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个漂泊者的感伤追忆------评萧红的小说《后花园》

(2009-05-28 21:13:18)
标签:

文学评论

文化

分类: 散文

                  一个漂泊者的感伤追忆 

                                                               ------评萧红的小说《后花园》

    

    萧红是一位历经患难而又能始终保持生命的纯真和敏感的作家。她的传奇般的身世包含着太多的辛酸与无奈:寂寞而饱受凌虐的童年,寄情于文艺的少年,为反抗包办婚姻而逃离家庭的青年,然后是与萧军的浪漫而痛苦的爱情,和鲁迅的短暂却又难忘的交往,参与胡风等创办的《七月》杂志,再到山西临汾民族革命大学任文艺指导,后又与端木蕻良结合,在武汉、重庆流浪,最后飘零于香港。《后花园》正是写成于香港,流离他乡的萧红仿佛已经预感到了生命的将逝,在那样孤独冷清的环境下,去用文字来追忆过往的岁月,恐怕是纯真和敏感的作家最好也是最后的选择了。《后花园》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主人公冯二成子是一个来自乡下的朴实的农民,在那个艰辛的生活里干着一个磨倌的行当,日复一日重复而又单调的操作似乎要将他的生命慢慢地僵化。但作为一个有着正常情感需求的男人,他也有着对于异性的原始渴望,邻家女孩赵姑娘的笑声和身影就这样复活了压抑已久的心灵,但同时也陷入了不能自拔的相思。这相思之苦源于自卑,反观自己的身世,冯二成子还是选择了沉默。但当赵姑娘坐着花轿出嫁时,冯二成子又是悲伤难抑的,这种无法释怀的情感需要宣泄,于是在一个满天星光的秋夜他和王姓寡妇“庄严”地结了婚。然后磨房里又添了儿子,再往后,妻儿俱亡,又是孤单地过,仿佛梦一场,空虚的生命容纳了如此多的悲伤。读完这篇小说,不难想到作者的同样悲凉的身世,这部作品既是作者短暂一生的写照,也隐喻了那个时代许多知识分子流离的命运。下面分别从主题和创作特点上对这篇小说进行分析:

这是一篇带有梦幻般色彩的小说作品,这里的梦幻不是指作品传奇色彩浓厚,而是指整部小说给人一种人生如梦的感觉。作品通过一个哀婉的人生悲剧的细致书写,表达了作者对于人性问题的思索和感怀。虽然没有继续进行形而上的思索,但在这个悲剧故事里不难发现作者探寻人性的身影。冯二成子的生活轨迹隐喻了作者的人生历程,同时也是当时许多选择反抗社会的勇敢者的写照:就像冯二成子对生活由麻木到充满期待再到希望落空,当时勇敢地走向反抗之路的革命者和知识分子同样经历着和冯二成子相似的人生经历,只不过将如花美眷置换成了对于革命与爱情的追求。无论是冯二成子或革命者和知识分子,同样面临着人生的无常和幻灭,对此,作者并没有刻意营造一个充满理想色彩的结局,只是按照生活自身的逻辑,让冯二成子继续活下去,继续进行那种生命的麻木的轮回。这显然是作者对自己以后生活境况的一种揣度,这又是充满辛酸和无奈的。

这篇小说的创作特点如下:

一、这篇小说的风格是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风格的结合。对于那个闭塞的小城的描述是体现出作者现实主义的创作风格的,其中对于和磨房相关的人与事,作者进行了细致的摹写,这些都使发生在主人公身上的事情显得非常实在。但在小说的前半部分,对于后花园的描绘,又是有着明显的浪漫主义色彩的,那是用一个孩童的目光来打量这个世界;

二、在人物形象塑造上,冯二成子无疑是作者着力刻画的一个人物。在这位主人公身上,可以看到人性复杂而幽微的一面,通过诸多人生遭际的考验,其性格中的各个侧面均得到了很好的展现;

三、从艺术手法上看,这部小说采用了古典的白描手法。无论是那些激动人心的场景,还是对环境的刻画,都是用简省的笔墨进行勾勒,人物与环境都因这种技巧的娴熟和作者的深沉的感情而显得鲜活生动;

四、从语言上看,这篇小说的语言朴素明丽,给人一种温暖的悲伤的感觉,这也是作者的文字功夫修炼到炉火纯青的一种显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