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广贤文》今读(六)

标签:
交往自然规则法则墨菲定律 |
分类: 《增广贤文》今读 |
以上五句讲的是交往规则和自然法则。这五句又可分为两组:第一、三、四句为一组,第二、五句为一组。
逢人且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三分话,有时是试探,有时也是稳妥。因为不知对方说话的目的。这个前提是自己是一片好意。真正的朋友是不会很多的,对于陌生人是不需要说那么多的。你有一片真心,只需向那真正的朋友敞开。这可能让人无奈,但确是现实,是从古至今的现实。你的这一片心,不是无限的,只可能发送到有限的人们。有限与无限的辩证,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完成方式。
根据“邓巴数字”,和我们联系最密切的只是那20个人,和他们尚且要想好再说,对其他人,当然要有所保留。有所保留并不是有意隔膜,而是事先给彼此一个缓冲。每个人的性格不同,你的直爽在别人看来或许就是唐突,你的沉默在对方看来也可能是冷漠,这个时候就需要用“三分话”来探探底儿,看对方是什么性格的,然后再把酒言欢也不晚。见面就亮出真实的自己,对方如果恰好对味儿或不介意,那还好些,否则那就是自寻烦恼了。就是喵星人遇见了也要先互嗅一下,看看是不是一个口味的,地球人当然也要“嗅”,只是用目光和话语来“嗅”罢了。
画虎画皮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画中能看出神韵,看人就很难。因为人的心灵有时太复杂了,这远远超过其他生物的心智。可能是因为人的大脑进化的程度,这种进化带来的最显著特征之一就是,我们将许多双刃剑磨得越来越锐利,在制服对方的同时,也可能将自身置于极为危险的境地。随着我们对自然了解的深入,自然也在悄悄地为我们布下了网罗。自然不是无知无觉的,在更为深广的层面,其所蕴含的简约公正,是最为强大的武器。
要与他人、与自然相处好,就需要我们对自身的“德”与“智”重新审视。钱财如粪土,仁义值千金。仁义就是这种规则在人类社会的一种非常生动智慧的体现。不仅可以从儒家的伦理范畴内理解仁义,更可以从日常生活中感受并践行。仁义其实不是高不可及,而是存在于一言一行。仁义又不是故作姿态,而是首先做好自己应做的事情,先把本职工作做好,先把力所能及的事情完成。玄虚的道理和仁义没有关联。
有意栽花,关键是此地可否种花,此时能否生花?无心插柳柳成荫,因契合了天时地利。这里含有的是墨菲定律。墨菲定律的内容是:“如果有两种选择,其中一种将导致灾难,则必定有人会作出这种选择。”又衍伸为:“会出错的,终将会出错”。必定选择灾难的人其实不多,除非万不得已。而会出错的,因为概率原因,出现是早晚的事;有时则源于木桶效应,那个短板最终决定着你的水位。如果清楚短板何在,又不及时弥补,就会导致“怕什么来什么”。
更有甚者,是“天堂有路你不走,地狱无门你自来”,往往是自找的。但有时候,天堂与地狱其实就是一瞬间的事,而这一瞬间,大多数也是日积月累而成。
流水下滩非有意,白云出岫本无心。自然的有意与无意,在许多情况下是和人的意志无关的,你纵然能种一棵树,但这棵树什么时候开花结果,那就是我们的能力之外了,最多只能知道个大概。“流水下滩非有意”,水流到滩头不是流水的本意,那是因势而成;“白云出岫本无心”,是说白云来自山洞,这个是古人的想象,就像认为萤火虫来自腐草,都是当时认识的局限所致。云是水气上升遇冷,凝聚成细小的水珠而成,这种自然之力也不是人力所能操控完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