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重庆状元的加分之“惑”/“祸”

(2009-07-03 08:52:11)
标签:

重庆文科状元

状元造假

高考状元

教育

分类: 教育杂谈

重庆文科状元何某父母身居当地要职,何子平日成绩优秀但不算拔尖,而少数民族身份在各地高考加分制度中均被列为加分一项,日近高考,何氏夫妻利用自身职务之便修改其子民族,以期在未知的高考中儿子能获取更多的分数优势。事出后,众大怒,何某父母官职被免,状元郎录取受阻,这时候,网络又显示出强大的力量,各方言论溢满了何家堂屋,何某的拒访,何氏父母的揽责都显示出他们对自己曾经怀抱侥幸心理的不诚信行为有了些许的愧悔。

 

网友的争论严肃而激烈。一方称何某及家长的行为,毫无疑问地破坏了考制的公平,即使制度有缺陷,但制度的存在仍体现了现存的公平,而何某父母的行为显然侵犯了其他考生的平等竞争的权利,让高考这块天平的一端悄悄地失去了它应有的平衡和作用;另一方则认为何某更改民族,错在家长,不在本人,现今高考划分了不同区域,考卷的不同导致指标、分数计算和录取都产生差异,不平等是必然,因此咎在政策。

 

考制的合理性不是本文讨论的重点,而考制规则和如何安守规则倒成为显性而有价值的问题。万事有规则可循,无规则导致混乱,混乱剥离平等,不平等的后果即产生伪价值和无价值的东西。既然有了“伪”就失去了“真实”和“善”,不善就是不法,道法不自然了,行为有失偏颇,道德天平终会清晰地显示两端砝码的价值质量。

 

我们再来分析一下其父母的心态。加分的诱惑犹如一枚鲜红的毒苹果,只要敢咬就得承受美味带来的攻击和祸难。

 

首先,可以肯定地说,同类事件的发生,何家不属首例,正是有先例发生,更或者直接目睹了活生生的例子因此行为而受益,此时的何家父母不得不考虑和掂量行此事的可行性和价值所得,他们或许甚至做了最坏的打算,即使被查处免职也不惜为儿子人生最重要的高考增添重码,而一旦偷渡成功,儿子包括整个何家都会受益无穷。因此他们认定这种行为投资的回报是远远大于它所带来的风险,此事值得一博。

 

其次,此事神不知鬼不觉,且成功率远大于败露率,做过此事的人可能现在正因为加分得意洋洋地逛着名牌大学的操场,他们都没事,我何家怎么就倒霉会遇上折呢?侥幸心理这时候发挥得淋漓尽致,诱惑此时陡然强烈。可惜事情的发展是这样的,何家儿子的争气却让自己和家庭无比突兀地站在高地上,不幸,被雷中了。

 

事实上,中国的父母为子女读书改生日、改户籍,家乡从中心城市变边缘乡镇,汉族变羌族,弱病者成国家二级运动员,敢问父母们,只要有途径的谁没有为此动过心机,甚至大费干戈。正是大家这种投机的心理,让虚假、伪造蔓延。不管此事激起了多少民愤,网络如何爆炒,相关部门如何处置,何某及其父母都让包括我之内的枪手给“把中”了。投机宣告失败,侥幸惹出祸端,造伪过的、清白的人们把何氏及其父母架空,惊呼:状元也造假?“状元”这个高贵的头衔带给何某的是他意想不到的身份危机。优异的裸分虽然赤灼地显示了何某过人的实力和才华,但“隆重”的加分仪式,却让这位重庆江县才子摔得不轻。

 

灾难带给人们恐惧,人“祸”留下的却是一世悔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