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把“牛奶”变“酸奶”,历史故事这样讲

(2016-03-03 08:24:16)
标签:

柠檬夸克

历史故事

林汉达

亲子阅读

中国历史故事集

分类: 陪你读知识绘本

  读书,就是把书上的字念一遍吗?——这简直是吃一半倒一半,太可惜了!跟柠檬一起读吧!别告诉我,柠檬讲“林汉达”,比讲《地图》还好……

 

  今天,柠檬要与大家分享的林汉达《中国历史故事集》(美绘本,春秋故事分册)“犒军救国”和“放虎归山”。

 

  我们在“千金一笑”里讲了:公元前770年,周平王把周王朝首都从镐京迁都到洛阳,东周列国时期就此拉开大幕。打个比方说,这个时期的中国,就好比一个班。班主任“周老师”——哦,也就是历史书上说的“周天子”很没威信,根本hold不住。班上的学生的思想内容都很丰富,课堂纪律很不好,成天你打我,我打你。

 

https://mmbiz.qlogo.cn/mmbiz/0ib3vRyg0qNMGsVSHpSJPwjTJHwpFibyo5ZkDE6AsIdM3V7iaMSmbrcGbicibhDjL3DVdag2YddxdwJRWufwHHSzKFg/0?wx_fmt=jpeg
东周班的日常

 

 

1柠檬带你读

 

 

  “犒军救国”的故事背景,是发生在郑国和秦国之间的一场战争。

 

  郑国就是“兄弟相残”里郑庄公的那个国家,在今天的河南省一带。秦国在今天陕西省一带。这两个国家怎么结了梁子了?——原来郑国表明上加入了中原联盟,暗地里还跟南方的楚国眉来眼去。大家注意:楚国并不是周天子封的诸侯,这意味着,小楚不是周老师班里的!这时的班长——新任霸主晋文公看不下去了:小郑,你要闹哪样?!

 

https://mmbiz.qlogo.cn/mmbiz/0ib3vRyg0qNMGsVSHpSJPwjTJHwpFibyo5arG9icIEXORSPnUHRUBcdtKXycBLIgxt1j5WfnqTY1GQnfchRGSjWdQ/0?wx_fmt=jpeg

 

  “晋班长”打算管教一下“小郑童鞋”,就是派兵去攻打。可他还不打算一个人去打,还叫上跟他关系好的“副班长”——秦国。毕竟晋文公重耳是秦穆公的的女婿嘛,晋文公是靠了秦国的力量才结束流亡生涯,回到晋国当上国君的。他们两国经常联姻,你娶过来,我嫁过去的。我们今天管结婚叫“秦晋之好”,就是从这儿来了。

 

  秦、晋两个大国陈兵于郑国边上,郑国当然吓坏了。班长惹不起,先跟副班长求情。郑国派了个能说会道的人,去跟秦国单独讲和。秦副班长还居然同意了!不仅撤兵,还派了两个将军带了2000人马保护郑国。副班长走了,正班长当然怒了,把这口气撒在“小郑”身上,暴揍郑国一通。郑国投降,按晋国开出的条件,把长期留在晋国的公子兰立为太子。也就是说,晋国要在郑国培植自己的势力。

 

  这样的公子兰当了国君后,自然只知道看晋国脸色,不理秦国。派兵保护“小郑童鞋”的“秦副班长”心里严重不爽!第一,副班长不甘心只做副班长,也想打到中原去,当“班长”,做霸主。第二,以前碍于“秦晋之好”,不肯跟晋国撕破脸,可渐渐地,晋国的那些老臣,比如我们前面讲到的狐偃、狐毛、魏犫死的死、亡的亡,后来晋文公重耳也死了。“秦晋之好”走到了头儿了。

 

  居然啊!重耳都老死了,作为老丈人的秦穆公开始摩拳擦掌,要建立自己的霸业。等等!

 

https://mmbiz.qlogo.cn/mmbiz/0ib3vRyg0qNMGsVSHpSJPwjTJHwpFibyo5eFOZIM0qSibFJrxmhDa4I1aVBtuiaVCaoEr8HIKicwMMKXsBdaBzabFXg/0?wx_fmt=jpeg

 

  女婿都死了,老丈人还欢蹦乱跳?——对了!晋文公重耳生于公元前697年,秦穆公生于公元前682年。女婿比老丈人大了17岁?——贵圈真乱!(悄悄告诉你,他们俩的关系还不止于此,请往后看)柠檬怕小伙伴们对“17岁的年龄差”没有概念,给你一个真真切切的参照物:

 

https://mmbiz.qlogo.cn/mmbiz/0ib3vRyg0qNMGsVSHpSJPwjTJHwpFibyo5CLQfjXwjwYk1AwypmYFwU2Fy5G370fbewD0bRaiavoW2c4ageL2cW5g/0?wx_fmt=jpeg
现实中,胡歌比吴磊大17岁!

 

  秦穆公不顾蹇叔和百里奚的反对,派了百里奚的儿子孟明视,以及蹇叔的儿子西乞术和白乙丙去攻打郑国。蹇叔和百里奚为什么反对,人家当然有一番大道理。大军出发那天,蹇叔和百里奚对着儿子大哭:“我瞧着你们出去,可瞧不见你们回来了……”好端端地,干嘛要咒自己的儿子有去无回?——我们等着瞧。

 

  秦军进到滑国,在洛邑做生意的郑国商人弦高也在此地。他听说秦军去偷袭郑国,十分震惊。赶回去报告消息,铁定是来不及的。肿么办?急中生智,他把脸一抹,冒充是郑国使者,给主将孟明视送上12头肥牛,说:“我们国君早就知道您的大军要来我国,特派我谨以微薄之礼前来慰劳。”一面派人回国报告消息。弦高这么做,就是告诉秦军:

 

https://mmbiz.qlogo.cn/mmbiz/0ib3vRyg0qNMGsVSHpSJPwjTJHwpFibyo53fQEwzHI1VXQro99WcSoDAQyXWAaYu7sLk54ibPibNHvwYdTxbLjFTvQ/0?wx_fmt=jpeg

 

  秦军没有打成郑国,把滑国给灭了。回国的路上,在崤山遇到了晋国的埋伏,被打得这叫一个惨!这段书上写得非常精彩!充满计谋,兵不厌诈。有点《琅琊榜》里“苏哥哥”的风采!建议大家一点要去看书。

 

  此时,晋文公重耳刚刚去世,甚至还没来得及下葬。新君晋襄公身着丧服,亲临战场指挥——柠檬又开脑洞了:有没有觉得有点像《琅琊榜》里的霓凰郡主?——啊,啊,啊……

 

https://mmbiz.qlogo.cn/mmbiz/0ib3vRyg0qNMGsVSHpSJPwjTJHwpFibyo57NYQWNw3DjMBrIjZf3VIuSk6kCXic0aaEq2fC9AxVNpjcoaM8bt7y3w/0?wx_fmt=jpeg

 

  秦军带着灭滑国之后的战利品,正志得意满,突然在崤山狭小的山谷里遇到晋国的伏击,整个儿来了一个瓮中捉鳖,秦军几乎全军覆没,三位青年将军被生擒活捉。

 

  晋襄公的继母是秦穆公的女儿,秦军三将被捉到晋国后,她让晋襄公把他们放了,以免伤了两国和气。秦晋之好,要世世代代啊!到底是年轻啊!晋襄公就真把这三个人给放了。可大将先轸火了:我们多少将士浴血奋战,才捉住他们仨,你听了一个妇道人家的话,就给放了?你,你,你……亏你做得出来啊!晋襄公也明白自己这样做就是“放虎归山”,赶紧派人去追。追的人一边追,一边大喊:

 

https://mmbiz.qlogo.cn/mmbiz/0ib3vRyg0qNMGsVSHpSJPwjTJHwpFibyo5SWrDyU3Uk33TdJOOSqLEZup0AAjP6Hwgqthu7WllVEwRIVsFQibhqicA/0?wx_fmt=jpeg

 

  这三个人也不傻,说啥也不能停下来啊!可是眼看前有黄河,后又追兵,肿么吧?书里有精彩描写,最后一刻上演惊天大逆转!

 

  秦穆公听说三将生还,大喜过望,身穿素服亲到郊外迎接,深刻检讨,三将蒙羞,责任在自己,对三位败将仍保留级别待遇。从此,秦晋之好不复存在,秦晋处于敌对交战态势。

 

 

2精彩剧透

 

 

精彩段落之一

  秦国的军队在公元前628年12月动身,路过晋国的崤山和周天王都城的北门。到了第二年2月才到了滑国地界。前边有人拦住去路说:“郑国使臣求见!”前哨的士兵赶快通报孟明视。孟明视大吃一惊,叫人去接见郑国时臣,还亲自问他:“您贵姓?到这儿来干什么?”那个使臣说:“我叫弦高。我们的国君听到三位将军要到鄙国来,赶快派我带上12头肥牛,送给将军。这一点小意思可不能算是犒劳,不过给将士们吃一顿罢了。我们的国君说,鄙国蒙贵国派人保护着北门,我们不但非常感激,而且我们自个儿也格外小心谨慎,不敢懈怠。将军您只管放心!”孟明视说:“我们不是到贵国去的,你们何必这么费心。”弦高似乎有点不信。孟明视就偷偷地对他说:“我们……我们是来征伐滑国的,你回去吧!”弦高交上肥牛,谢过孟明视,回去了。


 

https://mmbiz.qlogo.cn/mmbiz/0ib3vRyg0qNMGsVSHpSJPwjTJHwpFibyo5Af8ZGg7OXCKw5RH4qL1VRLQChs0CykP10PQfPVZsMDBAZ6icVlqLFRQ/0?wx_fmt=jpeg

 

 

3人物小传

 

 

秦穆公

  秦穆公,有的地方也写成秦缪公,春秋五霸之一。

 

  秦穆公值得我们记住的地方有这么几个:

 

  善于用人 他突破了周王朝当时的宗法制度,打破了“亲亲”的用人之道,以“贤”和“才”为标准,大胆启用有德才的非秦国人士,比如百里奚、蹇叔。关于他得到百里奚的故事,请看林汉达《中国历史故事集》导读分享5(给ningmengkuake微信公众号回复“林汉达”),看一个用五张羊皮换回来的“政府总理”。秦穆公能成为春秋五霸之一,除了秦国的经济条件外,主要原因是他善于用人。

 

  秦晋之好、秦晋开撕 对于政治家而言,“没有永恒的朋友,也没有永恒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秦穆公既积极缔造、身体力行“秦晋之好”,又亲手开始跟晋国的“互撕”。秦穆公和晋国的关系太复杂:他既是晋国公子夷吾和重耳的姐夫,还是夷吾儿子的前任岳父,还是自己小舅子重耳的后任老丈人。自己的小舅子兼女婿重耳死了之后,他又趁机打败已经成为霸主的晋国,自己取而代之。关于晋文公重耳的故事,请看林汉达《中国历史故事集》导读分享6(给ningmengkuake微信公众号回复“林汉达1”)

 

  称霸西戎 经过多年的较量,秦国在东边受到晋国的打压,无法东进,就转头向西方发展。秦穆公不是重视人才嘛?他把投奔到戎人中的晋国人由余招来做谋士。由余长期生活在戎人中,对他们的情况熟悉。秦穆公根据由余的计划,逐渐灭掉西方戎人所建立的国家12个(有的书上说20个),开疆拓土千余里。这就是史书上所说的秦穆公“称霸西戎”。

 

 

4历史涨姿势

 

 

伯乐VS秦穆公

  我们经常说的“伯乐”就是秦穆公时代的人。都知道伯乐关于“相马”与国君的一段对话“去其粗而取其精”。这段话就是伯乐对秦穆公说的,暗喻秦穆公:看马和识人一样,重要的是内在素质,深得它的精妙,而忽略它的粗糙之处;明悉它的内部,而不要仅盯着它的外表。这段话也同样适用于选拔人才。

 

交交黄鸟——说你呢!秦穆公

  还记得《芈月传》里有一集,在给芈姝送亲的路上,走到秦楚边境,芈月和黄歇有一次约会。


  就是这一次~


https://mmbiz.qlogo.cn/mmbiz/0ib3vRyg0qNMGsVSHpSJPwjTJHwpFibyo5SibqR48wAjZmM9ErxwDNIjXlia8hzJhNDwq8NIMny9iaDKtUsWPSteJWA/0?wx_fmt=jpeg


  黄歇托人给芈月送的竹简上写的是“交交黄鸟止于棘”——这出自《诗经•黄鸟》,后来黄歇摔下悬崖失忆,也就是凭着街上小孩儿念的一句“交交黄鸟止于棘”恢复了记忆。

 

  这首“交交黄鸟”就和秦穆公有关。让我们看一下原文:

 

交交黄鸟,止于棘。(飞来飞去的黄鸟,落在枣树上

谁从穆公?子车奄息。(是谁为秦穆公殉葬了?是子车的奄息

维此奄息,百夫之特。(这个奄息啊,真是百里挑一

临其穴,惴惴其栗。(来到你的墓穴,浑身战栗

彼苍者天,歼我良人。(老天爷啊,杀了我们的贤人

如可赎兮,人百其身。(要是能赎他的命啊,愿拿百人换他

 

  秦穆公去世时,用了177个活人为他殉葬,这是史书记载的西周以来用人殉葬最多的一次。很有才干的子车氏的奄息等三个儿子,也在其中。这首《黄鸟》就反映了秦人对这件事的怨愤和哀悼。

 

  秦穆公去世,有才干的人为他殉葬,人才就此凋零,秦穆公之后,秦国没有再强大起来。

 

  这样讲,有料吧?今天就到这里。下次,柠檬继续陪大家一起读《中国历史故事集》,继续讲故事!

 

  柠檬夸克公众微信号(ningmengkuake)致力于和家长分享怎么给孩子讲读科普•百科类绘本和图书,导读书目包括《神奇校车》《妙想科学》《汉声数学图画书》《地图》(人文版)《魔力门票》《少年科学馆》……,正在导读林汉达《中国历史故事集》(美绘版)。

 

查询柠檬讲过的导读,请给ningmengkuake微信公众号回复:回看

 

自动弹出【往期精华回看】自助式查询菜单,输入书名关键词,人气导读,立显眼前。例如:

 

地图1 地图2 地图3……

 

少年科学馆1  少年科学馆2

 

魔力门票 魔力门票1

 

 

 

“林汉达”怎么选购?

 

 

https://mmbiz.qlogo.cn/mmbiz/0ib3vRyg0qNNfPWxjlTnBAEV4ibibRvSu9xzxibMeHRbCjT4t3rEiaMzTpAaCFIibva5upkQ8FLEWeFWZIT0aaMCqkbg/0?wx_fmt=jpeg

 

《林汉达•中国历史故事集》(珍藏版)

硬皮精装

讲述历史:从春秋到三国

柠檬建议:适合送礼、珍藏,已经能看“大人书”的大孩儿看比较合适  

 

https://mmbiz.qlogo.cn/mmbiz/0ib3vRyg0qNNfPWxjlTnBAEV4ibibRvSu9xjL1tf554MQTWw7hS5KktBa1COQGiaK3iaZZv1zKKmhAdibVkBY7gdMwZg/0?wx_fmt=jpeg

 

《林汉达•中国历史故事集》(美绘版)

美绘版,一套5本,有彩图

讲述历史:从春秋到三国

柠檬建议:图文并茂,适合入门级读者,小学低年级合适

 

https://mmbiz.qlogo.cn/mmbiz/0ib3vRyg0qNNfPWxjlTnBAEV4ibibRvSu9xMZ1Byib1bzqzaQViaA9VqedG7HCMOSZLoEyCXmb3pKHhe5u9ic9mkBibNw/0?wx_fmt=jpeg

 

《中国历史故事集》(修订版)

一套10本,文字为主,图不多,仅作点缀

讲述历史:从春秋到清朝,比前两种有扩充;续写了从魏晋到清朝的故事

柠檬建议:每个年代一本,比“珍藏版”看着方便,适合小学高年龄段,或者已经不依赖“看图”的阅读小达人

 

柠檬夸克:爱孩子、爱阅读、爱分享的妈妈,也是一名少儿科普作者。关注ningmengkuake 微信公众号,听柠檬#陪你读知识绘本#,分享读书心得,分享育儿体会,分享生活点滴。


https://mmbiz.qlogo.cn/mmbiz/0ib3vRyg0qNOic49luq5HfC3vaQ6Gn4hcuiaBuBiatD2xVEpe9dmuwTjDL8PrrV00jeRlPhenyrianCQPwfwX5IjzKA/0?wx_fmt=jpeg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