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再说:“知识的分类”

(2012-05-05 20:48:38)
标签:

文化

思考

分类: 春之思

再说:“知识的分类”

 

以前,笔者探讨个人的知识结构时,按照“人生的不同阶段之需”把知识分为四类分为:蒙学(中小学阶段)、力学(大学阶段)、智学(工作阶段)、心学(退休以后)。其重点是说人生在不同的阶段要突出重点学习不同的用途的知识,以更好地实现人生每个阶段的“个人目标”、“社会目标”和“自我心理需求”。旨在指导不同年龄阶段的人们更加高效率地学习。

知识的分类应该有专业的“知识分类学”,只是本人孤陋寡闻,没有看到相关专著,也就只能凭借自己的点滴经验来说说知识的分类。我以为把知识按照其科学内容来分为文、理、工科;或者分为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思维科学;或者分为文、史、哲、数、理、化……之类,其实只是把各门类的知识区别开来了,让人明白了什么知识属于什么类别,但对人们如何学习知识、学校如何传授并没有太多的指导意义!

鉴于知识只有被人掌握了才能发挥功用,才能展示其使用价值。我根据知识的“使用价值”来把知识作一个新的分类,以便于指导人们学习、掌握并检验、调整、充实自己的知识结构。知识按其功能可分为:工具性知识、技能性知识、智慧性知识、修养性知识。

工具性知识:特指帮助人们掌握知识的媒介类知识,比如语言学,汉语、英语、日语、符号语言、图形等,还包括写作——帮助我们准确地表达,交流!这类知识是学习、掌握其它类别的知识的基础和工具。对工具性知识的掌握程度直接决定学习的效能。比如,不懂英语的人,要学习用英语记载的知识就必须借助翻译。

技能性知识:指科学、技术类的知识。包括数、理、化、管理学、心理学、机械学、建筑学等,具体到职业类型还可以分类为医学知识、天文知识、行政管理知识、教育学知识等等,包括人类所有的职业技能知识。

智慧性知识:思维科学相关的理论、方法、技巧、能力的统称,也包括灵感、顿悟。就是和“思维”相关的知识,是人脑运用各种知识的独特功能。目前,关于“知识类别”的研究把这类知识称为“思维科学”、“心理学”和“逻辑学”,有一部分被纳入哲学——方法论。这类知识的研究尚未形成科学的体系,相关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

修养性知识:包括伦理、宗教、思想等关于人的心性修养的知识。一个人的道德品质、思想素质、宗教信仰、个性气质就由这类知识所决定。我国目前出现的信仰缺失、道德失落,实际上就是对这类知识研究和教育乏力的结果。

我们的教育存在的知识结构的偏差,就是因为没有明确地把知识分为上述四类并均 衡地教授学生所造成的!比如道德、信仰教育的低效能;英语教育的过度;思维科学的分散化。笔者认为我国教育的缺陷不仅仅是体制的问题,也存在没有能够把知识的“功能分类”研究透彻的问题。对“知识功能”概念的模糊,不仅学校教育会出现很多差错,个人治学也难免肤浅、偏差,无从深入!

倘若你的学习出现了偏差或者迷失了方向,不妨对照上述“知识的功能类别”查一查,看看缺失了什么,或者应该如何调整内容、方向、方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