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增广贤文》今读(八)

(2014-07-21 16:55:53)
标签:

增广贤文

宽容

良知

家乡

好友

分类: 《增广贤文》今读

            饶人不是痴汉,痴汉不会饶人。

            是亲不是亲,非亲却是亲。

            美不美,乡中水;亲不亲,故乡人。

            相逢不饮空归去,洞口桃花也笑人。

 

        《增广贤文》今读(八)

 

饶人不是痴汉,痴汉不会饶人。“痴汉”,在这里指不明事理者。这句话的意思是,懂得宽恕别人的,是深通事理的人,而那些不明事理者,则得理不饶人。

宽容作为美德,本质上是一种格局。没有格局的人,一辈子纠结于自己的得失,到头来还是白白忙碌一场。格局不是说目标多大,而是心胸多广。成功不是为了在别人眼中成为什么,真正的成功是发现自我、实现自我,从而贡献社会。

苏联作家尤·邦达列夫在《人生舞台》中有句:“谁能原谅人,谁就能拯救人。”关键时刻能救人的,必是心地宽厚之人。人生的舞台起起落落,存一份善心,既是宽待别人,也是善待自己。

英国小说家萨克雷在《名利场》中讲到:“有的人居心仁厚,忠诚不变,理想崇高;因为心里没有卑鄙的打算,性子也比人直爽,能够诚实待人,不论对于阔人穷人,都一样正直,一样宽容。这样的人,不论在什么地方都是千百个里挑不出几个来。”这话就过了,好人其实很多,孔子对此就有坚信。

《论语·公冶长》:“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即使只有十户人家的地方,也一定有忠厚诚信之人,只是没有孔子好学罢了。学习的可贵,由此可见。在孔子看来,忠信之人是很多的,但要能一生保持好学之心,那就非常难了。《孟子·尽心上》:“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朱熹注释:“良者,本然之善也。”程颐注解:“良知良能,皆无所由;乃出于天,不系于人。”人性本善,关键在于引导。

至于如何获得良知,《礼记》有言:“致知在格物”,朱熹注解:“致,推极也。知,犹识也。推极吾之知识,欲其所知无不尽也。格,至也。物,犹事也。穷至事物之理,欲其极处无不到也。”这里含有的大多是演绎的成分,忽略了归纳的价值,王阳明在竹子旁边就是坐一千年,推出来的也是自己经验和想象的竹子。必须重视实践,竹子才能显出原貌。

是亲不是亲,非亲却是亲。意思是说,当亲情得不得呵护时,亲人之间就只是名义上的;而那些并没有血缘关系的人,因为相互理解、相互支持,也能像亲人一样。

亲情是无价的,是生命的赐予。正如有人所说:“我们离不开亲情,有如高飘的风筝挣不脱长长的绳线;我们依靠亲情,有如瓜豆的藤蔓环绕着竹节或篱笆;我们具有亲情,有如酷寒的小麦盖上了纯粹的雪被,温暖如春,幸福如蜜。”亲情就是这样美好可贵,怎么不让人珍惜、维系!

美不美,乡中水;亲不亲,故乡人。这话是多么令人感慨!老乡见老乡,何止泪汪汪。出门在外,忽然听到乡音,那是什么感觉,生于斯长于斯,那是很不一样的。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人不仅有着地域上的系念,也有历史文化上的共同承续,那是年深月久形成的音声,怎不让人魂绕梦牵。家乡水可能不像山泉那么甜,有时甚至还有苦涩,但究竟是少时滋养身心的,也是此后无论身在何地都不能忘怀的。家乡人可能也有处之淡漠的,但随着时间的推移,都将变得亲切。因为那里有不可磨灭的记忆,有难以忘却的悲喜,枝叶再高,心系于根。

    相逢不饮空归去,洞口桃花也笑人。这句的意思是,好友相逢,如果不喝上几杯就各奔东西,那简直都对不住洞口盛开的桃花了。当然,不能酒驾。如果实在没酒,或者还要开车,那就学学古人。陶渊明《拟古九首》:“出门万里客,中道逢嘉友。未言心相醉,不在接杯酒。”喝醉了确实见情义(非善意劝酒者不算),而如果心中有醉意,那同样值得高兴。酒本遣怀之物,既然心神相照,喝与不喝,其实无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