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感的流水账(七十二
(2014-01-04 22:55:21)
标签:
人生杂谈文化思考 |
分类: 杂感流水账 |
杂感的流水账(七十二)
1
自己属于愚笨型的人,但好歹算是开窍了吧!
思路怎么才能开阔得起来呢?
书本固然重要,但没有与实践、经历结合的书本知识是毫无价值的。思路是在知识的指引下的实践探索之中打开的,门路则一定是在实践之中、在行动之中闯出来!
门路是“闯”出来的,这个“闯”字就是一种积极的、奋发的、全身心投入实践的描述!
2
在实践的基础上读书,“实干为主,读书为辅”是一种高效的治学方式。
“学以致用”,边干边学,要超过边学边干,干是学的前提、基础,也是学的目的、归属!
读书很多年了,干了什么呢?为什么干不出名堂呢?
自己的愚笨大半是因为方法不对路,是因为缺少“实干”这个基础!
“书呆子”就是因为只读不干、多读少干而变得呆头呆脑了的!
3
做了工作,有了实践,积累了经验再来读书就会觉得很多书不值得读,那是书呆子们的梦幻、呓语!
有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再来学习实干家们总结的经验、写作的论文才能真正读懂、读通,读得津津有味起来!
文学创作,毫无疑问也是需要实践、经历、历练的。
感悟固然重要,但是仅仅凭借感悟来创作文艺作品那恐怕就是“超现实主义的”,一般人、致力于实践的人、真正的实干家实践家怕是很难读懂的,就像我们自己的梦一样,很难解,解梦——大多数是猜测、神思而已!
4
我以为人生的“转型”或者“开悟”是需要经历、历练、实践的。冥思苦想的人终生不会“开悟”!
实践、历练是如此地重要。可是我们的实践总是有限的,因而人分三六九等,因而需要文学来弥补生活实践、历练的不足!
世界是那么五彩缤纷,有很多的体验还真依赖于文学,否则人生是多么地乏味!
但是,我主张一切的文学还是不能把梦呓记录成为作品,这样是对文学创作的亵渎。
我还以为:没有实践,没有在实践中总结出新鲜的经验就不要写书,这样会耽误了自己,也损害了不知就里的读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