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调控的逻辑:非左即右?还是忽左忽右?
本月先后五道金牌,从国四条开始
前后累加到了国十一条,已经超过了前年的国十条
短短的三年时间不到,先后出了这么多条条
之间有什么逻辑关系吗,前后能承接起来吗
调控的目的是什么?是要打人还是要打市场
捧是要内需,打就不要内需了,还是以稳定为第一要务
如果稳定是第一要务,那么从头到尾的逻辑关联在哪儿
楼市忽上忽下,跌宕起伏,就像写文章一样不喜平
这可忙坏了投机者,还有国际热钱,苍蝇不叮无缝的蛋
如果楼市再不稳定
甚至都有房地产投机这个职业了,我们也可以去做投机雇佣军了
要房地产产业化却没有规划,年年喊保障却始终谁也没有保障
财税制度的弊端不仅体现在“财权上移,事权下放”
同时也体现在土地拆迁上的利益分配
虽然现在要减负老百姓的个税
想改变过去“劫富济贫”式的税收制度
但也还不如治本于尽快解决社会保障
和日本比我们的各项产业都缺乏战略性的思维和布局
清一色的急功近利,头痛治头,脚痛治脚
于是经常手忙脚乱,于是经常不停地“翻烙饼”
真做到了“治大国如烹小鲜”
“治大国如烹小鲜”的条件和关键是下一句“以道莅天下”
只有道布天下了,当官的“以百姓之心为心”
老百姓都不为私利而争斗,和睦相处,注重自己的道德修养了
才有可能做到“治大国如烹小鲜”
小鲜是很嫩的,如果老是翻过来、翻过去
就会弄碎了;因此治理大国也不能瞎折腾不是
所以治理大国的最高境界
就是小心翼翼地掌握火候,做到恰到好处是理想状态
从经济学角度看,人民的性质就是趋利避害
如果政府能够提供和维系一套完善的制度,在这一制度下
高效、稳妥、长效、公平、健康、和谐
那么再多的婆婆妈妈的是非都很容易理顺了
只有器物顺了,架构才能顺,架构顺了文化才能顺
兄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