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马过后,离马拉松还有多远?

标签:
体育杂谈 |
分类: 春之娱 |
半马过后,离马拉松还有多远?
去年10月份发现自己能跑半程马拉松了。
12月,纪念毛主席诞辰,到橘子洲头跑了人生的第一个线上半马赛,跑进了2:00内。
有了跑半马的能力,立即对跑马拉松有了更加浓厚的兴趣,跃跃欲试。
今年以来,跑龄到达两年,累计跑量超过6000公里,每月跑量在270公里以上并能坚持跑两次半马,自我感觉“进入半马时代”。
4月底,跑龄满两年后,参加了全程马拉松跑进4:00线上训练计划(12周)。基本能按照计划完成训练任务。训练计划的最后一个月,因右脚踝扭伤(非运动扭伤)中断跑步10天,后期缺一次35公里有氧耐力跑训练、一次全马测试。其余训练任务均完成,且得分都在优秀成绩以上。训练期间跑力值从40分,提高到41.1分。
也就是说:到2022年10月底,我的跑龄有两年半,跑步累计里程超过6000公里,能跑半程马拉松有一年了且近一年来坚持每月跑半程马拉松2次。自我感觉是能跑全程马拉松且可能跑进4:00以内了。
但是,通过几次半马、25公里测试,我了解到自己离跑全程马拉松还有较大差距,估计还需要半年左右的艰苦训练才能完赛。
自己目前尚不能跑全程马拉松的判断依据:
一、跑半程马拉松的时间还停留在01:54左右,且18公里后感觉腿脚疲劳,有降速。
二、完成25公里训练,最后两公里训练很吃力。线上训练35公里计划未完成——10月22日(脚踝扭伤后1个月整)准备完成训练计划的,因积累性疲劳、右踝关节稍有不适和天晚(接近19:00),实际只完成了半马,用时已经02:18:33,超出预期较多。好在休息、拉伸后恢复迅速。
三、线上计划训练过程中速度提不上,无氧间歇跑,最快配速也只能接近4分钟。乳酸域值跑到第四、五次的时候明显降速。
四、按照训练安排上肢力量训练、下肢力量训练能基本完成,核心力量训练完成有难度——动作不规范,勉强完成感觉很吃力。
五、训练计划已经终结6天,尚未能安排全马测试。时间不好安排,更重要的原因是有点畏难。
鉴于以上原因,下一步的训练方案是:
一、继续参加线上训练计划。
二、加大速度训练力度,主要是间歇跑、冲刺跑,每周2次。
三、加大力量训练力度,每周4次,其中核心力量训练不少于2次。
四、加大LSD训练力度,从25公里起步,每周1次,每月增加3公里,训练半年左右。(日常跑步训练宜在15公里以上。)
按照以上计划,从能跑半马,到能跑全马需要艰苦训练一年半左右。
48岁时曾有一个设想“每天跑步两点钟,五十能跑马拉松”。49岁开始跑步锻炼,通过两年半来的实际锻炼效果看,当时的设想有点“冒进”,改成“每天跑步两点钟,三年能跑马拉松”比较切合实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