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小学儿童的注意、感觉和知觉
一、选择
1.有的学生在课上从不主动举手要求回答教师的提问,但始终注视着教师,这种注意属( ②
)状态。
①真正的注意
②表面上的不注意
③表面上的注意
④真正的不注意
2.( ②
)在小学阶段发展速度最快,超过幼儿期和中学阶段。
①注意的广度
②注意的稳定性
③注意的转移
④注意的分配
3.小学儿童玩游戏机的水平不亚于成人,这是因为他们的( ④
)能力已有较好的发展。
①注意的广度
②注意的稳定性
③注意的转移
④注意的分配
4.当你中途离开影院,在强阳光下,反而什么也看不清,这是因为感觉有( ③
)的特性。
①对比
②暗适应
③明适应
④疲劳
5.当收音机里播出《唱支山歌给党听》时,无论是男高音独唱还是女高音独唱,抑或是童声独唱,你都能辨认出来。这是因为人的知觉有( ②
)。
①选择性
②整体性
③理解性
④恒常性
6.在小学儿童的感觉中,( ①
)占有极重要的地位。
①视觉
②听觉
③肤觉
④运动觉
7.小学儿童纯音听觉的敏感度( ①
)成人。①不如
②接近
③已达
④超过
8.根据我国学者对儿童观察力发展阶段的研究,小学中年级儿童大部分属于认识(③ )
①个别对象 ②空间联系 ③因果联系
④对象总体
9.“鹤立鸡群”容易引起无意注意,这是由于( ④) 引起的①刺激物的强度 ②刺激物的对比关系
③刺激物的运动变化
④刺激物的新异性
10.忽名忽暗的灯光容易引起人们的无意注意,这是因为( ③
)引起的。
①刺激物的强度
②刺激物的对比关系
③刺激物的运动变化
④刺激物的新异性
11.引起无意注意的主观条件是( ① ③ ④)等。 ①知识经验
②艳丽的色彩 ③需要、兴趣
④情绪和精神状态
12.引起无意注意的主观条件是( ① ②③)等。①对目的任务的理解 ②用坚强的意志排除干扰
③培养间接兴趣 ④刺激物的强度
13.在教学中,将分散的笔画组织成字,或将单个的字组织成词,或将词连成适当的句子,都会提高注意(
①
)品质。
①广度
②稳定性
③分配
④转移
14.注意品质中具有性别差异,女生优于男生的是( ①②
)品质。
①广度 ②稳定性
③分配
④转移
15.刚入学的儿童,写字时往往顾此失彼,这是因为注意品质中(
③ )不强。 ①广度
②稳定性
③分配
④转移
16.人从暗处到光亮处,最初强光使人发眩,什么也看不见。但过一会儿视力就恢复正常,这是视觉感受性的(
②
)。
①提高
②降低
③既没有降低也没有提高
17.在密密的人群中,一下子就找到了自己熟悉的朋友这是属于知觉的( ①
) ①选择性
②整体性 ③理解性
④恒常性
18.同样一棵松树,有人注意它的的风景,有人观察它的生长,有人分析它的木材应用,这是因为人们知觉有(
①)
①选择性
②整体性
③理解性
④恒常性
19.“窥一斑而知全豹”这属于知觉的(③ )
①选择性
②整体性
③理解性
④恒常性
20.穿竖条条图案衣服的人显得苗条,穿横条条图案衣服的人显得胖些,这是( ③ )
①选择性
②整体性
③错觉
④恒常性
21.吃过甜食后再吃橘子,感觉它有些酸,这属于(
②
)
①不同感觉相互作用
②是同一感觉的相互作用
③感觉的适应
④同时性对比
22.“万绿丛中一点红”引人注目,这是( ②
)引起的。①刺激物的强度 ②刺激物的对比关系
③刺激物的运动变化
④刺激物的新异性
23.小学生做数学作业时一会儿思考,一会儿计算,一会儿看课本,这是( ② )的表现。①起伏 ②稳定
③分配 ④分散
24.在噪音的持续作用下,病人拔牙时不觉得很痛,这是由于(
①
)
①不同感觉相互作用
②是同一感觉的相互作用
③感觉的适应
④抑制作用
25.教师在黑板上用红色粉笔标出重点,以引起学生的重视,这是知觉( ① )规律的具体运用。①选择性
②整体性 ③理解性
④恒常性
26.刚入学的儿童写字用铅笔和田字格本,是根据(
④)水平决定的。
①视觉发展 ②听觉发展 ③肤觉发展
④运动觉发展
27.刚入学的儿童做体操时,对“向左转”、“向右转”的口令反应不够灵敏和准确,学汉字和阿拉伯数字时常“6”、“9”不分,“bd”、“qp”不分。这是由于低年级儿童的(③
)水平不高。 ①大小知觉
②形状知觉 ③方位知觉 ④距离知觉
28.倒看物体仍不变,这是知觉的( ④ )。
①选择性
②整体性
③理解性
④恒常性
29.人们用手拿一公斤棉花和一公斤铁时,你会感到铁块重,这是属于(③)
①选择性
②整体性
③错觉
④恒常性
二、判断
1.注意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心理过程。(
╳
)
2.一个人只要有健全的大脑和感官,就能有感知觉。( ╳
)
3.人的感觉能力的高低是天赋的,训练是无济于事的。( ╳
)
4.感觉的相互作用可以发生在不同感觉之间,也可发生在同一感觉之间。( √
)
5.错觉是一种不正确的、歪曲的知觉,在现实生活中必须避免。 (
╳
)
6.近视眼的人,视敏度比正常人低。 ( √
)
7.人有适应能力.因此视力差的人若经常在暗淡的光线下长时间地注视,有助于视敏度的提高。( ╳
)
8.小学生时间知觉水平的提高,与他们掌握和运用数概念、计时工具等有关。( √
)
9.同一个人在任何条件下,对同一刺激物的感受性都是一样的。( ╳
) 10.适应是在刺激物作用下引起感受性的变化。( ╳
)
11.同一场合下,人们就能有共同的知觉对象。( ╳
)
12.平常我们说“这事我没注意”就是无意注意。( √ )
三、回答
1、你若是低年级的教师,将怎样考虑到学生注意的特点组织好教学工作?
答:针对低年级小学生无意注意为主,而发展有意注意又为学习所必需,要做到:⑴、充分利用无意注意的规律组织教学:⑵、通过课内外活动帮助学生组织和发展有意注意;⑶、积极训练学生良好的注意习惯,提高注意品质。
2、小学儿童对描绘在纸上堆积在一起的立方体数常常不能正确确认,而且总是多判,这是为什么?
答:小学生立体几何图形知觉水平不高,不懂透视原理和缺乏立体感,把立体图形中的每个面作为一个图形来计算,因而造成多判的错误倾向。
四、事例分析
1、为了把课上得生动形象,王老师带去了不少直观教具,有实物、图片、还有模型。进教室后,王教师就把这些教具放在桌子上,或挂在黑板上,他想今天的课效果一定很好。可是结果并非如此。请用心理学注意的有关知识分析一下原因。
答:加强教学的直观性,是利用无意注意规律来提高教学效果的办法之一。但教具过多,反而会分散学生的注意,特别是进教室后把教具放在讲桌或挂在黑板上,学生的注意会被这些教具所吸引而不注意听讲,而到该用教具是已缺乏应有的新颖性,因而教学效果降低。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