家权威统计部门和地方科研院所近百名专家历时大半年时间联合完成的《2009年中国城市竞争力蓝皮书: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以下简称报告)于2009年4月14、15日分别在北京和香港发布。
报告对全国294个地级以上城市进行总体比较发现:中国竞争力最强的前十名城市依次是:香港、深圳、上海、北京、台北、广州、青岛、天津、苏州、高雄。
报告将山西同全国其他21个省区进行总体比较发现:山西的综合竞争力排在全国第17名。
报告对山西的11个城市进行比较,并发布了《中国(山西)城市竞争力报告》:
综合竞争力:整体水平较弱,城市差距较大。竞争力从强到弱依次是:太原、大同、长治、晋城、临汾、阳泉、朔州、晋中、吕梁、运城、忻州。
综合增长竞争力:发展速度较慢,小城市领跑。竞争力从强到弱依次是:朔州、吕梁、太原、晋城、长治、阳泉、晋中、临汾、大同、忻州、运城。
经济效率竞争力:大部分城市处于工业化初期,大太原城市群效率较高。竞争力从强到弱依次是:太原、长治、阳泉、大同、朔州、晋城、临汾、晋中、吕梁、运城、忻州。
发展成本竞争力:总体成本较高,城市差距不大。竞争力从强到弱依次是:临汾、吕梁、晋中、太原、长治、晋城、朔州、忻州、大同、阳泉,运城。
产业层次竞争力:总体水平中部第一,城市产业结构均衡。竞争力从强到弱依次是:太原、大同、运城、晋城、晋中、忻州、临汾、阳泉、长治、吕梁、朔州。
生活质量竞争力:城市间差距较大,小城市领先大城市。竞争力从强到弱依次是:晋城、吕梁、长治、朔州、太原、阳泉、大同、临汾、晋中、运城、忻州。
从总体来看,山西省的综合竞争力基尼系数排名为第10位,山西省的城市发展和中部其他省份相比,较为均衡。省内大部分城市的综合竞争力较弱,在全国的排名也较为靠后。山西省共有1个城市排在全国前100名,3个城市排在100--150名之间,3个城市排在150--200名之间,4个城市排在200名以后。
相对于其他指标,山西省的产业层次竞争力和生活质量竞争力排名较为靠前。综合增长、经济效率和经济规模三个竞争力指标较为相当,发展成本竞争力排名最为靠后。
中国(陕西)城市竞争力报告
八水绕城历沧桑,雄关漫道入尘嚣;
书卷风光应犹在,断云取日唱秦腔。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财政与贸易研究所倪鹏飞博士牵头,两岸四地城市竞争力专家共同携手,国内著名高校、国家权威统计部门和地方科研院所近百名专家历时大半年时间联合完成的《2009年中国城市竞争力蓝皮书: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以下简称报告)于2009年4月14、15日分别在北京和香港发布。
报告对全国294个地级以上城市进行总体比较发现:中国竞争力最强的前十名城市依次是:香港、深圳、上海、北京、台北、广州、青岛、天津、苏州、高雄。
报告将陕西同全国其他21个省区进行总体比较发现:陕西的综合竞争力排在全国第21名。
报告对陕西的10个城市进行比较,并发布了《中国(陕西)城市竞争力报告》:
综合竞争力:整体水平落后,内部分化显著。竞争力从强到弱依次是:西安、咸阳、宝鸡、延安、榆林、汉中、铜川、渭南、安康和商洛。
综合增长竞争力:整体增长平稳,城市差异较大。竞争力从强到弱依次是:榆林、宝鸡、延安、铜川、西安、商洛、咸阳、渭南、汉中和安康。
经济规模竞争力:经济规模较小,西安遥遥领先。竞争力从强到弱依次是:西安、宝鸡、咸阳、延安、铜川、渭南、榆林、安康、汉中和商洛。
经济效率竞争力:整体处于工业化初期,中心城市优势显著。竞争力从强到弱依次是:宝鸡、延安、西安、咸阳、榆林、铜川、汉中、渭南、安康和商洛。
发展成本竞争力:资源依赖性强,内部差异较大。竞争力从强到弱依次是:延安、咸阳、西安、汉中、安康、榆林、渭南、宝鸡、商洛和铜川。
产业层次竞争力:整体产业层次不合理,发展极为不平衡。竞争力从强到弱依次是:西安、汉中、咸阳、榆林、宝鸡、渭南、铜川、商洛、安康和延安。
生活质量竞争力:整体处于落后水平,经济运行质量有待改善。竞争力从强到弱依次是:西安、宝鸡、延安、咸阳、铜川、榆林、汉中、商洛、安康和渭南。
在综合竞争力排名中,陕西省城市主要集中在全国200名之后,整体上城市竞争力较弱。在陕西省综合竞争力排名第一的西安在全国的排名是第46位,而整个陕西省也只有西安一个城市排在全国前100名之内。排在本省第二、三、四名的咸阳、宝鸡和延安在全国位于100~200名之间。其他六个城市的排名排在全国200名之后。陕西省城市的综合竞争力基尼系数排在全国最后,内部城市差异显著。综合竞争力第一名到最后一名依次是:西安、咸阳、宝鸡、延安、榆林、汉中、铜川、渭南、安康和商洛。
陕西省在综合竞争力、综合增长竞争力、经济规模竞争力、经济效率竞争力、发展成本竞争力、生活质量竞争力和产业层次竞争力等指标中均处于明显的劣势。从整体上来看,陕西省的综合竞争力比较落后,只有一个城市排在全国前100名,
这份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蓝皮书是中国城市竞争力课题组的第七次年度报告,报告主题前瞻、评述客观、内容丰富、数据翔实,报告对各级政府尤其是城市政府部门、国内外企业、有关研究机构、社会公众具有重要的决策参考意义和研究借鉴价值。
中国(四川)城市竞争力报告
千峰逐月蜀道艰,万水争流沟壑绵;
清风不眠催人行,再造天府来人间。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财政与贸易研究所倪鹏飞博士牵头,两岸四地城市竞争力专家共同携手,国内著名高校、国家权威统计部门和地方科研院所近百名专家历时大半年时间联合完成的《2009年中国城市竞争力蓝皮书: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以下简称报告)于2009年4月14、15日分别在北京和香港发布。
报告对全国294个地级以上城市进行总体比较发现:中国竞争力最强的前十名城市依次是:香港、深圳、上海、北京、台北、广州、青岛、天津、苏州、高雄。
报告将四川同全国其他21个省区进行总体比较发现:四川的综合竞争力排在全国第19名。
报告对四川的18个城市进行比较,并发布了《中国(四川)城市竞争力报告》:
综合竞争力:传统格局变化不大,优势城市进步更大。
第一名到最后一名依次是:成都、绵阳、攀枝花、宜宾、德阳、乐山、自贡、泸州、资阳、南充、内江、广安、眉山、遂宁、达州、雅安、广元、巴中。
综合增长竞争力:整体提升明显,赶超速度加快。竞争力从强到弱依次是:自贡,攀枝花,资阳,德阳,成都,绵阳,乐山,宜宾,眉山,遂宁,泸州,内江,达州,南充,广元,广安,雅安,巴中。
经济规模竞争力:工业化进程滞后,省内差异需缩小。竞争力从强到弱依次是:成都,绵阳,攀枝花,自贡,宜宾,泸州,乐山,南充,德阳,内江,遂宁,资阳,眉山,广安,广元,达州,巴中,雅安。
经济效率竞争力:大部分城市处于前工业化阶段,省内第一竞争力不强。竞争力从强到弱依次是:成都,攀枝花,宜宾,德阳,绵阳,自贡,乐山,达州,泸州,资阳,雅安,眉山,内江,广安,南充,遂宁,广元,巴中。
发展成本竞争力:电力能源丰富,控制污染任务紧迫。竞争力从强到弱依次是:资阳,绵阳,巴中,南充,遂宁,雅安,内江,乐山,眉山,广安,泸州,宜宾,广元,德阳,达州,自贡,攀枝花。
产业层次竞争力:产业转型的基础落后,转型与增长的矛盾突出。竞争力从强到弱依次是:成都,绵阳,攀枝花,自贡,雅安,泸州,德阳,乐山,宜宾,内江,南充,广安,达州,巴中,遂宁,资阳,眉山,广元。
生活质量竞争力:收入分配需调整,省内差异较突出。竞争力从强到弱依次是:成都,攀枝花,宜宾,德阳,绵阳,乐山,泸州自贡,资阳,南充,广安,内江,达州,遂宁,眉山,雅安,广元,巴中。
从总体来看,四川大部分城市还处于200名之后。四川共有1个城市排在全国前50名,1个城市排在50~100名之间,2个城市排在100~150名之间,4个城市排在150~200名之间,10个城市排在200名之后。四川综合竞争力基尼系数在全国排名17,四川大部分城市都在150名之后,处于发展空间较大的阶段,同时省内差异有逐渐拉大的趋势。
四川省综合竞争力整体水平在全国处于中等偏下,区域发展不平衡制约了整体水平的提高,产业层次竞争力,生活质量竞争力以及经济效率竞争力是制约其综合发展的短板。
这份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蓝皮书是中国城市竞争力课题组的第七次年度报告,报告主题前瞻、评述客观、内容丰富、数据翔实,报告对各级政府尤其是城市政府部门、国内外企业、有关研究机构、社会公众具有重要的决策参考意义和研究借鉴价值。
中国(台湾地区)城市竞争力报告
高山流水急,潭中日月长;
山谷映百翠,澎湖觅珠帘。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财政与贸易研究所倪鹏飞博士牵头,两岸四地城市竞争力专家共同携手,国内著名高校、国家权威统计部门和地方科研院所近百名专家历时大半年时间联合完成的《2009年中国城市竞争力蓝皮书: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以下简称报告)于2009年4月14、15日分别在北京和香港发布。
报告对全国294个地级以上城市进行总体比较发现:中国竞争力最强的前十名城市依次是:香港、深圳、上海、北京、台北、广州、青岛、天津、苏州、高雄。
报告将台湾地区同全国其他21个省区进行总体比较发现:台湾地区的综合竞争力排在全国第2名。
报告对台湾地区的6个城市进行比较,并发布了《中国(台湾)城市竞争力报告》:
综合竞争力:总体优势突出,台北独占鳌头。竞争力从强到弱依次是:台北、高雄、台中、基隆、台南和新竹。
综合增长竞争力:增长面临挑战,新竹全国最低。竞争力从强到弱依次是:高雄、基隆、台北、台中、台南和新竹。
经济规模竞争力:总体名列前茅,台北省内最强。竞争力从强到弱依次是:台北、基隆、新竹、台中、高雄和台南。
经济效率竞争力:所有城市均处于后工业化阶段,台北高雄新竹台中列全国前五。竞争力从强到弱依次是:台北、高雄、新竹、台中、台南和基隆。
发展成本竞争力:总体领先内部均衡,台北台南分列首尾。竞争力从强到弱依次是:台北、基隆、新竹、台中、高雄和台南。
产业层次竞争力:总体绝对优势突出,台北第5台南11。竞争力从强到弱依次是:台北、基隆、新竹、台中、高雄和台南。
生活质量竞争力:总体表现优异,内部相对均衡。竞争力从强到弱依次是:高雄、台北、台南、基隆、台中和新竹。
这份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蓝皮书是中国城市竞争力课题组的第七次年度报告,报告主题前瞻、评述客观、内容丰富、数据翔实,报告对各级政府尤其是城市政府部门、国内外企业、有关研究机构、社会公众具有重要的决策参考意义和研究借鉴价值。
中国(粤港澳)城市竞争力报告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财政与贸易研究所倪鹏飞博士牵头,两岸四地城市竞争力专家共同携手,国内著名高校、国家权威统计部门和地方科研院所近百名专家历时大半年时间联合完成的《2009年中国城市竞争力蓝皮书: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以下简称报告)于2009年4月14、15日分别在北京和香港发布。
报告对全国294个地级以上城市进行总体比较发现:中国竞争力最强的前十名城市依次是:香港、深圳、上海、北京、台北、广州、青岛、天津、苏州、高雄。
报告将粤港澳地区同全国其他21个省区进行总体比较发现:粤港澳地区的综合竞争力排在全国第1名。
报告对粤港澳地区的23个城市进行比较,并发布了《中国(粤港澳)城市竞争力报告》:
综合竞争力:城市间竞争力差异巨大,香港区内第一。竞争力从强到弱依次是:香港、深圳、广州、澳门、佛山、东莞、中山、珠海、江门、惠州、湛江、茂名、肇庆、汕头、河源、清远、韶关、梅州、揭阳、潮州、汕尾、云浮和阳江。
综合增长竞争力:总体增长速度较慢,清远最强香港最弱。竞争力从强到弱依次是:清远、河源、汕尾、东莞、佛山、中山、茂名、澳门、惠州、江门、深圳、珠海、广州、阳江、揭阳、韶关、云浮、肇庆、湛江、汕头、潮州、梅州和香港。
经济规模竞争力:总体经济规模全国领先,香港经济规模区内最强。竞争力从强到弱依次是:香港、深圳、广州、佛山、东莞、中山、珠海、汕头、惠州、江门、茂名、澳门、韶关、肇庆、清远、阳江、揭阳、梅州、潮州、河源、汕尾和云浮。
经济效率竞争力:处于工业化前期和中后期的城市平分秋色,香港经济效率区域最强。竞争力从强到弱依次是:香港、澳门、深圳、东莞、佛山、广州、中山、珠海、惠州、江门、湛江、茂名、清远、肇庆、梅州、河源、潮州、阳江、韶关、汕头、揭阳、汕尾和云浮。
发展成本竞争力:总体表现卓越,香港区内最强。竞争力从强到弱依次是:香港、湛江、广州、中山、澳门、深圳、阳江、珠海、佛山、汕头、茂名、江门、汕尾、惠州、揭阳、东莞、河源、潮州、清远、梅州、肇庆、云浮和韶关。
产业层次竞争力:内部分化显著,香港区内第一。竞争力从强到弱依次是:香港、深圳、澳门、广州、珠海、佛山、潮州、江门、东莞、中山、梅州、揭阳、肇庆、河源、惠州、云浮、汕尾、汕头、茂名、湛江、韶关、清远和阳江。
生活质量竞争力:总体竞争力表现绝佳,香港区内最强。竞争力从强到弱依次是:香港、澳门、深圳、珠海、广州、中山、东莞、佛山、惠州、梅州、肇庆、江门、韶关、清远、潮州、湛江、云浮、河源、茂名、揭阳、阳江、汕尾和汕头。
从总体来看,粤港澳地区的综合竞争力基尼系数排在倒数第3名,该区域内城市的综合竞争能力存在很大差异。粤港澳的23个城市中,有6个排在全国前20名,有11个城市的综合竞争力排在全国前100名,还有8个集中在100~150名之间,只有阳江排在全国200名之后。
粤港澳地区在综合竞争力和经济规模竞争力、生活质量竞争力两项分指标中表现优异,而在经济效率竞争力、发展成本竞争力、产业层次竞争力三项指标中均处于中等水平。
这份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蓝皮书是中国城市竞争力课题组的第七次年度报告,报告主题前瞻、评述客观、内容丰富、数据翔实,报告对各级政府尤其是城市政府部门、国内外企业、有关研究机构、社会公众具有重要的决策参考意义和研究借鉴价值。
因为广州市在“平台吸引大项目,集群招揽大产业”中表现优异,被评为本报告2009年度的最佳案例城市。佛山市在“坚持发展实业的理念,营造发展实业的环境”中表现优异,被评为本报告2009年度的最佳案例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