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贫民窟值得骄傲吗?
(2011-04-15 23:11:45)
标签:
杂谈 |
分类: 时事评论 |
无贫民窟是反观城市发展的一面镜子
城市的卫生与安全一直是令城市管理者颇为头疼的问题,而治理城市中的贫民窟更是难点中的难点。国外比如印度、巴西乃至美国纽约这样的大都市都存在规模不小的贫民窟。贫民窟作为城市底层人聚居的地方,往往成为城市管理的盲区,卫生状况极差,犯罪率高居不下,往往会成为城市发展的阿克琉斯之踵。中国的城市化高速发展并没有多长时间,但城市不仅干净整洁,竟然还没有贫民窟,这不能不引起国外的兴趣。
其实,一直以来国外对中国城市的了解一直停留在城市表面的展示上,并没有真正深入调查背后产生如此结果的诸多原因。而这种艳羡就像伙伴在夸赞你的衣服很漂亮一样,往往只看到衣服的光鲜亮丽而没能看到买这衣服的代价。如果知道了得到这衣服的代价,他们或许根本就不会有去买的想法。
中国城市无贫民窟或许会博得外国朋友的一句称赞,但相信并不会得到国内民众的欣赏。城市是一个大社会,各个阶层的人汇集聚居,高端人士聚居地还会成为CBD,别墅区,底层人士聚居地成为贫民窟也是情理之中的事,因为他们并没有足够的资本去获得更好的资源,自然也就无法改变脏乱差的居住环境。如果说一个城市里没有贫民窟,那无非是出于两个原因,一个是城市中的人都能获得很好的待遇,没人住在贫民窟;另一个却是直接把贫民窟隔绝在城市之外。
身在乡村,几乎每个家长都会劝自己上学的孩子“好好上学,考上大学后就在城里工作,在城里过。”在他们的眼中,城市根本就是另一个存在,一个与乡村完全不一样的世界,在城市中会有更好的生活,更好的医疗待遇,更好的福利保险,更多的休闲时间···城市就是他们的憧憬,也成了他们拿来激励孩子的一个城市梦。但可惜的是要实现这个城市梦并不容易,户籍制度将他们永远的束缚在生活了半生的土地上,想挣脱都不可能。
户籍制度在中国实行了几千年,一直沿袭到现在。它使得城市和农村之间人员不能自由的流动。在这种情境下,为了工业化的发展,国家又优先保障城市发展,农村物资源源不断的输往城市,农村的工业化则严重滞后,实际上形成了城市与乡村两个独立发展的社会。城市越来越发达,乡村的贫穷状态却没有根本改观。户籍制度实际上是一个分野,划分了两个完全不一样的社会,城市中干净整洁,生活待遇与医疗休闲等都处于较高层次,而乡村则一如既往的脏乱差,各种矛盾也是层出不穷。
国外看中国,大多集中于大城市,如上海、北京等。随着中国国力的增强,他们一厢情愿的认为中国的城市化发展也是很成功的。外人管窥一豹,未得其髓,这是很容易理解的。但我们国内就不能如此,我们更应该保持一份冷静,时刻提醒自己反省,为什么国内情况并不如意,外人却反而会羡慕,这是不是我们浮夸之风多了些?是不是该切实办些实事,切实保障那些未能显现出来但却一直存在的贫穷和艰苦的人?外人看中国,不确定性太多,终究是不能全当真的。有时可以把它当做一面镜子,有时却仅能博一笑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