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理工大学教授杨东平在博客发表文章称,“打倒万恶的奥数教育”,奥数教育对少年的毒害比“黄赌毒”还厉害。杨东平表示,日前他已将一个“是否该取消重点初中校”的建议递交给相关教育部门。(4月24日《新京报》)
作为教育部教育规划专家,上月杨东平已跟其他专家开了研讨会,内容就是“要不要取消重点初中校。”据介绍,研讨会上,多数专家认为,择校已成为影响教育公平的最大问题,是影响教育均衡发展的“肿瘤”。要解决择校问题,就要取消“重点学校”。
诚然,我们提倡素质教育多年,至今没有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即为重点中学所倡导的应试教育,对创新能力是一种桎梏。“取消重点中学”的建议,于一段时间以来就没有停止过,最近关于撤消重点学校的新闻接也连见诸报端。前不久,在备受争议的“重点中学制度”的问题上,河北省“两会”上再次受到人大代表的关注。石家庄市代表团胡保文等14名代表认为,“现行的重点中学制度越来越多地显示出它的弊端,建议取消重点中学制度”。
重点中学制度弊端由来已久。平心而论,重点中学自产生以来,造成的诸多教育不公平现象有目共睹。
导致教育资源配置失衡。重点中学制度是教育不平等的典型表现,同时又加剧了教育的不平等。重点中学制度使发达地区与不发达地区、城市与农村、贫富阶层之间在教育上的差距急剧加大。教育的不平等,又加剧了经济发展的不平等。一些政府的教育部门使大量社会教育资源向“重点学校”倾斜,基本建设、教学设备、优秀师资大量流入“重点学校”。
与重点中学、名校形成对比的是,许多地方的教育资源相当紧缺,学校危房普遍存在于一些山区学校,教师工资得不到兑现,甚至有些学生一个学期学费还需依赖于希望工程捐款。这使得本来最应该得到改善的其他薄弱地区基层学校,长期得不到应有的改善,使义务教育资源人为造成“两极分化”。
助长“精英教育”盛行其风。以重点学校为代表的精英教育模式,已经成为主流价值观,好中学—好大学—好前途的既定路径,成为孩子们的惟一选择。不能否认,中国教育制度的双重二元格局短期内难以消除。“农村教育”和“城市教育”存在一定差距化。而从二种格局内部,即从幼儿园直到大学各教育阶段,再次实行内部分割,形成‘重点’学校和普通学校的两个世界。在这种教育结构之下,重点中学以升学教育为目标,选拔和培养少数“尖子生”,担当了培养精英教育过程的主要角色,最终令大多数人很难平等享受教育,从某种程度上,有失社会公平,不利于社会和谐发展。
对学生过早定性、推崇应试教育唯分数论。重点中学制度将重点学校与一般学校区别开来,单纯以学生“分数”划分学生为三六九等,并对学生实施“人为”分类教学等做法,令学生长期偏于模式、机械化的“考试型”方向发展,严重桎梏了学生全面发展的能力。重点中学所推崇的唯分数论,在一定程度上,与全面发展学生各方面之素质教育存在悖论,阻碍了素质教育前进的步伐。
从学生的角度考虑,重点中学一方面,使得一些学生对“优质教育”望尘莫及,有失教育公平机会,另一方面,对学生心理造成一定的压力,极大伤害了多数学生的自尊心和求学上进的积极性,降低了学生的心理目标。
学校恶劣竞争、乱收费高收费歪风。重点中学宛如戴了一顶荣誉桂冠,政府投入经费、优秀教师资源和优质生源等,使得各个中学趋之若鹜。分数竞赛、学校排名在一段时间内,成为学校之间激烈竞争的主要目标。而摘取重点中学桂冠的中学,凭着上述诸多优势,做起教育资源的垄断买卖,造成乱收费高收费歪风屡禁不止。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重点中学所收取的所谓“委培费”、“计外费”等,按重点程度的不同,每差一分,费用即按其规定额度呈阶梯性上涨,正所谓“分分如金”。如果我们身边有考试的学生,我们就会明显感受到它的残酷存在。
因此,以上种种教育弊端,或许最终将导致“重点中学”消亡。毋庸置疑,取消重点中学,可以使得教育最大限度实现公平、资源配置更加合理,可以使得学生驶向全面发展的轨道,并能有效遏制学生择校的腐败。
但是,对于“重点中学”所致诸多教育问题,只单凭对“重点中学”抡大棒未免有失偏颇。譬如,关于教育领域乱收费现象,其实早已成为过街老鼠,似乎只要和它挂起钩来那就十恶不赦,非绞杀而后快。在教育领域,除了有不少重点中学借“重点”来敛财,试问,非重点的各类学校难度就个个“清廉奉公”吗?
再比如,重点中学所推崇的应试教育唯分数论,抡棒子打在重点中学身上,实不为过。但是,试想,如果重点中学撤消了,我们的素质教育就能真正实现吗?如果社会用人机制、各种社会保障制度等各项制度尚不健全,那么学生书包减负之日,恐怕也是唯时尚远。
因此,当我们对“重点中学”挥舞大棒之时,“取消重点中学”恐怕只是早晚之事。但是,在它背后所反映出来的一系列有关教育领域诸多顽症,真正的解决之道我们仍要试目以待。
===================================================================
点击下面的图片或文字,关注更多精彩内容:

世界顶级大学的图书馆(组图)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