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张宇东
张宇东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32,707
  • 关注人气:48,408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国妈妈”式教育能成才吗?

(2009-06-04 09:17:57)
标签:

杂谈

分类: 教育杂谈

    “中国妈妈”(ChineseMom)成了美国校园贬义词。日前,一篇《美国高中“中国妈妈”为何成了贬义词》的文章在网上引发热议。在美国学生、家长眼中,华裔家庭的同学缺少独立性和自主性,什么事都要妈妈说了算。妈妈就像一只老母鸡,华裔的同学就如小鸡,总要靠老母鸡的翅膀来保护。“中国妈妈”在白人中学生中是一句讽刺语。

 

    想想也是,不能一味怪国际朋友不尊重华裔小同胞,我们华侨、华人在外国定居,知识水平和文化程度相对还是比较高的,在不济,做商人的,管理能力和视野还是比较广阔吧。这些华裔子女在国外读书,都被发现有严格管教的倾向,在国内子女的教育方法上,可想而知,“中国妈妈”的严管痕迹有多重。

 

    远的不说,想下我们家长的教育经历,从孩子一出生,以妈妈为代表的家长就为子女规划好学习生涯,并全程监护,严格管理。这条路一直陪伴孩子从0岁延伸到就业为止(不排除有些妈妈要继续“管”到子女结婚、生子)。

 

    仔细算一下,中国的妈妈们真是辛苦,几乎用尽了大半生心血“助儿长大”。0到3岁早教、幼教、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研究生、就业……而这些自我控制力比较低的孩子们呢,在“中国妈妈”苦心管教的过程中,言听计从朝着设计好的轨道前进。

 

    但是,一味埋怨“中国妈妈”未免过于偏颇。多少孩子在经历过“被管”后,找到了实现社会价值的方向。但是,这个过程是漫长的蜕变过程,甚至于许多人仍没能实现。这时有人会质疑,还是说点实际的吧。好,那说考大学、找好工作,这些近乎功利性的目标一旦实现,难道不该感激我们的“中国妈妈”吗?

 

    再比如,拿美国来说,每年都有中学生枪杀案惊爆全球,我们知道,孩子尤其在年龄小时,自控能力差、缺乏对社会的认知,如在成长过程中不对宛如长满枝杈小树的孩子精心修剪,而是任其散漫胡来、随心所欲,今想干掉这个就干掉这个,那明儿又只不定要干掉那个了。敢问,那些手持枪械对准他人的中学生们,他们的家长又做了多少呢?与这些问题学生的妈妈们相比,我们的白人中学生朋友,才是小巫见大巫了呢。

 

    正所谓“不管不成才”嘛。但咱得承认,“中国妈妈”采用的这种教育方法,绝大多数是带有功利性的,孰不知,人生的目标,企非如此。健全的人格、优良的品质、全面发展的综合素质能力,等等,这些岂能单凭管就管得出来呢?

 

    在这一点上,“中国妈妈”式的教育管理,对子女任何事都做到亲历亲为,不仅对自己过于苛刻,对于孩子健全人格的培育,不算什么好事。当美国三岁的孩子因打碎了杯子被独自关进黑洞洞的屋子,长时间进行反省时,我们的孩子早已在妈妈的怀里,为刚跌倒一跤嚎哭不止呢。

 

    也许这更多的是教育观念的问题。而类似“中国妈妈”的做法,其实普遍存在于亚裔社会中,“中国妈妈”如此,“韩国妈妈”亦如此,“日本妈妈”也如此,他们可以统称为“亚洲妈妈”。虽然美国亚裔家庭考入名牌大学的“被管”学生比例比其他少数族裔要高很多,而整个亚裔的经济地位,也要高于美国少数族裔的平均水平,但是,这种“妈妈”式的教育管理方法,确实不是高明之举。

    

    俗话说的好,过犹不及嘛,既然人家已经对“妈妈式”管理提出质疑、警示了,我们也应该考虑“亚洲妈妈”式的教育方法是否需要有所转变,不过“中国妈妈”式管理要想在眼前的教育环境下改变,不是不可能,但走的路有多远,明眼人一看就知道。

 

我的最新博文:

 

 

 “中国妈妈”式教育能成才吗?

世界上最顶级的10款限量版轿车

 

“中国妈妈”式教育能成才吗?

高考9招防止学生出状况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