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军医大学药理学教授
李晓辉/博士 刘
雅 安徽中医学院中西医结合医院心内科主任
尹 兵
冠心病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和多发病,而药物疗法是治疗冠心病的重要手段,也是最基本的方法。与常用的硝酸甘油、阿司匹林等西药相比,部分中成药在保证疗效的同时,毒副作用相对较少,更适合于长期应用,它们也在冠心病的药物治疗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目前治疗冠心病的中成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芳香开窍类,包括麝香保心丸、速效救心丸等;另一类是活血化淤类,包括复方丹参滴丸、丹参片和心血康等。下面将对这5种中成药逐一介绍,有需要的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有针对地选择适合自己的药物。
麝香保心丸——
迅速起效,建立“自身搭桥”性味功效麝香保心丸是我国第一个以西医标准研发的治疗冠心病的中成药。它由麝香、苏合香、人参、肉桂、冰片、蟾酥、人工牛黄7味中药组合而成,为黑褐色有光泽的微粒丸,味苦辛,性凉,舌下含服可迅速吸收,起效快,效果好。有麻舌感。
>>专家点评
李晓辉教授:麝香保心丸具有益气活血、芳香开窍、强心理气功效。药理学研究表明,麝香保心丸能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心肌血供,降低心肌氧耗量;临床研究发现,含服麝香保心丸后1分钟即显示有效的抗心绞痛作用,其确切的疗效与传统的抗心绞痛西药硝酸酯类(如硝酸甘油等)相同,能显著减少冠心病患者发作心肌缺血的次数,减少心绞痛发作时硝酸甘油的消耗量,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对冠心病患者,麝香保心丸是一种病急时含服能救心的中成药,但应注意避免用量过大、服用时间过长。因为其中的冰片易伤阳耗气,减弱心脏功能;所含蟾酥具有一定的毒性,服用过多可出现头晕、胸闷、心悸、气短、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口周及肢体麻木、大汗淋漓等中毒症状;其中的肉桂若服用过多,部分患者可出现血尿。
尹兵主任:麝香保心丸具有开窍止痛、益气强心作用,可通过抗心肌缺氧、保护心内膜、稳定冠状动脉斑块而发挥治疗心绞痛和减少心绞痛发作的作用,最大特点是促进血管新生,建立“自身搭桥”。研究表明,本品能直接扩张冠状动脉血管、清除氧自由基(它由氧气产生,对人体健康危害较大)、促进血管新生、恢复缺血心肌的血供、改善患者症状与预后,从而为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开创了一条新的治疗途径。期口服(半年至一年)能修复冠状动脉壁的损伤,稳定粥样硬化斑块,避免不稳定斑块破裂引起血栓性闭塞而诱发急性心肌梗死,并能促进闭塞周围的血管新生,建立侧支循环(即所谓“自身搭桥”),使缺血的心肌血液循环得到改善,提高自
身修复能力,从多个环节发挥作用。含服后起效快(约3分钟见效),病情紧急时可舌下含服2粒,必要时可反复含服,待病情好转后改为口服,每次2粒,每日3次。用于慢性病的长期治疗时每次服2粒,每日3次,一般无明显不良反应,但孕妇、儿童忌服。本品如与西药硝酸酯类(如硝酸甘油)、血管转换酶抑制剂(如卡托普利)、钙
通道拮抗剂(如硝苯地平)、β-受体阻滞剂(如倍他乐克)、阿司匹林等联用疗效更佳。
速效救心丸——
舌下含服效果好,低血压者应慎服
性味功效
速效救心丸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良药,主要成分为川芎、冰片,其中川芎为主药,味辛性温,可活血化淤、行气止痛;冰片为辅药,性凉,味辛、苦,可通窍止痛。二药组合,有行气活血、
祛淤止痛之功效。
>>专家点评
李晓辉教授:速效救心丸是由川芎、冰片等制成的滴丸型中成药,能扩张冠状动脉、舒张血管平滑肌、抗心肌缺血、保护心肌细胞、抑制动脉粥样硬化、降低血黏度和解痉镇痛。滴丸剂型特别适合舌下含服,可直接吸收进入血循环并很快作用于冠状动脉及心脏,避免吞服时无法避免的药效损失。速效救心丸用量和服用次数应根据病情而定,不可盲目多吃和滥用。作为应急药物,速效救心丸在急性发作疼痛时偶尔服用一下,可以缓解疼痛,为来不及就医的患者提供一些保护。但千万不能因为一次服用效果不理想而继续多次服用,否则可能因错误用药,耽误治疗时机。速效救心丸还有一定的降压效果,低血压者应慎服。此外,速效救心丸中的冰片同样易伤阳耗气,会使心脏功能减弱,因此要注意避免此药用量过大,用药时间过长。
尹兵主任:速效救心丸可开窍止痛、行气活血、祛淤、改善微循环、降低外周阻力、减轻心脏负荷,主要用于冠心病、心绞痛的治疗,尤其心绞痛急性发作时及时舌下含服10~15粒,5~15分钟症状即可缓解,必要时可重复含服,或与硝酸甘油类药配合应用,疗效更好,但硝酸甘油类等易产生耐药,不宜长期应用。该药用于慢性病治疗,一般每日含服3次,每次4~6粒。极少数患者服用本品后可能出现过敏反应,需加以注意。
银杏叶片——
活血化淤,服用时应定期查血象
性味功效
银杏叶片由银杏叶提取物制成,性平,味甘、苦涩,归心、肺经,有平喘、活血化淤、止痛之效。
>>专家点评
李晓辉教授:银杏叶片具有活血化淤、通脉舒络的功效,有效成分包括黄酮甙类和银杏苦内酯。银杏叶片是一种强天然血小板活化因子(PAF)拮抗剂,能拮抗PAF所引起的血小板聚集和血栓形成,清除自由基(它是机体氧化反应产生的有害化合物,具有强氧化性,可损害机体的组织和细胞,进而引起慢性疾病及衰老效应),保护因缺血导致的心、脑细胞损伤,可用于动脉硬化及高血压病引起的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绞痛、心肌梗死、脑血
管痉挛等以及动脉血管供应不良引起的病症。服用本品可能出现荨麻疹、粒细胞减少等不良反应,因此,用药过程中宜定期复查血象。
尹兵主任:银杏叶片具有扩张血管和降低胆固醇、升高血清磷脂、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血黏度、增强血循环等作用,临床主要用于淤血阻络引起的冠心病、心绞痛、血脂异常、缺血性脑中风__等,若配合抗凝剂阿司匹林或氯吡格雷(有胃、十二指溃疡病史者忌用)、他汀类等则疗效更佳。有出血倾向者、心衰患者及孕妇忌用,长期服用应定期检测血液流变学指标。
心血康——
主治冠心病,单用效果不佳
性味功效
心血康的主要成分是黄山药甾体总皂苷,是薯蓣科植物黄山药、穿龙薯蓣的根茎提取物,为浅黄色或浅棕黄色粉末,无臭,有吸湿性。心血康性平,味甘、微辛,具有活血化淤、行气止痛功效。
>>专家点评
李晓辉教授:心血康主要用于冠心病的防治,对高血压、血脂异常的效果并不如专业的降压药或调脂药明显。其作用机理与扩张冠脉血管、减慢心率和轻度降低血压、防止血小板聚集等有关。口服心血康可刺激消化道黏膜并促进其分泌,促使肠蠕动增加,引起腹泻,也可增加肠黏膜的吸收而引起便秘;为减少药物的刺激性,宜在饭后服用,但如出现便秘或腹泻,应立即停药并改用其他药物治疗。此外,心血康还可能导致过敏反应、肝损害、月经失调、血尿、神经系统不良反应、干咳等,但比较少见。
尹兵主任:心血康在临床上多用于气滞血淤引起的眩晕、心悸、胸闷、心前区疼痛等症状,对颈动脉硬化斑块形成的血栓引起的椎-基底动脉狭窄、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和无症状心肌缺血等有较佳疗效。严重性高血压、慢性心脏病、糖尿病、肾病患者慎用;儿童、孕妇应在医师指导下应用。单用治疗效果欠佳,应联合用药。如治疗气滞血淤性眩晕,最好配合使用抗凝剂,如蚓激酶(雪通,主要成分是人工养殖的赤子爱胜蚓提取的多种酶)60万单位、潘生丁(双嘧达莫)25毫克(每日3次),或服用氯吡格雷75毫克,每日1次;心血康与阿司匹林和抗眩晕药(如敏使朗,即甲磺酸倍他司汀)等联用疗效更佳。
复方丹参片(滴丸)——
胃肠刺激较大,注意补钾
性味功效
复方丹参片(滴丸)由丹参、三七、冰片组合而成,用于治疗胸闷、心前区刺痛及冠心病、心绞痛等。方中丹参味苦性寒,归肝、心包经,可通行血脉、祛淤止痛;三七归肝、胃经,可化淤生新、止血化淤;冰片性偏寒凉,可凉血开窍。
>>专家点评
李晓辉教授:复方丹参滴丸和复方丹参片同是治疗冠心病的中成药,但其用法、功效、成分等各有差异,使用时应注意区别。复方丹参片的主要成分为丹参、三七和冰片,只能口服经消化道吸收,药效发挥缓慢,故不能缓解心绞痛,只能作为冠心病的常规用药;复方丹参滴丸则是在复方丹参片处方的基础上精制而成的滴丸,既可口服也可舌下含服,可作为冠心病的常规用药,也可作为缓解冠心病的急救药。复方丹参片中冰片含量偏大,对胃肠道刺激性较大,患有胃肠疾病,尤其是属于虚寒体质者不宜选用。长期服用复方丹参片可能引起低钾血症,老年人服此药应注意适当补钾。
尹兵主任:复方丹参片(滴丸)能扩张冠状动脉,降低心肌耗氧量,预防冠心病、心绞痛发作,并有调脂、降压、改善微循环等作用,主要用于治疗冠心病、心绞痛、血脂异常,也可作为高血压、高血压性心脏病的辅助治疗用药。它可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合用,如贝拉普利,每日服1次,每次10毫克;或与钙通道阻滞剂合用,如左旋氨氯地平,每日服1次,每次2.5毫克;或与阿司匹林类药物同服,如拜阿司匹林,每日口服1次,每次0.1克;也可与他汀类调脂药联用,如辛伐他汀,每晚服1次,每次80毫克。采用这些联用方案则降压、
调脂、抗凝等效果更佳。
专家有话说
李晓辉教授:治疗冠心病应对症下药,而急救类中成药可能耗气伤阴,不宜久服。冠心病急性发作者宜用滴丸,如麝香保心丸、速效救心丸等,缓解期宜补益心气、活血化淤;除了上述介绍的中成药外,也可在医生指导下,根据病情选用益心复脉颗粒、稳心颗粒、血脂康、芪芎通络胶囊等药物。尹兵主任:除前述5种中成药外,稳心颗粒、益气复脉胶囊、心舒胶囊、心宝丸等均为益气活血、养阴、定悸复脉之剂,临床主治气阴两虚等引起的心悸不宁、气短乏力、头晕心悸、胸闷、胸痛等,也常用于心律失常的治疗。__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