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以花藤入药的忍冬藤

(2015-10-03 16:13:33)
标签:

转载

分类: 动植矿药介绍

以花藤入药的忍冬藤

         忍冬藤又名金银藤、千金藤,为忍冬科植物忍冬的干燥茎枝,其性寒味甘,具有清热解毒、疏风通络的功效,常用于治温病发热、热毒血痢、痈肿疮疡、风湿热痹、关节红肿热痛等症。《履巉岩本草》载:(忍冬藤)“治筋骨疼痛”;《本草纲目》亦记载:(忍冬藤)“治一切风湿气及诸肿痛,痈疽疥藓,杨梅恶疮,散热解毒。”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忍冬藤所含的木犀草素可抑制葡萄球菌和枯草杆菌的生长,对卡他、白色念珠、伤寒、痢疾、变形等菌均有抑制作用;能作用于心血管,降低心脏的舒张期幅度,降低静脉压,增强毛细血管的通透性。

         临床上,忍冬藤主要用于以下疾病。(1)治四时外感、发热口渴:忍冬藤30克(鲜用90克),煎汤代茶顿饮;

        (2)治风湿性关节炎:忍冬藤30克,豨签草12克,鸡血藤、老鹤草各15克,白薇12克,水煎服;

        (3)治传染性肝炎:忍冬藤60克,加水1000毫升,煎至400毫升,早晚分服,15天为1个疗程,每疗程间隔1-3天;

        (4)治细菌性痢疾及肠炎:忍冬藤100克,切碎,置于砂锅中,加水200毫升,浸泡12小时后用小火煎煮3小时,药液再加入适量蒸馏水,使成100毫升,一日服完;

        (5)治阑尾炎:忍冬藤120克,水煎两次温服。

         文章来源:大众卫生报     作者:天津副主任中药师   韩德承

 

 

 

中药诗赏析---忍冬

  金银藤合两鸳鸯,最喜凌冬耐雪霜。

  一切湿风俱可散,五般尸注复何伤。

  杨梅疥癣消余毒,发背痈疽治恶疮。

  不意草中称至贱,熬膏酿酒效殊常。

  注:本诗出自清·赵瑾叔《本草诗》。

 

       按:忍冬味甘平无毒,入脾经。陶隐居云:今处处皆有,似藤生,凌冬不凋,故名忍冬。又名金银藤、鸳鸯藤、鹭鸶藤等。感土之冲气,禀天之春气,故味甘,微寒而无毒。专治痈疽,诚为要药。未成则散,甚多拔毒之功;已成则溃,大有回生之力。时珍曰:治飞尸遁尸,风尸沉尸,尸注鬼击,一切风湿气,及诸肿毒。痈疽疥癣,杨梅诸恶疮,散热解毒。甘能益血,甘能和中,微寒即生气,故久服轻身长年益寿。同甘菊花、紫花地丁、夏枯草、白及、白蔹、贝母、连翘、鼠粘子,治一切肿毒;加辟虺雷,治一切疔疮。君地榆、芍药、黄连、甘草、升麻,治一切血痢。乃治风除胀,解痢逐尸要药。或捣汁搀酒顿饮,或研烂拌酒厚敷,或和别药煎汤,随证轻重取效。弘景曰:忍冬煮汁酿酒饮,补虚疗风。此既长年益寿,可常采服,而《仙经》少用。盖凡易得之草,人多不肯为之,更求难得者,贵远贱近,庸人之情也。

       文章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李绍林

 

 

用药传奇---通络解毒忍冬藤

        曾撰文写过一篇有关金银花使用的文章,大家在赞扬之余又提出了一些问题,金银花好是好,就是太贵了,你动辄一用就是上百克,价格病人受不了。说的也是,在当今无有不的时代,一些好药因贵被迫退出临床,真是令人无奈。好在中药成千上万种,可以找替代品。天无绝人之路,圣经曰:上帝为你关闭一扇门时,肯定会为你打开另一扇门。此文就是打开金银花的另一扇门,谈谈金银花的有效替代品---忍冬藤。物美价廉。
      
忍冬藤就是金银花的茎枝,又名银花藤、金银藤、二花秧、大薜荔、水杨藤、千金藤,多年生半常绿缠绕灌木,茎中空,幼枝密生短柔毛。质脆,易折断,断面黄白色,中空。无臭,老枝味微苦,嫩枝味淡。
      
具有清热解毒,疏风通络的疗效。可用于温病发热,疮痈肿毒,热毒血痢,风湿热痹。《本草纲目》:治一切风湿气及诸肿痛,痈疽疥藓,杨梅恶疮,散热解毒。
      
我在临床上很喜欢用金银花,只要病人经济条件富余,还是首选。但是对于经济条件一般或拮据者就用忍冬藤,不过量要大些,一般起步都是30g,经常用到120-150g,效果乃然不亚于金银花,本是同根生,相煎一样用嘛。二者区别不大,花散性偏大一些,藤通性偏强一些,解毒清热是一致的。我除了用于一般的疮疡痈肿上外,重点用在热痹中,类似西医讲的关节炎和类风湿关节炎上,效果特好,一清热解毒,二通络散结,一药二用。现举例示之:
      
柳某,男,62岁,原青海省某银行党委书记已退休。患类风湿关节炎已六载,手如鸡爪,紧缩不伸,关节疼痛,行动不便,倍觉痛楚。刻诊:除上述见证外,脉滑实有力,察其舌质红绛,苔厚腻,饮食一般,小便黄,大便稍溏。现在主要是手关节疼痛难忍,化验血沉偏高,吃了一周西药痛势未减,故求助中医。前两天吃了一老中医的三付药不但未见痛轻,反而更重。拿出方子我一看,净是一些大热药,川乌草乌附子细辛蜈蚣全虫小白花蛇之类,明显的药用反了。此为湿热郁积,毒气浸骨。处方:三妙散合犀角地黄汤加减。
      
黄柏30g  苍术15g  生薏米60g  丹皮15g  赤芍30g  威灵仙30g   忍冬藤90g  蒲公英30g  桑枝30g  海桐皮15g生甘草30g  七剂,水煎服,日三次。
       
一周后,复诊痛轻,肿退,血沉降至正常。效不更方,守法加减又三十剂病愈,留手指变形,配朱良春老中医益肾蠲痹丸善后,半年后十指屈伸自如,恢复正常功能。
      
按:此病案是我治疗众多痹证中的一案,方中未用一味虫类药,要在抓住病机,热毒郁积,重用忍冬藤一药,清热解毒,活血通络,故收效颇著。三妙散清热利湿,丹皮赤芍生地凉血除痺,威灵仙舒筋止痛,桑枝海桐皮祛湿利窍,甘草公英忍冬藤清热消炎解毒通络,共奏一体,击中病的,完成治疗。我在临床上除了用于各种痺证外,还经常用大量的忍冬藤治疗痤疮、痔疮、肺痈、肠痈、包括红斑狼疮和银屑病等等,无不屡屡见功,故推荐同道不妨一试,以发挥此贱药的作用。


      
附:朱良春老中医《益肾蠲痹丸》熟地、当归、仙灵脾、鹿衔草各120g,炙全虫、灸蜈蚣各24g,炙乌蛇、炙蜂房、炙土元、炙僵蚕、灸蜣螂虫各90g,甘草30g,共研细末,另用生地、鸡血藤、老鹳草、寻骨风、虎杖各120g,煎取浓汁,泛丸如绿豆大小,每服6g,日2次,食后服。
      
主冶:类风湿关节炎、增生脊柱炎、疗效显著。
       文章来源:华夏中医论坛   作者:古道瘦马(西安 王幸福)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