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春风春林
春风春林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64,306
  • 关注人气:1,339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祭恩师谢已凤

(2020-05-06 17:36:21)
标签:

情感

分类: 春之情

 祭恩师谢已凤


 

祭恩师谢已凤

 

1

 

敬爱的谢老师:

    您的儿子也是我的同学彬彬接到我前来吊唁您的电话时,说的第一句话是:“你是我娘的骄傲!”

    千百回问候恩师、谈论恩师、想念恩师、书写恩师、感激恩师,这是我第一次在讲到与恩师相关的话题时哭了。

    多么“骄傲”的学生啊,我不知道自己有什么可骄傲的,竟然成了老师的骄傲!我不是因为成了您的骄傲而感动得哭泣,而是因为三十年来在您那里得到了慈母般的牵挂而感动,感动掺和着思念、忏悔。感动、思念、忏悔与突如其来的永别令人伤恸。

    母亲经常教训我:“娘肚子里千个崽,崽肚子里没有半个娘!”这句话用来教训我这个不肖、不才、不敬、不懂得感恩之道的学生恰如其分。三十年来,学生大多时候是为了生活,少数数时候是听从您教导为了理想而四处奔波,谈笑有鸿儒的时候真没几次想起过恩师;案牍劳形之时更不会念想到恩师,每当祈福的时候许愿的时候几乎也没有想到恩师您——除了前几天听说您病危,病危到了到“只等天数”的时候!反倒是恩师您的殷殷关怀、切切爱护时不时地通过同学、朋友或者我的亲属长辈不断传来。

    记得,读师范二年级的时候,您听说我可能有暗恋情节,暑假期间把我传唤到家里,指点我:“天涯何处无芳草!男子汉大丈夫视野要开阔些,眼光要远大些,岂为浮尘遮望眼。”您甚至说:“大丈夫何患无妻。到时候我给你介绍一个有学识又漂漂亮亮的好婆娘!”

    记得,师范毕业时,您了解到我爱好美术,想考美术学院。您委托我工作的县城文化馆张老馆长收我为徒。为了我能拜师学艺,登堂入室,您还派您的儿子、我的同学彬彬辛辛苦苦跑到我工作的小城引荐。

    记得,我第一次当镇长那年,您笑呵呵地对我说,“海*,我为你高兴。但是你不要骄傲,我的学生处长、厅长都有,还有将军,要说当官,你还排不上号!”“当老师的只希望你当个好官,正直廉洁,对得起良心!”后来,因为初生牛犊不怕虎,我在反腐败工作中而得罪了关键人物,被“特别关照”调离关键岗位。您又安慰我:“海*,我知道不是你的错,我为有你这样敢于坚持正义、坚持法纪坚持真理、不怕事的学生骄傲!”那是学生人生中第一次听到师长说因我而感到骄傲!可,毫无疑问我陷入了人生的低谷,而且当时我深感前程渺茫——因为某部长建议我看看《资治通鉴》,还说“但凡清官,只是在历史书籍上留下好名声,现实中的日子却不好过。现在你任闲职,有空闲,看看海瑞传吧!”

    记得,后来我再次当选镇长,又被提拔为乡镇党委书记、通过公选成为市信访局副局长、被重用为县委常委、县纪委书记……一次次调动,我离您越来越远了,您却一直像舞台上的追踪灯一样紧跟紧盯、威严地照耀着我,我在您眼里就是一个透明人。您告诫我要勤勉、好学、上进、做个好官。记得有一次我自以为聪明地与您争辩“做个好官、清官很难。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友!”您当即愤然作色:“*海*,你要是成了贪官就别来见我,不要说是我的学生!”您当时的威风严厉,二十几年来,历历在目,学生不敢须臾疏忽、须臾懈怠。

    记得,您八十大寿的时候,我第一次发挥班长的权威约了班上一些老同学要给您祝寿,您传出话来:“同学们都正是忙事业的年纪,天各一方,很难聚集,为我祝寿不必要,耽误了大家的正事还要折我的寿!”我当时在市里工作,傍晚赶到县城,您老远看见就喊道:“海*,海*,来,来,坐到我身边来!”

    寿宴上,口舌笨拙的我没说几句祝福的话,倒是您拉着我的手问我的妻子、孩子、父母,问我的工作、学习、前程……那情那景,那言那语,何异于久别的母子重逢……我真想偎依在您的怀里报告报告我的得意成绩,诉说诉说我的辛酸苦辣,请教请教人生哲学。

    恩师啊,后来我想跟您说世道人生,想请您释疑解惑,指点迷津,似乎又不忍心在您耄耋之年还烦您操心,让您担忧,更似乎太自以为见过世面、有了历练,不愿意跟您说心里话了,甚至有点骄傲,骄傲得怀疑您的智慧、经历、人生见解了……其实,我内心里一直有一种畏惧,畏惧于您的德高望重,畏惧于您的殷切期待,畏惧您母亲般的关怀,更加畏惧您为人师表的严厉、高傲、俯瞰人间的师道尊严!自那时起,我知道了什么叫敬畏,知道了学生对老师敬畏的缘由。“严师出高徒”,您是恩师,更是严师,我苛求自己要做一个追求高尚的人,绝不有辱师门!

    近些年来,深深地的敬畏竟然成了学生多年不拜访老师聆听教诲的借口——实在是学生之愚,愚不可及,悔之晚矣!

    4月27号,我从省城回了趟老家,吊唁一位长辈。我知道自己再愚昧下去,再敬而远之,就可能要留下终生遗憾了,下定决心要去看望您。可,同学告诉我您已经病得神志迷糊,极度虚弱,建议我别去打扰您。彬彬兄弟也没出现在通常应该出现的为长辈守灵的现场……我担心做个不速之客真的会惊扰了您,担心喜极而悲的不测,临时决定不去给您添烦添乱了。我有某种不详之感,没想到噩耗传来是如此之快!

    去年教师节,像若干个往年的教师节一样,我写了一篇《恩师琐忆》,一则寄托对老师您的绵绵念想;二则借您高尚的品德涤荡自己的灵魂。读者朋友多人劝勉、鼓励、督促我一定要在您有生之年去看望您。我也计划在您九十大寿的时候给您拜寿。没曾想,九十高龄的您机体老化器官衰退,以至于彬彬等兄弟姐妹们谢绝了您的学生们前往祝寿,怕影响您的健康。我想:那就下一次再拜望吧。没想到今天却只能拜望您的遗像了……

    今天早上8:36时,龙景平同学打我电话,告知我您昨天仙逝并于明天上山(后来又说是后天)。心里很有点什么:意外、悲痛、遗憾,似乎都不是,又似乎都有点,我的心里乱了,乱成一团麻。妻子提醒我立马查高铁、算时间,看能不能赶在您入土为安之前到您灵前拜送……

    遥遥高铁路,漫漫恩师情。在高铁上我回忆起恩师对于学生滔滔不绝之恩情;我检讨自己对于恩师厚望的辜负。我知道,恩师您不要求愚钝的我能学富五车、才高八斗;我知道您不要求贫苦出生的我大富大贵,高官厚禄;我知道您只不过要求我做个好人——讲文明、有道德、有理想、思进取而已,在您的心里一定连“懂得感恩”、“知恩图报”这样的基本要求对于我都没有过,不然您不会把学生这样越跑越远,三年五载连一声问候都没传到的游子牵挂在心上,念叨在口上。老师啊,您走了,学生要赶到您的灵前作一个汇报,做一次忏悔。汇报自己做人、做事都铭记着您的谆谆教诲,无愧于心,无愧于人,应该也无愧于您,不辱师门!我要忏悔的是: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您一针一线给我缝织了一件文明的锦袍,让我赶上了时代的快车,您可能没想过风驰电掣快车接纳了您的织锦,却也带走了您应该得到的寸草之心!距离上的远,情感上的不近,正是学生要忏悔,在后悔的。恩师啊,我知道您不在意、不计较、不曾想,但您越是这样孩子的心越是不安,这泪水今天也格外地不安分起来……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在赶赴您灵前祭拜的高铁上,我脑海里时不时闪烁着这两句诗,貌似不解其意又好像深悟其境。我猜想:多少个落日黄昏,白发苍苍的您站在门前,遥望天空,浮云悠悠,余晖映射着寂寂门墙……

 

 祭恩师谢已凤


               

 2020年5月4日上午于高铁上

 

 

 

 

2

 

    昨天黄昏,学生总算是赶到您的面前,见到的是漆黑的棺材和您笑容和蔼神采焕发的遗像。

    大姐说:海*,你来了?!妈妈总是念着你。妈妈总是夸奖你,妈妈……

    二姐说:给妈妈烧柱香吧!

    敬上香,我久久地端详恩师的遗照,我泪眼模糊,您音容宛在,九十一岁高龄的您应该走得很安详。我看着、想着、呆着,回忆着您的音容笑貌,我倒退三步,情不自禁噗通跪下,三扣响头,恩师啊,孩子想念您,孩子不该让您有所牵挂!孩子来给您送行了……

    姐姐说:海*,你太虔诚了、太虔诚了!

    是不是像信徒面对菩萨那样的虔诚呢?我不知道,但我知道您是菩萨心肠,我不是菩萨的信徒,我是您的恩情、德行的崇敬者、追随者、传播者。我哽咽着说:姐姐,没有老师就没有我的今天!

    姐姐让我去吃饭,说三十年前的同学们在等我。“姐,让我在这儿站站!”我说。

    良久,再三鞠躬,深深地三鞠躬,静静地,我什么也没有想。

老师,别了,永别了,永别了,我默默地、孤独地退出灵堂。灵堂外鼓乐喧嚣,人声嘈杂,同学们在喝酒叙旧,再谈论恩师,音容笑貌,宛在眼前。

    今天,不是喝酒叙旧的时候,但我要了酒,接过来就干了,同学一举杯,我也就干了。今天,我想喝酒:来、来、来,将进酒,莫停杯,与尔同销万古愁。

    恩师啊,一个酒徒,不值得您牵挂。您,好走!!!

 祭恩师谢已凤


                      

                 2020年5月5日清晨于和侬宾馆

 

 

 

3

 

恩师走了。

同学们来了。

三十年前的关门弟子来了。七十年前,您初登讲堂开讲熟徒的弟子也来了。我不知道谁谁从京城省城赶来,谁谁谁从广州贵州赶来,但南腔北调、鬓发乡音、异地装束让我感觉到您那些五湖四海、天南地北,来来往往、熙熙攘攘的弟子们,七二、三千都到了。
    我的同班同学,您的厚道弟子张声康,从不愿意参加同学聚会的,他停歇了几天的生意,来给您守灵了。

我的同班同学,您的插班生弟子黄均义,驱车十余小时,从贵州毕节赶来,离乡三十余年的他已经满口黔腔了。

我的同班同学唐志辉,其父亲脑梗中风,瘫痪半年多,需要他天天陪护,早晚侍奉,也安顿好了三天的家务事,来为您守灵了。

还有胡细心、李昌江、黄良新、邹学开、黄顺、祁万群、邓姣兰、李良成等等,有的两鬓斑白,有的光头秃顶,也有的白发转青,家宽年少……有的我竟然半天叫不出姓名来了,沧海桑田,人间正道,全凭恩师之尚德维之系之。

……

四十班的您的关门弟子们基本上都来了。龙景平同学在张罗祭奠礼仪,听说您特别喜欢的那几个女同学也远道而来,天昏地暗……因为到得迟,我没有见到她们。

四十班以外的,我们的师兄师姐也三五成群地来了,有的已是白发苍颜,有的正值强壮盛年,有的我认识,有的我知道,更多的我不认识不知道,从这些老老少少、男男女女、高高矮矮、参参差差人群里,我听到一个共同声音:“谢老师一辈子对我们学生好,我一定要来送老师一程!”

有教无类,爱无差等,应该是恩师对待学生的基本原则。谢老师对学生好,平等无私地对待、关心、爱护、教育每一个学生是学生们公认的。那时候不流行留学,不流行补课,不流行课外辅导,不流行“开小灶”。作为深得您厚爱、提携、激励、鼓舞的班长,我也没有享受过一次您“开小灶”,有几次您去同学家走访,我还按照母亲吩咐盛情邀请:“谢老师,我妈说请您到我家去做客,希望您多批评、教育!”您几次都笑呵呵地说:“你家杀了老母鸡等着我呀?!你又不调皮捣蛋,我去你家干什么咯!”其实我早就发现您“偏爱”那些家里有困难、身体有病痛、学习有差距的同学了,你习惯“走穷亲戚”,您总是特别关照他们。我知道,有几名同学要不是在您的关照之下早就辍学了。那时候,我家不算穷,我的身体也不差,学习还算好,算是让您放得心。您一定不知道学生心里却一直有一个放不下:谢老师要是也能到我家走访该多好!是不是我家长不够热情呀?!如今,我只能永远滴对您特别关爱的那些同学们“羡慕嫉妒恨”了!

老师,在您去往天堂的路途,愚生曝光一些师生之间的往事、私事,透露一些同学之间的秘密,您不会怪我吧?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谢老师,您是学生们的亲娘,您是教师中的模范!

再叩首,恩师安息千古,风范长存。


2020年5月5日下午于长沙

 

 祭恩师谢已凤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缅怀恩师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