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中风,守好“两道关”
(2011-02-22 16:23:43)
标签:
欧洲脑血管病阿司匹林二级预防《家庭医药》健康 |
分类: 家庭医药 |
“一级预防”,即发病前的预防。
因素,一经发现即应高度重视,并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正规的、长期的治疗和观察。
◇ 稳定斑块 如果体检发现颈动脉斑块,尤其是低回声斑块、溃疡性斑块,由于这些斑块容易脱落,阻塞远端血管而发生脑梗死,因此,稳定斑块就显得尤为重要。阿妥伐他汀有稳定斑块的作用,相应人群可每天服用20毫克。
◇ 健康生活 合理调整饮食结构,包括戒烟、戒酒、劳逸结合、加强户外体育锻炼,提倡低盐低脂饮食等,建议适当多吃鱼类、蔬菜、水果。
◇ 心理稳定 注意精神、心理卫生,避免情绪剧烈波动,多参加有益的社会活动,减少紧张、焦虑、郁情绪。
◇ 定期体检 即使看起来身强体健的人,定期体检也是十分重要的。如果是45岁以上、肥胖者、有血脂异常家族史者、时常吃喝应酬者、工作高度紧张者等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危人群,一定要记得和体检的约定,万万不可“爽约”,至少每年要检验1次血脂、血糖、血黏稠度、血压等指标。
如果第一道关口“失守”,仍应全力守好第二道防线,如对已经发生过脑血管病的患者,还应做进一步的检查,寻找危险因素。第二道关——牢记“ABCDE”这第二道关,就是指“二级预防”,即针对已发生过脑血管疾病的患者,通过寻找脑血管病发生的原因,消除可以逆转的病因,纠正所有可干预的危险因素,从而达到防止脑血管病复发的目的。脑血管病的复发率相当高,复发后会使原有的疾病进一步加重,明显提高死亡率。首次发生脑血
管病后的6个月内是脑血管病复发最危险的时期,因此,首次发病后应尽早查明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并有针对性地展开治疗。一般而言,脑血管病二级预防需要做好“ABCDE”:
A: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与阿司匹林(Aspirin)ACEI不仅是知名的降压药,还具有心肾保护作
用,可降低各类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尤其适合合并心功能不全、心肌梗死、2型糖尿病患者。脑血管病患者开展二级预防时,应长期服用阿司匹林(关于阿司匹林的认识误区,参见《家庭医药》2010年第5期上旬号30~31页、第6期上旬号8~29页),剂量一般为100毫克/天。孕龄女性则应避免长期服用避孕药。临床试验结果显示,阿司匹林使心肌梗死、卒中的发生和死亡率降低约1/4。欧洲多个国家及美国的心血管疾病防治指南均将阿司匹林列为二级预防的基础用药。对伴有糖尿病的脑血管病患者,氯吡格雷预防复发的效果比阿司匹__林更好。
B:控制血压(Bp)
控制血压的重要性前面已有详细叙述,而伴有糖尿病的老年人最好将血压控制在130/80毫米汞柱以下。
C : 戒烟( C i g a r e t t e ) 与调整胆固醇(Cholesterol)水平降低低密度脂蛋白(又称“坏”胆固醇)和升高高密度脂蛋白(又称“好”胆固醇)对脑血管病的二级预防十分重要,最好戒烟、忌酒。
D : 合理饮食( D i e t ) 与控制糖尿病(Diabetes)
E:运动与教育合理膳食、适当运动是健康的基石,也是脑血管病二级预防的基础。研究发现,开展健康教育对
心血管病的预防和治疗也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有时一句话可以挽救一条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