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软亮Bing 会否重蹈Live覆辙
(2009-06-04 22:17:11)
微软亮Bing
会否重蹈Live覆辙
文 卢旭成
舍弃原有搜索品牌Live,发布融入了语义搜索等新技术的独立搜索品牌Bing,并计划未来4个月内在全球砸一亿美元做推广,微软这次来势汹汹。微软此举是睨觑雅虎搜索部门却始终心愿难尝后的背水之战呢,还是逼迫雅虎就范的一步妙棋?微软能否实现一箭双雕?抑或是重蹈Live的覆辙?
5月29日,在《华尔街日报》博客网站“D:一切数字化”(D:
All Things Digital)召开的第七届年度技术大会上,微软CEO史蒂夫?鲍尔默(Steve
Ballmer)宣布,微软全新的搜索品牌Bing将于6月2日在全球范围内正式上线。鲍尔默当时还透露,Bing相对应的中文品牌为“必应”,即致力于向中国网民提供“快乐搜索,有问必应”的搜索体验。6月2日上午,紧随Bing在全球发布的步伐,微软中国也召开了一场隆重的“必应”搜索发布媒体沟通会。
可能没有一家IT公司发布自己的搜索引擎新品牌能如微软一般为媒体所高度关注,这当然跟微软是全球最大的软件公司有关,也跟微软打算在未来4个月在全球范围内砸1亿美元做大手笔的Bing品牌推广有关,但更跟微软这两年跟全球搜索市场份额排名第一、第二位的Google和雅虎公司纠缠不清的关系有关。
陆奇魅影
搜索始终是微软最重要的战略方向之一,这是毋庸置疑的。但微软似乎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人选来领导这个部门,一直到陆奇的出现。
曾担任雅虎搜索和广告技术部门执行副总裁,同时担任雅虎巴拿马(Panama)搜索市场营销平台首席架构师的陆奇恐怕做梦也想不到,有一天他会率领微软在线服务部门并见证微软新的搜索品牌Bing的推出。
2008年8月,陆奇离开了当时已陷入混乱的雅虎。那时,酋长杨致远还统治着雅虎,但他不忍心一手创办的雅虎要被微软以475亿美元收购,努力、执拗地挣扎过程中,他居然在2008年6月跟自己2007年再度出任雅虎CEO时视为最大竞争对手的Google在搜索引擎广告领域进行合作。杨致远的不顺时势、不识时务让雅虎的高管纷纷离他而去,陆奇即是其中的一位。
离开雅虎的陆奇曾想到过要加盟一家科技型的创业企业或者回到中国来自己创业,压根没有想过要到微软工作。而一直对雅虎搜索部门虎视眈眈,但始终跟雅虎管理层在收购价格等方面谈不拢的鲍尔默自然不会放过收揽这位从雅虎搜索部门出来的高管。鲍尔默“创造机会”跟陆奇来了一次长谈,热情地邀请陆奇加盟微软,并开出诱人的年薪和微软在线服务部门总裁的价码。不仅如此,鲍尔默还允诺将来会长期投入资源来做搜索业务。显然,鲍尔默开出的条件和郑重的允诺都对陆奇充满吸引力。2008年12月4日陆奇宣布加盟微软,2009年1月5日他正式出任微软在线服务集团总裁。
“确实,花5个月获得一个人负责微软未来最关键的领域,不算漫长。不过,我要岔开一下话题。我们已经胜利,最重要的是,瞧,他来自雅虎。”鲍尔默当时在写给微软全体员工的以“New
Leader of Online Services
Group(在线服务集团新领导者)”为主题的内部邮件中难掩得意。
确实,能挖来领导雅虎12000人团队中的2000人的陆奇是微软收购雅虎不能如愿的另外一种补偿。当初微软提出要收购雅虎,最主要是看中陆奇领导的这支“国际开发团队”。团队没有被微软整体收编,倒是先把其领导者挖过来了。据媒体推测,陆奇在微软将掌管一支3000~5000多人的技术团队,并直接向鲍尔默汇报,而不必像在雅虎需通过雅虎CTO才能到达杨致远。
鲍尔默是对陆奇抱有厚望的,因此才在招揽陆奇加盟的时候承诺给一大笔钱来让他发展一个独立于Windows的搜索引擎品牌(也就是现在发布的Bing),并做大手笔的推广。
陆奇曾参与雅虎对搜索引擎Inktomi的收购,并主导完成系列整合。显然,陆奇的这些经历对微软极具价值。
微软在收购雅虎搜索部门未果的情况下从来没有放弃过对自己搜索业务的进阶修炼。2008年7月,微软收购了新兴互联网搜索引擎企业Powerset。Powerset使用的是被称作“语义搜索”技术,该技术能够理解用户输入词语的真实含义甚至上下文关系,并在此基础上帮用户找到最接近用户需求的结果。而早在2008年4月,微软以1.15亿美元收购了机票价格搜索及预测公司Farecast。收购这两家新兴的搜索引擎企业只不过提供了微软搜索引擎业务修炼所需的“丹药”,还需一个炼丹的人!陆奇无疑是把Powerset和Farecast整合到一起的理想人选。他确实也在短短的几个月时间内做到了。
我们在“必应”的发布会上听到了很多关于“必应”的新功能,如能够帮助用户用简捷、准确的方式发现有用的,经过组织的信息,完成关键的搜索任务,最后做出明确的决策;如用户用“必应”执行“西雅图飞往旧金山的航班”的相关搜索时,必应搜索的顶部就会显示一个链接,并为用户提供117美元的低价往返票,搜索结果中还会根据历史趋势提供一个预测图,以帮助用户了解未来七天的机票价格走势。这些功能都脱胎于微软收购的Powerset和Farecast。
从目前来看,微软把自己长期积累的搜索技术和收购的Powerset与Farecast得到的新技术进行来很好的整合,反响不错。
Bing推出后,《PC
World》网站对必应、雅虎和Google这三大搜索引擎进行了全方位对比,结果在十一项评测中,“必应”独赢6项,其中包括精炼搜索(涉及语义搜索)、机票搜索、名人搜索、视频搜索、本地搜索、主页搜索。
醉翁之意
陆奇确实是微软的一把利剑。在他的领导下,Bing进可攻击微软最大的对手Google,转向则可以逼迫雅虎就范。
据悉,雅虎搜索技术主要来自此前收购的Overture和Inktomi,而Overture是最早发现和实践互联网用户输入搜索框中的搜索语句具有商业价值的公司。被雅虎收购前,Overture曾起诉Google并最终和解。被收购后,Overture有大量人员进入陆奇率领的雅虎搜索团队。硅谷有消息称,今年始Overture与Google的和解方案即将到期。如若此消息属实,那么陆奇和其以前的老部下(如陆续被他召唤过来的海克、肖恩·苏特)将捏着Google的一些软肋。而他又曾率领团队开发出雅虎的广告平台——“巴拿马”,与Google广告平台抗衡。这有理由让我们相信,陆奇也会帮微软建立起类似巴拿马这样的广告平台与Google对抗。
现在,他率领的团队经过几个月的紧张投入,推出了Bing,走的是差异化的路线,在某些领域(如机票搜索、精炼搜索)已经超越了竞争对手,这也是像Bing这样的搜索引擎新军正确的道路。正如国内搜狐的搜狗搜索和网易的有道搜索都分别通过差异化策略——搜狗输入法和有道桌面词典来撕开高度垄断的搜索引擎市场一样。
陆奇在雅虎工作了10年,曾担任过雅虎搜索引擎业务领导人,知道雅虎很多机密。尽管卡罗尔-巴茨在出任雅虎新CEO后重启跟微软的并购谈判,但在金融危机的大势下,微软始终不希望出太高的价钱。5月29日,卡罗尔-巴茨跟鲍尔默会面时还继续死抗着——微软想要达成交易则需要有合理的出价,否则,她让鲍尔默“别再想这件事了。”但鲍尔默是不会不想的。
微软MSN副总裁刘振宇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推新品牌Bing与洽购雅虎无关。但根据调研公司comScore公司的数据,2009年4月美国搜索引擎市场,Google以64.2%的市场份额稳坐头把交椅,其次是雅虎(20.4%)、微软(8.2%)。微软要想在市场份额上迅速追赶Google,靠自己的单打独斗恐怕时间会很久远,这不是微软在未来四个月内在全球砸1亿美元做推广可以轻易实现的。这种感觉刘振宇也有,他告诉记者,微软承认跟竞争对手的距离还很远,微软现在就如同长征一样,正努力地向着自己的目标迈进。“打广告做品牌推广确实能迅速让用户知道Bing,但能否让用户喜欢上Bing,还是要靠产品说话。”刘振宇说,这个过程会很漫长。
鲍尔默之所以能淡定地以自己希望的收购价格来等待巴茨的松口,就因为有陆奇这位熟悉雅虎、知道雅虎底牌的人在。当然,陆奇并不希望等太久,因为他率领的微软在线服务业务部门2009年第三财季的营收仅为7.21亿美元(运营亏损为5.75亿美元),去年同期为8.43亿美元(运营亏损为2.26亿美元)。迅速把雅虎搜索部门收过来才能让陆奇在更大的平台上施展手脚。
重蹈Live覆辙?
尽管微软MSN副总裁刘振宇在对媒体解释为何不沿用Live品牌而要另起炉灶时,如此说辞:Live作为搜索品牌有两个方面的问题。第一,它并不能凸显出搜索在微软公司的战略性产品地位。第二,Live容易使得最终消费者和用户混淆搜索产品和微软的Live产品(Windows
Live、Xbox
Live、Office
Live)之间的区分。我们希望找到易于发音的,很简洁的词语来描述我们的搜索业务。
但我们不要忘记了,微软有一个习惯——从竞争对手挖一个个人过来,给其两三年的时间,让其施展拳脚去做业务,不成就再换一个重来。2006年微软将Ask.comCEO博克维茨(Steve
Berkowitz)挖过来,任命其为互联网部门主管,接替即将离职的大卫.科利(David
Cole)。 当时,微软也对博克维茨的能力赞赏有加,如夸其领导下的Ask.com扭转了业绩持续下滑的颓势,2005年用户人数和市场份额均实现增长。
博克维茨刚上任时也是意气风发,称只有微软和Google两家公司拥有足够资金实力,为争夺互联网用户市场份额而展开军备竞赛,而雅虎只能当看客。鲍尔默当时也很慷慨,计划在当时的经营年度再向微软在线服务部门投资5亿美元。博克维茨也夸口,一旦消化了最初的费用,该业务将具有高利润率。
在博克维茨领导下,微软2006年推出Windows
Live Search,用于取代MSN
Search。它提供网页、新闻、图片和音乐等多种内容的搜索。2007年,微软又进一步推出Live Search,,微软将Windows
Live Search从Windows系列产品中脱离,更名为Live Search。
但微软一直未能将从外部挖掘来的人才很好地融入公司。因为任何一个想通过搜索引擎品牌把微软的其他产品打通的想法都会遭遇微软传统软件势力的抵触。
博科维茨进去后也不得不面对这个问题。博科维茨虽然在碰壁后赶紧将索索品牌从Windows
Live Search精简到Live
Search,尽量不碰触微软核心利益——操作系统,但还是面临重重阻力,主打Live品牌也革新缓慢。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因为这需要冒着庞大的固有商业客户的根基遭受破坏瓦解、主要利润来源遭受吞噬的巨大风险;另一方面却不忍心看着未来巨大的基于Web的应用软件这块大蛋糕拱手让给Google等竞争对手。博克维茨(Steve
Berkowitz)也不得不承认,微软在研发过程中实行网络技术创新这一点上,“不够敏捷、不够创新,也不够大胆”,但他承诺,这种状况将会改变。“你会看到,我们将以一种前所未有的方式把这些技术展示出来。”
可惜,鲍尔默没有耐心等那么长时间。2008年2月博科维茨和希沃特(前AT&T无线高管)从微软离职。2008年的2月到12月,长达小一年的时间里,微软在线服务部门没有专门的负责人。
而这次陆奇上任后也陆续从雅虎挖来了曾领导雅虎提高互联网搜索结果的相关度的一位副总裁海克和肖恩·苏特。陆奇可能借鉴了博科维茨的失败经验,聪明第完全不碰微软的传统的软件势力范围,推出独立的搜索品牌Bing,只不过搭借微软的现有产品去推广而已,如捆绑IE。
只是,完全放弃原有的微软在搜索引擎领域的品牌影响,一切重来,一旦Bing立不起来,那么陆奇离被微软抛弃的时间也就不远了。所以,陆奇要想在这个位置上呆久一点,赶紧撮合成微软对雅虎的并购才是上上策。
|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