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春风春林
春风春林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64,943
  • 关注人气:1,339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官员“没文化”

(2012-05-07 09:07:12)
标签:

官场

感悟

扯淡

杂谈

分类: 官场感悟

官员“没文化”

——官场感悟之五十六

 

大学教育在七O后官员中基本普及了——至少是通过各种“成人教育”、“课程教育”的形式普及到了各级各类官员中。最近又听说还有 “论 文博士”文凭了,且基本只对官员和老总发放!因而,在如今的官场中,“没文化”的人似乎不存在了——即便有,也只是官员自己谦虚,说自己“没多少文化”——其实还是在说“文化还是有点的”!作为官员,一般是不会认为自己“没文化”的!

但是,老百姓、知识分子却经常戏谑某些官员、老板“没文化”!为什么呢?

一开始,我是这么理解的:“文化”是一个动态性的形容词,你过去有文化,不一定现在还有文化;你现在有文化,不一定将来还有文化;你在此时此地有文化,不一定在彼时彼地还有文化!比如以“认识字”为“有文化”的标志吧:认识三千个汉字的,未必认得三十个日文!能够说一口流利的俄语的,未必懂得英文!再如以“懂科技”为有文化的标志吧:即便“使用电脑”这样简单的技术也未必官场里的每个人都会——实际上官场上对四十五岁以上的官员不考核电脑技能!可是,以我一个草民的理解,这个年龄离一般官员退休年龄还有十五年呢,相当于一般官员五分之二的工作年限。这是否意味着在这个已经离不开电脑了时代官场的工作效率仅此一项就打了七点五折了!至于官场里的“科盲”、“经盲”、“农盲”之类的“没文化”人员,则比比皆是啦——我就知道某市农业局局长学的是中文、某县科技局局长学的是文秘、某教育局局长还是学动物饲养的、某县县长过去还当过十年屠户……

按照上述动态标准来理解“没文化”,来衡量一个人是否“没文化”,当然是无稽之谈!人无全才嘛!怎么能够如此这般地求全责备呢!

可正是这个观点因为近于“无稽之谈” 而被否认,正是“人无全才”的“宽宥”,导致了一个特殊领域的特殊现象成为流行趋势:“官场”上盛行“外行管内行”!所谓“外行管内行,管起来更在行!”这样的“流行语”或者“热词”产生不止一日两日、一年两年了——至少在官场上是流行了数十年了——也许建国前就有,没有考证过!这就意味着在官场上“没文化”的官僚产生的基础理论已经在数十年前就“构建起了体系”!实践中是什么样子的呢?众所周知的,无需论证,毋庸置疑,按照动态标准衡量,完全可以下结论——官员“没文化”!管工业的官员不懂科技;管市场的官员不懂金融;管财政的官员不懂税收……简单点说还是那一句“外行管内行”——这能叫做“有文化”吗?

最近,和一群草根同类聊天,草民们所担忧、嘲讽、指斥的倒不完全是“外行管内行”的问题,而是说官员大多不伦不类——缺德啊!我才恍然大悟:原来,老百姓说某某官员“没文化”,大抵不是说某某没读过专科、本科或者研究生,而是说某某“文明化”的程度低——道德修养欠缺——就那么点儿德行!看看腐败了又被清查出来了的和正在腐败而没有被清查出来的官员们的行径:索贿、贪污、赌博、嫖娼、欺诈、吹捧、打压、包二奶……多行不义……说他们“没文化”还是文明的说法呢!

草民中不识多少字的多有,而“没文化”——不知礼义廉耻的却不多!“文明化的程度”,草民不一定比官员低!

我估计,“没文化”这个词儿也是官员“发明”的,他们总不好说自己“缺德”吧!看来,主席台上经常满口仁义道德之后又谦虚地说自己“没文化”的官儿倒还坦诚、实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