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去踏青,去探寻诗意的人生

标签:
文化 |
分类: 春之娱 |

我要去踏青,去探寻诗意的人生
常听说“诗意人生”,以为很美,令人遐想,无限向往。
后来写诗,心里美得激情澎湃时,诗意就来了,文思泉涌,龙飞凤舞,一蹴而就,好诗是喷出来的,修改往往不如情不自禁的原创。
没有诗意,决不写诗。这是我的原则。
其实,有没有这个原则不重要,没有诗意的时候我根本就写不出诗。郁闷、愤懑、厌恶、敌意、牢骚等不美的情绪写成文章貌似可以,嬉笑怒骂皆成文章。把丑陋、负能量、阴暗面敷衍成诗歌,我真不明白那些所谓的诗人是如何审丑并能从丑恶中体验诗意的美来的!
有好几年没写诗了,生活平淡,平淡得凝固,凝固了情绪和思想,没有多少美感,没有是么激情,没有舌灿莲花的欲望。倘若要我把淡然的日子提炼成诗歌,那一定是弄巧成拙——对于我这样的半吊子诗作者而言必定是这样,我那点儿才情远远不足以化腐朽为神奇。
直白了说——我不仅近些年没有写诗,今天没有写诗,往后也不知道能不能再写得出诗来。也就是说:我的人生中,最近些年缺少诗意,未来还难以预期!我深信未来很美好,但并不是一切美好的都有诗意,都能以诗歌的形式吟唱。
诗意到底是什么呢?
诗意就是写诗的欲望,写诗的激情吗?
如果是,那么很多很多很多的人们终生没有写过一首诗,他们不写诗,那他们的人生就从来没有诗意吗?如果他们是“哼唷、哼唷”派呢?如果他们哼了一曲外人听不懂的劳动号子来抒发心中无限的美妙,算不算诗意爆发呢?如果他们偶尔仰望星空,对天长啸呢?
诗意一定是美丽的情景、美好的意境吗?
杜甫的“三吏”“三别”抒写的都是“美丽的意境”吗?李白的“对影成三人”、“将进酒”、“蜀道难”也是“美好诗意”吗?诗仙、诗圣的人生无疑都是悲剧色彩的。当然,悲剧的人生基调并不决定神仙圣人崇高博大圣洁美好的情怀。我以为,有些诗歌本身的“情景”“意境”未必那么富有美感,但这些诗歌作者的情怀可以烛照万年,诗词音韵的精美本身就是不朽!
我了解过李清照的人生,她的后半生恐怕不怎么美好!凄风冷雨,寂寞孤苦,冷冷清清……
我知道苏东坡的贬谪历程,东坡肉固然好吃,但只要吃东坡肉的时候想起苏东坡本人,想起他洗切蒸煮油腻的猪腿的情形,而不是想起他的诗词,吟咏品味他的诗意,必然是顿时诗意了无,怅然感慨。
项羽高歌: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看那段影视造型、造景很美、美得令人窒息,可盖世英雄的内心里那时那刻会美吗!
“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这三句,胜过了我所读到、听到过的所有“三句半”。真豪!真爽!!真美!!!大丈夫当如是也。顶天立地的大丈夫,打个喷嚏也气吞万里如虎吧?何况还是抑扬顿挫的三句!自古堪称大丈夫者,到底有多少?有三个半圣人的说法,没见有人统计过历史上有多少大丈夫,大丈夫们的人生是否充满诗意也就不得而知。
想起小时候和一起穿开裆裤长大的伙伴们玩“抓特务”的游戏来。但凡有扮“特务”的小伙伴被抓住了,那小伙伴都会“嘭、嘭、嘭”地拍三下胸脯,高亢激昂地说:“男子汉,大丈夫,头可断,血可流,革命气概不可丢!”有好几次,抓到的是小姑娘,是“女特务”,姐妹儿也照样“嘭、嘭、嘭”拍三下胸脯,“大丈夫”脱口而出!真想立即去寻访儿时的这帮“大丈夫”们,探寻他们的人生中究竟有几分诗意。
又是春来草长,又是杏花时节,正策着清明假日回老家扫墓去,不知道能不能见到儿时那些个男男女女的“大丈夫”。能不能踏寻到几分诗意……
诗意人生,在往事的记忆里?!
诗意人生,在儿时的游戏中?!
诗意人生,是失落在并不遥远的故乡了,还是被李朝历代的李白杜甫项羽刘邦们给尽占了?!
我决定,2022年的清明节要去踏青,要去踏寻踏寻是否真有所谓“诗意人生”。当然,我知道,自己出生在故乡但人生却并不在故乡。我是故乡放飞的一叶风筝,风筝上也许飘荡着诗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