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局者”成了“溃败形象”的制造者
(2012-04-25 20:38:35)
标签:
思考人生感悟官场杂谈 |
分类: 官场感悟 |
“出局者”成了“溃败形象”的制造者
——官场感悟之五十四
官场“出局者”不是少数。从广义理解,职业党政工作者一旦失去权柄并失去升迁、复出的机会就意味着出局。有些积极进取甚至一路上升者一旦升迁受阻遭遇“天花板”而停滞在副职岗位,也会自认为或者被认为是出局了。所以“出局者”在官场总是占多数。实际出局或者心理出局者的共性就是对升迁掌权不再抱有希望同时对当前的处境不满意,也找不到新的职业、人生和心理的出路出路,从而堕入人生的迷惘状态。实际的处境和困窘的心态形成的“人生境况”决定“出局者”同时也是“迷惘者”、“放任者”、“失落者”!
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官场上有钓鱼、打牌、旅游、泡茶馆等等休闲雅好者基本上都是“出局者”,现实中这些出局者是与群众联系最广泛最直接的“官员”——不论其出局的原因和出局后的状态如何,在群众心目中他们还是“官员”——这样的身份使他们在群众中的影响力广泛而深远!他们的所作所为在群众印象中就是“官场”的现实反映!发挥老干部的余热,是党和政府一贯的政策,如果出“局者们”也往往具备“资格较老”的身份,他们的作用发挥得好是有积极意义的。但是“官场”的失宠、失落、失意、失败——导致他们更多滴地是向普通群众展示他们“消极”、“颓废”、“腐朽”的一面:耽于娱乐、沉溺酒色、怨天尤人、诽谤时政、曝光秘闻等等!这样的“作为”能给群众“树立”什么样的形象呢——只能是“负面”甚至“反面”的?他们往往会成为散漫、腐败、腐朽、溃败的典型!
看看目前流行的腐败说、腐朽说、溃败说,有相当一部分“事实依据”就直接来自“出局者”的“形象”和“作为”!
官员出局后应该给条出路或者规范管理,不能任其胡作非为,损害党委政府形象!其实很多出局者正是“年富力强”的人生阶段,早的三十几岁,长得五十来岁,他们当中很多人不一定违规违纪,也不一定是“水平不高”、“能力有限”,更多的是因为没能抓住机遇、官位资源限制、个人性格瑕疵或者遭遇排挤打压等等,虽然各有各的原因,但他们除了消极共性以外也有积极共性:追求上进、经验丰富、年富力强!这样的群体,发挥好了,正面的作用力、宣传力是不可低估的!遗憾的是,现实中只是看到了他们的消极影响,把他们推到了只能溃败下去的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