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体育杂谈 |
分类: 春之娱 |

51岁,跑个半马庆祝生日
前天,我51岁生日,7点起床去跑了个半程马拉松(“城市环游记·无锡线上跑”)聊表庆祝,也是检验自己的身体,积蓄未来的能量。用时02:05:26。比进入两小时内的计划慢了几分钟(因腹泻如厕耽误了6、7分钟)。自己还是对自己满意,年过知天命,不再争分夺秒地过日子,慢几分钟又何妨!
全程跑得从容、淡定、轻松、适意。在16—19公里时,我希望有人领跑、陪跑或者追逐,那样我一定可以提速,可能跑进两小时以内。可是,跑道上似乎没有合适的跑友。当时我想起一句话:“对手有多强大,你就有多强大”。遗憾的是,一如我几十年来的人生一样,我不善于找朋友,更不善于找对手,形同一个独行侠,我从开始跑步到现在近两年了还是一个孤独的跑者。孤独的跑者总是自己鼓励自己,自己跟自己较劲,实际上又很少突破自我——前不久在我跑到16公里时有个跑者随着我跟跑了5公里,让我得以刷新了自己的半马记录:01:51:20。有些很简单的话语中蕴涵着丰富的真理,我无数次地听过、说过那句话,可一点儿也没能领悟其中的真理,我真是一个固执而笨拙的人——前天,跑道上超越我的还真有两个美女,她们的跑姿很美,身材更美,我为什么就羞于跟随呢,跟随就能与美同行,跟随就能超越自我呀!跑道上还有一个和我一样孤独的帅哥,配速也比我快,要是追一追,赶一赶,拉拉话,说不定就成了我的第一个跑友,但是我怎么就不像现在写作时这么去想呢?!
我有一个计划,今年年内基本上能跑全程马拉松。我还有一个规划,今后十年在六十岁前后要实现一次大的自我超越。将来,跑道上的马拉松、人生中的马拉松,我是继续做孤独的跑者、独行侠,还是结交跑友,加入跑圈,结伴而行呢?庆祝51岁生日的这一次半程马拉松再一次提醒我:要想超越就得有队友或者对手。人生的后半程,不一定要有对手,队友是应该有的!
四年前,我曾提过一个宏大的口号:“每天跑步两点钟,五十参加马拉松”。那时候我还没开始跑步锻炼,不知道跑马拉松的艰辛,全凭意气风发,希望老当益壮,希望强身健体,希望再次创业有成而已。口号提出后不久,左腿半月板三度拉伤,做了关节镜手术,形同N等残废。自那以后,我以为跑马拉松的宏愿只能是个口号了。没想到的是2020年的4月下旬因为要做恢复训练,我竟然开始跑步了;没想到的是,我近乎残废的左腿恢复了矫健;更没想到的是到2020年10月下旬,我似乎具备了跑半程马拉松的体能,连续试跑几次半马,都能勉强跑完全程。到2021年12月,我跑半程马拉松竟然还真就跑进了两小时以内!今年以来的三个月内,我陆陆续续跑了5次半马,已经进入“半马寻常事”的状态。我想,只要坚持锻炼,年内应该能够具备跑全程马拉松的体能。51岁了,没曾想还真的能实现跑马拉松的梦想,我估计一、两年内跑进4小时应该问题不大。我还想,自己还怀揣着一些梦想,比如写作,比如再创业,去实现这些宏伟的梦想其实就是参加一场又一场人生的马拉松,甚至超马。按照跑马拉松的锻炼路径,自己是不是已经专注地、竭尽全力地、孜孜以求地投入到这一场又一场的人生马拉松训练当中了呢?或者,已经起跑。
人生就是一场马拉松。人生的目标、人生的成功只不过是人生马拉松途中的一个个里程碑而已。因为配速的不同,有的人一岁能跑几个里程,有的人一个里程要跑几岁甚至一辈子;因为耐力的不同,有的人跑过一程又一程,有的人坐在某处里程碑上久久地喘息、休憩、观光或为超越者鼓劲加油。自己51岁了,还只有能力跑完半程马拉松,在人生这场马拉松也还只能算跑到了半程。人生百年,岂能虚度!51岁生日的这次半马是一次能量检测,跑全程马拉松的训练旨在为人生的后半程注入源源不断的能量。
我翻阅了前些年的生日感言,大多对未来满怀信心,充满激情,想象丰富,言辞绚丽,展示的是人生之春,繁花似锦。今天的生日感言不再像前些年那样花繁叶茂了,人生后半程的目标也很简单:创业赚钱。犹如前天跑步时的思维一样,今天的写作思维也很单一,直来直去,直截了当。自从进入50岁以后自己的思想就简单化了,没有牵绊,没有顾忌,没有转弯抹角,不考虑什么谨慎周密,不考虑什么万无一失,认准了一条路就是直奔主题,就像跑马拉松一样从容淡定而又豪迈坚毅地跑下去。我想,要是当年的恋爱也是如此专情,又何尝不跟唱歌“我的眼里只有你”一样,纯洁、可爱、可敬呢!单纯、直爽、专注对于爱情、对于创业、对于人生都是一种难得的品质。
繁花看尽独爱莲。昂头、挺胸、迈开腿,坚毅豪迈地跨进人生马拉松的后半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