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舆情

(2011-05-26 18:18:56)
标签:

杂谈

http://s2/middle/5f2712fcx76d11d7b5941&690
物价上涨曝物流顽症

  【央视网】一袋速冻水饺,商超收取的各种费用就能占到生产企业纯利润的一多半,进入超市的食品让供货商和消费者叫苦不迭。一袋450克的三鲜水饺,它的出厂价格是6.8元,但它在超市的销售价格为9.8元。北京金路易速冻食品有限公司生产总监夏建军介绍,除去生产制作成本、用工成本、管理成本、物流成本、进入市场的各种费用外,企业所获堪称微利。

  国外的大型连锁超市在激烈的竞争中,要依靠采购、周转商品,赚取进销差价盈利,零售企业会想尽办法加强经营和采购能力,而国内的很多零售企业过于依赖“进场费”,不仅增加了交易成本,助推了物价,还让消费者为之买单。

  对此,商务部研究院流通战略研究部主任张育林表示:“零售商和供应商要有一个比较良好的流通的关系。天下粮仓和万千百货不收取进场费、回归传统零售业的的经营思路顺应了变革思路,所以受到了上至厂家、下至消费者的追捧。我们希望这样的销售模式会逐渐壮大并影响到现在主流的进场费模式,这样才能使中国的零售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安徽叫停有偿提供餐具

  【中国青年报】安徽省工商行政管理局日前发布“关于叫停餐饮服务企业有偿提供一次性消毒餐具的通告”,自6月1日起,餐饮服务企业将不得向消费者收取一次性消毒餐具使用费。据了解,安徽全省范围内出台“禁收令”,在全国尚属少数。

  近年来,安徽省内餐饮服务企业收取一次性消毒餐具使用费的现象较为普遍。这些餐饮服务企业大多为中小企业,收取费用为:每套1元,而他们从消毒餐具生产企业的进价仅为每套5毛钱,其中利润相当可观,不少餐饮企业一个月仅此收益就达几千元。

  安徽省工商行政管理局消保处副处长唐延正认为,餐具清洗、消毒“外包”,这是餐饮行业发展到一定程度的需要,是服务环节更加细化的表现,但是餐饮企业向消费者收取使用费的做法是违法的,消费者的权益受到了侵害。

  

浙江花生价格直线飙升

  【京华时报】连日来,浙江花生价格开始大幅度上涨,并催生了“花你钱”新名词。据了解,目前浙江市场内品质较好的花生批发价格已经上涨到了每公斤12元以上,甚至个别品种已经高达每公斤15元,而一个月之前,同类品质的花生批发价还不到10元。市场经营户说,现在的花生批发价已达到历史的最高位。同时,由于价格大涨也使得近期批发市场上的花生销量直线下降。

  由于去年国内花生的总产量减少,加上大型食品加工企业去年用完库存后大量收购,所以导致目前花生市场正处于青黄不接的尴尬期。据估计,花生价格持续上涨的情况要延续到8、9月新一批花生上市后才能有所缓解。

  

销售商揭“人造海参”黑幕

  【北京晨报】有着海参的体形和颜色,却没有海参的嘴巴和内脏,就是这些“海参”让张女士和同事付出了一万多元的代价,上门推销的卖家也从此不再露面。

  这些“海参”的参刺特别整齐,用手一摸,弹性却并不好,尤其是泡在水中的用手一碰,“参刺”竟然脱落。而盛放海参的清水也渐渐变色,最后变成了红褐色。棒棰岛海参北京地区经理周先生表示,“人造海参”的制造方法很多,最常见的是用海藻粉和胶类物质做成,造假者为了让“海参”更有弹性,一般会添加胶类物质,而这些胶质成分复杂,因此最好不要食用。

  为了提醒消费者勿再上当,周先生还为消费者辨别真假海参提了一些方法:真海参颜色棕褐色、棕黑色,色泽较均匀。人造海参颜色乌黑发亮,水中一泡掉色;真海参参刺长短不一,无残缺,表面无损伤。人造海参参刺摸起来弹性不大,太过整齐,容易损伤;真海参即使将内脏掏空,内壁仍会残留筋状痕迹。人造海参内部光滑无痕,两端封闭,无开口。

  

家常粽子染上月饼“奢华病”

  【大众网】时值端午节前夕,各种粽子已经占据了各大商场超市的显眼位置,与往年相比,各卖场出售的粽子在种类愈加丰富的同时,也开始走起了“高端路线”,少则几十、上百元一盒,多则五六百元一盒,不少市民感叹:“豪华粽子直追月饼,价格高得令人咋舌。”

  其实对于食品的豪华包装,国家早有规定。由国家质检总局和国家标准委批准发布的《限制商品过度包装要求》已于2010年4月1日施行,其中对食品和化妆品销售包装的空隙率、层数和成本等3个指标均有强制性规定。糕点包装层数3层以下、包装空隙率不得大于60%;粮食包装层数2层以下,空隙率不得大于10%。此外,糕点及粮食的初始包装之外的所有包装成本总和,不得超过商品销售价格的20%。该标准的发布对于豪华月饼有明显的限制作用。

  对此,市民纷纷表示,豪华粽子,贵的不是“粽子”本身,而是“人情”,在月饼逐渐返璞归真的同时,希望粽子不要步月饼后尘。

  

免费塑料袋潜伏有害物质

  【扬子晚报】到今年6月1日,“限塑令”就满三周年了。在日前召开的“限塑令出台三周年”主题研讨会上,国家发改委环资司副司长李静透露,限塑三年以来,超市的塑料袋减少量达到2/3以上,但农贸市场里超薄塑料袋的使用出现升温态势。尤其是一些菜市场、路边小商贩处,大批无标超薄塑料袋又大举抬头,而且被广泛用来装食品或者果蔬。

  大家都知道这些无标超薄塑料袋“不好”,但究竟不好在哪里,它们和环保塑料袋到底有何不同呢?这种“白给的”超薄塑料袋装食品后是否会传播有害物质?江苏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工程师向斌介绍:“塑料袋大体分两种,一种以聚乙烯为原料,一种以聚氯乙烯为原料。食品用塑料袋要求以聚乙烯为原料;而聚氯乙烯的用途大多是电线外皮、光纤外皮、包装纸等。”

  向斌说,“限塑令”颁布至今,正规企业生产的塑料袋在用料上都很注意。但一些小作坊,原料却完全不讲究,为了节约成本有的甚至会在原料里掺加回收料。“用过的药瓶、废弃塑料都可以当做回收料,其中混杂着大量的杂质和有毒、有害物质。”

  

攀枝花千亩西瓜滞销

  【天府早报】攀枝花新民村的上千亩西瓜丰收了,瓜农们却看不到前来收购的批发商,究其原因,西瓜滞销跟添加剂的新闻有关。日前有报道称江浙一带的西瓜地里的大棚西瓜最近大范围爆炸。专家指出,瓜农施用的“膨大增甜剂”是造成爆瓜的原因。膨大剂属于激素类化学物质,会危害人体主要神经系统,造成儿童脑炎、发育不良、痴呆等。此消息后来也被证实为谣言。

  “都是不懂的人乱说、瞎恐慌。”5月22日,方舟子在微博上表示,新闻报道里提到的膨大剂是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也叫植物激素,其实植物激素跟动物激素是完全不同的化学物质。他说,瓜果普遍使用的催熟剂等植物激素,在使用剂量内对人体都是无害的,“我吃农产品只担心农药残留,从不担心植物激素残留。”

  

猪肉价格飞涨毁物价调控

  【长沙晚报】“进入5月以来,猪肉价格涨得很快,比如白条肉已经上涨了2元/斤,去年白条猪肉的价格基本维持在9-10元/斤的水平上,而现在已经达到了10.8元/斤至11.5元/斤。”在各地各大农贸市场和超市,猪肉价格又迎来了猛涨期。

  据了解,近期我国生猪及猪肉价格持续上涨,一些地方甚至出现“一天一个价”的涨势。而依照往年这个时候,随着气温的升高,市民对猪肉的需求量减少,猪肉价格会缓慢回落,但是今年进入5月以来,各大市场猪肉价格却一反常态。

  不少业内人士认为,出栏减少、成本上涨等原因导致了猪肉零售价淡季上涨。“出栏数减少对猪肉价格上涨有很大的影响。”上海虹联农贸市场场长李功庆分析说,2009年时行情一直不好,不少养殖户都减少了养殖。另外,去年冬天和今年春天猪病较重,导致生猪供应不足,猪病死亡率较高也一定程度上造成目前生猪存栏量下降。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4月经济数据显示,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5.3%,涨幅环比回落0.1个百分点。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盛来运表示,物价上涨的整体趋势得到了初步遏制,物价调控初见成效。

  对此,马文峰表示,肉类价格的上涨,可能让5月份的CPI增加0.2-0.4个百分点。他认为,5月上旬蔬菜价格止跌回升,食品价格保持高位并有上冲动力,5月物价难以回落,宏观调控措施依然不能放松。■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