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读历史
一口气读完吕思勉的《三国史话》,已经是午夜。很累了,不愿意睡,想写点感受。感受最深的是两点:
一、历史是事件构成的,事件是人为的,历史归根到底是写“情势中的人性”。所谓“情势中的人性”,就是人性在具体的历史环境、形势中的展示、表现、演绎、历练、成长、发展。《三国史话》生动形象地阐释了“性格决定人生”。
二、读史可以明“智”,这个“智”应该是“志”更确切、妥帖些。“明智”固然说得过去,到嫌浅显、漂浮,不能展示这句话的创作者的深意。读史本质上是读人,读人的目的绝不仅仅是“明智”,为明智的话,不如读科学、谋略、哲学。读人的根本目的在于“明确志向”、“走向成功”、“实现理想”。
去年冬,看过吕思勉的一本小书,谈社会建设的,觉得见解独特、深刻,文风朴实、好读、易懂,同时生动、形象,启迪智慧。紧接着又网购了书本吕思勉的著作。可惜,事务繁忙,兴趣也有转移,新书到后没有开封。这两天下基层帮助解决扶贫点上的矛盾就随手带了一本书来看,又被深深吸引住,大有“读之晚矣”的感慨!其实,也不为晚,早读的话未必有如此这般的感悟:性格决定人生!历史如此,现实如此,大事如此,小事如此,即便是扶贫工作、小小村官纷争也无不如此!
读呂氏历史,看人性演绎,明志向之穷通,其乐无穷!!!






前一篇:职场随记之六:说理还是扣头
后一篇:谁在说话 跟谁说话 为谁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