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读诗经(九)
(2014-06-14 19:44:20)
标签:
诗经毛诗序郑笺诗经原始 |
分类: 散文 |
《微读诗经》(161),《狼跋》里的德音不瑕。《毛诗序》认为这是“美周公也。周公摄政,远则四国流言,近则王不知。周大夫美其不失其圣也。”周公确实做到了功成身退。《郑笺》进一步言:“王不知不怨,终立其志,成周之王功,致太平,复成王之位,又为之太师,终始无愆,圣德著焉。”信任成此大业。
《微读诗经》(162),《鹿鸣》里的是则是傚。音义互转:“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吹笙鼓簧,承筐是将。人之好我,示我周行。”继续,“呦呦鹿鸣,食野之蒿。我有嘉宾,德音孔昭。视民不恌,君子是则是傚。我有旨酒,嘉宾式燕以敖。”《毛诗序》认为这才能让“忠臣嘉宾得尽其心。”
《微读诗经》(163),《四牡》里的岂不怀归。“四牡騑騑,周道倭迟。岂不怀归?王事靡盬,我心伤悲。”騑騑似飞飞,靡盬是不牢固,读起来伤而不摧,早期诗歌系统。后文又有“翩翩者鵻,载飞载下,集于苍栩”,自然取物,意在映照,高于象征。《毛诗序》认为是“劳使臣之来也。有功而见知,则悦矣。”
《微读诗经》(164),《皇皇者华》里的每怀靡及。花的荣耀。“皇皇者华,于彼原隰。駪駪征夫,每怀靡及”,光彩照人的鲜花,在平原洼地聚拢;“我马维驹,六辔如濡。载驰载驱,周爰咨诹”,壮马奔驰,出使四方,《毛诗序》:“君遣使臣也。送之以礼乐,言远而有光华也”,均衡、有度,强有力的布置。
《微读诗经》(165),《常棣》里的宜尔室家。“常棣之华,鄂不韡韡。凡今之人,莫如兄弟”,郁李的花,光明充足,现今的人,不如兄弟。而当“鹡鸰在原,兄弟急难。每有良朋,况也永叹”,兄弟不和,即使有朋友安慰,也觉难过。“妻子好合,如鼓瑟琴。兄弟既翕,和乐且湛”,管好自己的家庭,是根本。
《微读诗经》(166),《伐木》里的求其友声。“伐木丁丁,鸟鸣嘤嘤。出自幽谷,迁于乔木”,丁丁的伐木声,迫使鸟儿求救,希望迁到高处;“嘤其鸣矣,求其友声。相彼鸟矣,犹求友声”,连鸟儿也知道互助;“矧伊人矣,不求友生。神之听之,终和且平”,更何况是我们,理应用虔敬的心来对待旧雨新知。
《微读诗经》(167),《天保》里的民之质矣。《毛诗序》认为这一篇是“下报上也。君能下下以成其政,臣能归美以报其上焉。”上天为了安定你,使你得到安定福禄,“如山如阜,如冈如陵,如川之方至,以莫不增”,那声势更是光华四溢、璀璨夺目,“如月之恒,如日之升”,这一切都源于彼此的质朴相待。
《微读诗经》(168),《采薇》里的不遑启居。《毛诗序》里认为这是“遣戍役也。文王之时,西有昆夷之患,北有玁狁之难。以天子之命,命将率遣戍役,以守卫中国。故歌《采薇》以遣之。”所以才有了下面这个镜头:“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雨雪中想起杨柳拂动,心情又怎能够释怀。
《微读诗经》(169),《出车》里的忧心悄悄。《郑笺》称这首诗前半部分是“遣将率及戍役,同歌同时,欲其同心也。”可回来的时候又不禁感慨:“昔我往矣,黍稷方华。今我来思,雨雪载途。”这也是因为“王事多难,不遑启居。岂不怀归?畏此简书。”一见到紧急兵书,暂时就无法回去了。多么让人忧心。
《微读诗经》(170),《杕杜》里的征夫归止。《盐铁论》谈到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今近者数千里,远者过万里,历二期不还,父母愁忧,妻子咏叹。愤懑之恨,发动于心,慕积之思,痛于骨髓”。看那“有杕之杜,其叶萋萋。王事靡盬,我心伤悲。”但愿征伐能够止息,让“卉木萋止,女心悲止,征夫归止。”
《微读诗经》(171),《鱼丽》里的君子有酒。《毛诗序》:“《鱼丽》,美外物盛多,能备礼也。文、武以《天保》以上治内,《采薇》以下治外,始于忧勤,终于逸乐,故美万物盛多,可以告于神明矣。”工作做完后,就有酒有肉了。“鱼丽于罶,鲂鳢。君子有酒,多且旨。”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需谨慎。
《微读诗经》(172),《南有嘉鱼》里的烝然来思。《毛诗序》认为这一篇是“乐与贤也。太平之君子至诚,乐与贤者共之也。”《郑笺》:“乐得贤者,与共立于朝,相燕乐也。”有此情景:“南有嘉鱼,烝然汕汕。君子有酒,嘉宾式燕以衎。”尽情欢畅吧:“翩翩者鵻,烝然来思。君子有酒,嘉宾式燕又思。”
《微读诗经》(173),《南山有台》里的邦家之基。《毛诗序》:“《南山有台》,乐得贤也。得贤则能为邦家立太平之基矣。”《郑笺》:“人君得贤,则其德广大坚固,如南山之有基趾。”君子坦荡荡,君子德才兼备:“南山有台,北山有莱。乐只君子,邦家之基。乐只君子,万寿无期。”人才是国家的根基。
《微读诗经》(174),《蓼萧》里的我心写兮。方玉润《诗经原始》:“夫必内有以和其亲,然后外有以睦其邻,诸侯睦而万国宁,乃真天子福也。”与自然映照:“蓼彼萧斯,零露湑兮。既见君子,我心写兮。燕笑语兮,是以有誉处兮。”白蒿萧萧,露水窈窈,既然已经见到君子,如何不快乐,值得祝福的情景。
《微读诗经》(175),《湛露》里的不醉无归。《毛诗序》:“《湛露》,天子宴诸侯也。”《郑笺》:“燕,谓与之燕饮酒也。诸侯朝觐会同,天子与之宴,所以示慈惠。”一切在有序中进行,一切在有序中完成。“湛湛露斯,匪阳不晞。厌厌夜饮,不醉无归。”这时露水沉醉,夜间的凉风透入,是惬意的归宿。
《微读诗经》(176),《彤弓》里的受言藏之。《毛诗序》:“《彤弓》,天子赐有功诸侯也。”《郑笺》:“诸侯敌王所忾而献其功,王飨礼之,于是赐彤弓一,彤矢百……凡诸侯,赐弓矢然后专征伐。”颁布赏赐,款待有加:“彤弓弨兮,受言藏之。我有嘉宾,中心贶之。钟鼓既设,一朝飨之。”有功就无愧。
《微读诗经》(177),《菁菁者莪》里的乐且有仪。《毛诗序》认为这一篇是“乐育材也。君子长育人材,则天下喜乐之矣。”《郑笺》:“‘乐育材’者,歌乐人君,教学国人,秀士、选士、俊士、造士、进士,养之以渐,至于官之。”原文却是:“菁菁者莪,在彼中沚。既见君子,我心则喜。”是相恋的场景。
《微读诗经》(178),《六月》里的有严有翼。《郑笺》:“《六月》,言周室微而复兴,美宣王之北伐也。”方玉润《诗经原始》则认为这是“美吉甫佐命北伐有功,归宴私第也。”篇中有句:“吉甫宴喜,既受多祉。来归自镐,我行永久”,然后“饮御诸友,炰鳖脍鲤。侯谁在矣,张仲孝友。”古时歌赋风味。
《微读诗经》(179),《采芑》里的方叔率止。《毛诗序》:“《采芑》,宣王南征也。”方玉润《诗经原始》讲此篇不仅展示了军中车马、佩服之盛,而且其“进退有节,秋毫无犯,禽鸟不惊,是王者师行气象。”再看领军人物:“方叔元老,克壮其猷。方叔率止,执讯获丑。戎车啴啴,啴啴焞焞,如霆如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