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步者:该放任呼吸还是调控呼吸

标签:
体育杂谈 |
分类: 春之娱 |

跑步者:该放任呼吸还是调控呼吸?
跑步过程中,随着跑步力度增强、速度加快,呼吸会不由自主地加快,直至到呼吸强度难以支持跑步强度,感到呼吸紊乱、崩溃,不得不减速或者停跑。
以上感受,几乎所有进行过快速跑、长距离跑的人们都有过。
跑步,不只是腿脚的功能,更需要心肺力量强大。一般跑步者“跑崩”,首先崩溃的往往是呼吸崩溃。
跑步过程中,脚酸腿疼,如果不是运动损伤,一般还可以坚持定速巡航;偶尔出现岔气、腹肌痉挛,一般也可以通过调整呼吸来调节、放松、改善,还可以坚持定速巡航。一旦呼吸紊乱,则不得不放慢跑速,甚至健走,等你再次起跑后,要在恢复原来的速度似乎就十分艰难了。
多次参加半马线上赛,我尝试过中途加速,感觉到肌肉力量完全可以支撑,但加速到一定程度、坚持一定时间(一般时间比较短)后呼吸就会紊乱,就难以支持。往往是短暂的加速、快速,导致呼吸崩溃、降速,影响整个比赛成绩。特别是与其他跑者竞速、提速超越其他跑者时,通常是短时间超越了,很快又被保持匀速巡航的跑者反超。
我尝试过“节奏跑”,慢跑时四步一吸四步一呼、三步一吸三步一呼,呼吸节奏保持得好,跑很长距离也不会觉得累,10公里能轻松拿下,20公里也不再话下。快跑时两步一吸两步一呼,或者一步一吸一步一呼,只要保持呼吸不乱,跑5公里、10公里,甚至更长距离也能坚持。也就是说:保持好呼吸节奏,无论快跑、慢跑都能坚持比较久,坚持以较快的速度巡航也是完全可以的。而一旦猛然提速,呼吸紊乱,则往往欲速则不达,甚至跑崩。
最近一段时间,我进行了无氧间歇跑、乳酸阈值间歇跑训练。训练期间快速跑的距离比较长、时间也占到了整个训练的三分之一以上,偶尔快跑时间会占到训练时间的一半,我总觉得这样跑同样的时间应该能跑比平常锻炼跑更多的距离。但是,经过多次对比,我发现同样时间内间歇跑并不比匀速跑能多跑多少距离——基本上是相同距离吧!原因在哪儿?就在于无氧跑、乳酸阈值跑往往会“跑到呼吸崩溃”的程度,缓下来,再重新起跑。
昨天夜跑,看到一名经常在夜跑时相遇的中年跑者,开着180次的节拍器在快速巡航跑,配速应该在4′40″左右,我尝试着跟跑。当时我已经按5′40″的配速巡航跑了10公里,计划这次跑步15公里。跟跑约两分钟后,呼吸紊乱、崩溃,迅速降速,跑过12公里后决定放弃这次训练。平常的训练中我也有过4′30″配速跑5公里甚至更远的,这次之所以“跑崩”,应该与突然“竞速”“追逐”有关。
基于以上经验,我认为跑步者不能放任呼吸,而应该很好地调控呼吸节奏,保持呼吸节奏。保持呼吸节奏匀速巡航,是长跑的一项基本技能,也是一种基础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