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蘇軾詩詞文章篇目編年(36歲)

(2023-05-06 08:59:25)
标签:

苏轼

诗词

文作

编年

熙宁

分类: 学习苏东坡

蘇軾詩詞文章篇目編年(36歲)

三十六歲,神宗熙寧四年(辛亥)西元1071

正月。歲初,上韓絳(子華)啟。遷太常博士。文同(與可)赴知陵州任,有詩送行。孫洙(巨源)以玉堂大硯贈文同,為銘。與同偕別淨因院長老道臻。贈朱壽昌詩,盛讚其孝行。

二月。丁巳朔,貢舉新制,罷詩賦及明經諸科,以經義、論策試進士。辛酉,五日,司馬光(溫公)知許州,光上章贊蘇軾敢言。與堂兄(或不疑))簡,敘為其女媒與司馬光之子康聯姻事。

三月。丁亥,夏人陷撫寧堡。戊子,廣州廣銳卒叛,尋討平之。丙午,種諤坐陷撫寧堡,責授汝州團練副使。丁未,韓絳(子華)坐興師敗衄,罷,以本官知鄧州。

四月。辛酉,遼遣蕭廣來賀同天節。癸酉,司馬光(溫公)權判西京留台。種諤再貶賀州別駕。辛巳,二十六日,韓縝以殘虐故罷秦州。

五月。八日,作淨因院畫記。嘗為淨因院僧道臻作真贊。馮京(當世)薦蘇軾掌外制,不行。

六月。甲子,十一日,歐陽修以觀文殿學士、太子少師致仕。有賀啟。乞外補,除杭倅。十七日,與堂兄不疑(子明)簡,報其事。次韻弟轍初到陳州。為趙題文同(與可)畫竹。蔡褒及史厚秀才來京師。得寶月大師簡,答之。劉恕出監南康軍酒,有詩送行。離京前與沈括同在館閣供職。

七月。秋初赴杭州,王詵(晉卿)有饋贈,侄十六郎之妻及其子彭、壽隨往,行前辭王素(仲儀)、李大臨(才元)、曾公亮。上謁辭,於殿門外遇趙庾(成伯)。舟發陳州,舟上作詩。此前自還朝至出都期間,作詩少。至陳州,與弟轍晤。謁張方平(安道),次韻張方平讀杜詩。方平有送行詩,勸以離是非遠禍。

八月。連月留陳。十日,與崔度飲月下。十一日,與表兄石康伯(幼安)簡,言將離陳赴杭。戊寅,二十六日,張方平(安道)判南京禦史台,有詩送行。傅堯俞(欽之)作濟源草堂,有詩寄與。作陸詵挽詞。文同(與可)寄詩來,以莫吟詩為勸。柳子玉謫官壽春,舟過陳州,蘇氏兄弟與晤。在陳,欲見李宗易(簡夫),宗易方病未得見。留陳州七十餘日,與弟轍游柳湖,有詩。遊鐵墓,厄台寺,考其跡。

九月。離陳,弟轍送至潁州。兄弟同謁歐陽修于私弟。陪修宴西湖,有詩。遵修令賦其所蓄石屏。修盛讚西湖僧惠勤之賢,以推獎賢士為樂,為言醫者以意用藥,為言道士徐真事。與修論文同(與可)詩。潁州別弟轍,有詩。

十月。二日,將抵渦口,遇風留宿。出潁口,至壽州,李定(非李資深)出餞。過濠州,游塗山、彭祖廟、逍遙台、觀魚台、虞姬墓、四望亭、浮山洞。過臨淮,趙庾餞別。作泗州僧伽塔、龜山詩。發洪澤,遇大風。十六日,夜發淮陰,抵山陽。抵揚州,與劉攽(貢父)、孫洙(巨源)、劉摯(莘老)會于州守錢公輔座上。作三同舍詩。首過平山堂下。

十一月。三日,遊金山,夜宿金山寺。自金山放船至焦山。登北固山,游甘露寺。至蘇州,遊虎丘。觀王禹偁(元之)畫像。傳經臨平,見道潛(參寥)詩,甚稱賞。二十八日,到杭州任。杭州轄縣:錢塘、仁和、余杭、臨安、富陽、於潛、新城、鹽官、昌化。治錢塘、仁和。時沈立為杭守,張靚、俞希旦為監司,王廷老為兩浙路提點刑獄。呂仲甫為教官,旋為察推,晁端友(君成)為新城令,周頒知錢塘。李杞以大理寺丞為發運勾當公事。李佖為節推。本月,孫覺(莘老)出任吳興太守。

十二月。一日,遊孤山,訪惠勤、惠思二僧,有詩。惠勤盛讚歐陽修。初到任,寄弟轍二絕,敘新法事煩,才力不任。柳子玉來詩,次韻。與李杞遊孤山、靈隱寺,與杞有和酬。作戲子由诗。與張子野遊。寄早歲所得某道人方與林希(子中),應其請也。

 

詩詞

五古:

次韻張安道讀杜詩(七月)

(大雅初微缺,流風困暴豪。)

送張安道赴南都留台(八月下)

(我公古仙伯,超然羨門姿。)

潁州初別子由二首(九月)

其一(征帆掛西方,別淚滴清潁。)

其二(近別不改容,遠別涕沾胸。)

十月二日將至渦口五裡所遇風留宿(十月二日)

(長淮久無風,放意弄清快。)

發洪澤中途遇大風複還(十月中)

(風浪忽如此,吾行欲安歸。)

廣陵會三同舍(或十月下)

劉攽(貢父)(去年送劉郎,醉語已驚眾。)

孫洙(巨源)(三年客京輦,憔悴難具論。)

劉摯(莘老)(江陵昔相遇,幕府稱上賓。)

甘露寺(十一月上)

(江山豈不好,獨遊情已闌。)

 

七古

送文與可出守陵州(或正月)

(壁上魔君不解語,)

朱壽昌郎中少不知母所在刺血寫經求之五十年去歲得之蜀中以詩賀之(或正月下)

(嗟君七歲知念母,)

送劉道園歸覲南康(六月)

(晏嬰不滿六尺長,)

次韻子由柳湖感物(或八月下)

(憶昔子美在東屯,)

陪歐陽公燕西湖(九月)

(謂公方壯鬢似雪,)

歐陽少師令賦所蓄石屏(九月)

(何人遺公石屏風,)

泗州僧伽塔(或十月上)

(我昔南行舟系汴,)

十月十六日記所見(十月十六日)

(風高月暗雲水黃,)

遊金山寺(十一月三日)

(我家江水初發源,)

自金山放船至焦山(十一月上)

(金山樓觀何眈眈,)

臘日游孤山房惠勤慧思二僧(十二月一日)

(天欲雪,雲滿湖,)

李杞寺丞見和前篇(十二月)

(獸在藪,魚在湖。)

再和(李杞寺丞)(十二月)

(東望海,西望湖,)

遊靈隱寺得來詩複用前韻(或十二月)

(君不見,錢塘湖,)

戲子由(或十二月)

(宛丘先生長如丘,)

 

五律:

次韻子由初到陳州二首(或六月)

其一(道喪雖雲久,吾猶及老成。)

其二(舊隱三年別,杉松好在不?)

嘲子由(或熙寧四年)

(堆幾盡埃簡,攻之如蠹蟲。)

過金山寺一首(系于熙寧四年)

(明月妙高臺,鎜渦月照開。)

 

七律:

傅堯俞濟源草堂(或八月下)

(微官共有田園興,)

陸龍圖詵挽詞(或八月下)

(挺然直節庇峨岷,)

胡完夫母周夫人挽詞(或八月下)

(柏舟高節冠鄉鄰,)

次韻柳子玉過陳絕糧二首(或九月)

其一(風雨瀟瀟夜晦迷)

其二(如我自觀猶可厭)

出潁口初見淮山是日至壽州(十月上)

(我行日夜向江海,)

壽州李定少卿出餞城東龍潭上(十月上或中)

(山鴉噪處古靈湫,)

龜山(或十月中)

(我生飄蕩去何求,)

寶墨亭(系于熙寧四年十一月)

(山陰不見換鵝經,)

次韻柳子玉二首(或十二月中)

地爐(細聲蚯蚓發銀瓶,)

紙帳(亂文龜殻細相連,)

寄汝陰少師(或熙寧四年)

(得時行道善知終,)

和南都趙少師(系于熙甯在朝時)

(富貴功名已兩忘,)

 

五絕:

出都來陳所乘船上有題小詩八首不知何人有感於心者聊為何之。(七月)

其一(蛙鳴青草泊,蟬噪垂楊浦。)

其二(鳥樂忘置罦,魚樂忘鉤餌。)

其三(煙火動村落,晨光尚熹微。)

其四(我行無疾徐,輕楫信溶漾。)

其五(舟人苦炙熱,宿此喬木灣。)

其六(萬竅號地賴,沖風散天池。)

其七(穎水非漢水,亦作蒲萄綠。)

其八(我詩雖雲拙,心平聲韻和。)

 

七絕:

濠州七絕(十月上)

塗山(川鎖支祁水尚渾,

彭祖廟(跨曆商周看盛衰,

逍遙台(常怪劉伶死便埋,

觀魚台(欲將同異較錙銖,

虞姬墓(帳下佳人拭淚痕,

四望亭(頹垣破礎沒柴荊,

浮山洞(人言洞府是鼇宮,

初到杭州寄子由二絕(或十二月上)

其一(眼看時事力難任,

其二(聖明寬大許全身,

遊靈隱寺戲贈開軒李居士(倅杭州時)

(推倒垣牆也不難,)

 

詞:

減字木蘭花:寓意(十一月)

(雲鬟傾倒,醉倚闌幹風月好。)

 

文作

記:

淨因院畫記(五月八日)

(餘嘗論畫,以為人禽宮室器用,)

 

銘:

玉堂硯銘(或正月)

(文同與可將赴陵州,孫洙巨源以玉堂大硯贈之。

王平甫硯銘(或熙寧四年)

(玉德金聲,而寓於斯。)

 

啟:

賀歐陽少師致仕啟(六月中)

(伏審抗章得謝,釋位言還,)

 

尺牘:

與韓絳(子華)(或正月一日)

(某啟。違遠旌棨,忽已數月。)

與堂兄(或不疑(子明)(或正月)

(去歲,嘗領書教求訪佳婿,)

與堂兄(不疑(子明)(殘,或二月)

(司馬親情,近為此公移許州,)

代侄媳彭壽與其二伯母(或二月)

(媳婦上問縣君二伯母。)

與堂兄(不疑(子明))(殘,六七月)

(君實親事,托景仁問之,)

與堂兄不疑(子明)(六月十七日)

(軾啟。累捧來誨,伏承尊履休勝,)

與寶月大師(六月)

(某啟。久不奉書,蓋冗惰相因,)

與寶月大師(系于熙寧四年)

(屢蒙寄紙糖,一一愧荷。駙馬都尉王晉卿)

答李大臨(才元)(七月上

(熱甚。竟不再別,悵仰殊深。)

與郭廷評(或七月)

(軾啟。辱教,具審孝履支持,)

與石康伯(幼安)(八月十一日)

(軾啟。前日急足還,領手教,)

與郭廷評(或十月)

(軾啟。日以無聊,又微恙在告,)

與林希(子中)(或十二月)

(某啟。承別紙示喻,知大事雖已畢,)

 

題跋雜文:

書六一居士傳後(熙寧四年)

(蘇子曰,居士可謂有道者也。)

 

題跋書帖:

題蘇才翁草書(系于熙甯在朝時)

(才翁草書真跡,當為曆世之寶。)

跋杜祁公書(系于熙甯在朝時)

(正獻公晚乃學草書,遂成一代之絕。)

 

題跋畫:

題趙屏風與可竹(六月)

(與可所至,詩在口,筆在手,)

 

雜記人物:

夾註轎子(系于熙甯在朝時)

(施道民為孫威敏黥,既而複得為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