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致人与控制力

(2020-12-29 06:03:41)
标签:

军事

历史

文化

杂谈

分类: 飞刀谈兵法

我国古代伟大的军事思想家孙武在其兵法中提出的“致人而不致于人”的重要军事原则即是对控制力的最早诠释,孙武将该原则视为兵家造势的根本途径,而控制力也可认为是“势”的外在表现。所谓“致人”,就是调动别人,即具有控制对手行动的能力;所谓“致于人”,就是被别人所调动,即缺乏控制力,丧失主动权,而处于被动地位。

实战中,形成控制力的方法又可分为“欺敌误敌”和“冲虚动敌”两大类,通俗地讲,即为“诱导”和“调动”,此二者共同目的就在于:使对手自身的最强实力无法在最佳时间、最佳地点进行爆发,而有利于我方的实力、时机和地利三要素的叠加,进而发挥出决定性作用,对竞争局面产生不可逆转变。

“欺敌误敌”是以“诡诈”为基础的谋略思路,著名的“诡道十二法”就是此类策略的代表,前四法,以主动示形为主,使对手产生错觉;而后八法,注重因敌变化,欺敌误敌,从而到达“出其不意,攻其不备”的目的,获得竞争中的控制权。

“冲虚动敌”即以害动敌,通过进攻对方的要害之处,强制调动对手,较“欺敌误敌”可产生更为强大的控制力,居于更为优先的地位。

因此,我们要善于利用“诱导”和“调动”的两大手段,或进取或过度,或直接或含蓄,不断调动对手,使之处于被动地位,从而驱动竞争局面向着有利于我方的方向进行,这就是控制力的实际体现。

又见飞刀 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谋胜与策算
后一篇:取与舍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