匠心文字
(2018-02-01 13:15:52)
标签:
杂谈 |
分类: 作文杂记 |
匠心文字
一个时期以来我们中国制造界十分推崇“工匠精神”,“大国工匠”备受推崇。
文化艺术节呢,似乎对“工匠精神”不怎么待见,国画流行的是文人画、写意画;书法调子较高的是狂草、章草;服装总是追赶时髦,时髦到了太空装、火星装,但凡人没见过,没想过的被搞出来就流行。就追捧;建筑呢,大裤衩似乎特能赚大拇指,还有什么巢之类,其实是专门用来装人的……说到文化艺术界的“匠人”总是有点贬义,比如“画匠”、“码字匠”、“泥瓦匠”。
写上面这一段文字还真不是为了点评时事,针砭褒奖什么的,而是在于回顾自己近十年来的写作。十年来总是匆匆忙忙地赶着写一些文章,发表一些见解、言论。有时候夜深了,还不愿意睡觉,还要强瞪着布满血丝的眼睛敲打一段文字,发表到论坛、博客,好像有千百万的读者等候着来一顿精神饕餮才睡得着觉似地。其实,没人在乎自己的什么情感、思考,更没人在乎自己是不是熬夜、睡觉,是不是骨鲠在喉!通常是我自以为得意的大作,点击量很少、很少。十年来我发现自己的博客点击量比较高的都是那些可以抄写了拿去做“通用稿子”的计划、总结、心得之类的官面文章。比如要开民主生活会了,收到文件后不着边际地写点自我批评的空话、套话,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意见、建议,那个点击量立即就在统计曲线上耸起一座珠穆朗玛峰来。
那些琐屑的思想,那些不登大雅之堂的情趣,那些夹杂着不少别字的文稿,写与不写实在除了浪费自己的时间以外跟别的都扯不上多少关系罢!
经常想,要拿出十年磨一剑的精神来,十年写一部小说,写一篇散文,写一首诗歌,甚至只是作一副对联,那应该是要敲坏几个键盘,磨出一副好联来的!一个月前,自己定了一个“创作”的标准,一个月时间里写了十七篇“大作”,能拿的出手的——基本上没有错别字,没有表意不清晰的语句——作品只有一篇而已!其它十六篇,占百分之九十四比重的,都是“废品”,或者说“文化垃圾”!在这个自媒体时代,每天要产生多少“文化垃圾”、“精神垃圾”呀?文化的、精神的清洁工在哪里?文化的、精神的防火墙又在哪里?
带毒的或者说没有营养的精神、文化“食材”几乎充斥着人们视力、听力所及之处,我们这些“狂草家”是不是有责任,该有责任呢?
时代呼唤“匠心文字”——用十年磨一剑的工匠精神码出来的文化艺术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