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王安石《泊船瓜洲》写于何时

(2023-01-28 12:10:47)
标签:

杂谈

分类: 其它

王安石《泊船瓜洲》写于何时


王安石《泊船瓜洲》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钟山在江宁(南京)。京口在镇江瓜洲在扬州,一在江南,一在江北,一水相隔。《泊船瓜洲》可能是神宗熙宁八年(1075)春,王安石奉诏进京二次拜相,从江宁乘去汴京(今开封)途中所作对这次的仕途,既兴奋又不很乐观,春风得意,明月静思”,两者心境不同。春风……明月……”正是这种心境的写照。

有人认为,这是作者罢相回乡路过瓜洲时所作。此说令人费解。一般来说只有离开家乡时,才会发出不确定的“何时还”之叹。如果快到家乡了还会感叹“何时还”吗?

再从《宋史》记载看:「王安石两次罢相由京城返江宁的时间,第一次是熙宁七年(1074年)“夏四月”,第二次是熙宁九年(1076年)“冬十月”,而王安石第一次自江宁入朝是熙宁元年(1068年)“夏四月”……只有熙宁八年(1075年),王安石被重新任命为宰相,由江宁赶赴汴京是“春二月”[1]

李德身认为:《泊船瓜洲》当写于熙宁元年(1068)春,王安石神宗赵顼之而由京口至瓜洲[2] ”。此说显然与《宋史·神宗纪》熙宁元年四月己巳神宗“以翰林学士召”的记载不符。擅自把“夏”改为“春”没有道理。

至于王安石的《与宝觉宿龙华院三绝句》

其一:老於陈迹倦追攀,但见幽人数往还。忆我小诗成怅望,锺山只隔数重山。

其二:世间投老断攀缘,忽忆东游已十年。但有当时京口月,与公随我故依然。

其三:与公京口水云闲问月何时照我还。邂逅我还还问月,何时照我宿金山。

他“东游汴京”当从熙宁元年(1068)算起。从诗文的“忽忆东游已十年”看,《三绝句》是东游十年之后(1077)的作品。《三绝句》的“忆我小诗成怅望,锺山只隔数重山”“与公京口水云闲,问月何时照我还”,都是回忆《泊船瓜洲》时的情景,其时王安石与宝觉曾经在京口会晤过。从诗文的“邂逅我还还问月”看,写此诗时王安石“已还锺山”,这才有“何时照我宿金山”之问。



[1] 龚维敏:《心在帝京 身老江宁——王安石〈泊船瓜洲〉写作时间释疑》,《合肥学院学报 (社科)2008年第4期,第85页。

[2] 李德身:《谈〈泊船瓜洲〉的作年、主题和艺术价值》《文学遗产》1991年第3期,第107页。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