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桃源县水利建设光辉一章王成宗(长沙)

(2023-02-12 16:32:46)
标签:

历史

桃源县水利建设辉一章

                    王成宗(长沙)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现代农业,保障粮食生产的基础﹔是提高农民生活水平,保证生活质量的基础﹔是改善农村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基础。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采取一糸列措施兴修水利,为农村经济发展和保障人民生活,发挥了重要作用。

   位于湘西北的桃源县,是一个人口大县(1950年约60万,到2020年底增加到97万)。境内多为丘陵山区,由于降雨量分布不均衡,各地农田经常受到洪水或干旱影响。新中国成立后,中共桃源县委和人民政府,充分认识农村水利建设的战略意义。历届桃源县领导很明智,把兴建农村水利当作一项重要任务。

1952年11月,在黄甲铺乡组织2000多劳动力,修建了县内第一座水库---铁甲水库,坝高16米,库容22,67万立方米。此后5年内一鼓作气,先后修建了古堤丶湖田丶傅家峪等大小28座水库。1958年初,实地勘察县内48条溪河后,制定出《桃源县1958至1967年水利综合规划》。当年县委副书记丶县长赵存良,带领7500名民工,夜以继日,修建黄石水库。与此同时,三里溪丶王家湾丶田河等多座中型水库相继动工,拉开了全县第一次水利建设高潮。两年多时间,全县共建成大丶中丶小型水库118座,当时人们喜称“百库运动”。

1964年开始,在“农业学大寨”运动中,全县掀起第二次水利工程建设高潮。这年冬天,县内出动12万个劳动力,重点对已建成的118座大中小型水库进行续建配套。其间还新建了中小型水库34座。1973年,中共桃源县委书记刘行悌,以一个实干家的胆识和魄力,带领“一班人”,顺应广大农民进一步改变生产条件丶发展生产力的愿望和要求,动员广大群众和各战线丶各单位干部职工,其中一批青壮年妇女,掀起第三次水利建设高潮,连续8年苦干,建成竹园大型水库,还修筑中丶小型水库126座,其中有“三八水库”,以示对劳动妇女的纪念。

当年党的领导好,群众热情高。从1952年到1988年,全县共修建大丶中丶小型水库316座,总蓄水量8.5075亿立方米,灌溉面积80.74万亩。其中主要水库有黄石丶竹园丶田河丶三里溪丶王家湾丶芦花丶西溪丶九龙丶两河口丶戈尔潭等10座。笔者家乡龙潭镇杜家坊村就修有两河口水库,1974年12月竣工,总投资747万元,总投工1000多万个,移动土石330.7万立方米,砌石11.44万立方米,浇筑混凝土24000立方米。是一座以灌溉为主,兼顾防洪丶发电丶航运丶养鱼的中型水利工程。近10多年来,随着乡村旅游的开发,这座水库成了划船丶观景丶休闲的好景区,周围群众因旅游开发而受益。人们赞扬“修水库一座,造福一方”!

新中国成立第二年初,桃源县成立了“县塘坝委员会”。1988年,全县新修和扩建塘坝53917口,总蓄水量9259,91万立方米﹔沅江流经桃源县境内90多公里,大小支流48条。从1953年到1988年,全县在沅江各支流上 ,共修整大小引水坝2989 座﹔随着大批水库丶塘坝丶引水坝的建设,作为输水动脉的渠道随之配套修建,到1988年,全县修建干渠近300条,支渠近900条,总长5000多公里,另建渡槽214座,共长14667.6米﹔隧洞1306处,共长86381米。还先后修防洪大堤百多公里,电力排灌站700多处。

当年,笔者还处在少儿时期,父亲及伯叔堂兄们,起早贪黑,精神焕发,都吃住在水库工地。青年妇女民兵连也当先锋,涌现了很多模范,传说过动人故事。

那时,桃源县的水利建设,曾受到上级的多次表彰。上世纪70年代,桃源县实行“山丶水丶田丶林丶路综合治理”丶“河流梯级开发”等经验,曾在全国推广。1988年以后,桃源县的水利建设重点,由兴建转入维修与养护,着重水利工程岁修,挖掘内部潜力,提高工程效益,再次被评为湖南省水利建设先进县。

然而,在以后的一段时间内,由于多种原因,一些水利工程年久失修。2005年遇干旱时,全县大丶中丶小型水库灌区普遍暴露渠道不畅等问题,灌区减产﹔因部分塘坝失修,蓄水不足,很多农户欠收。

桃源县委丶县政府高度重视,当年秋后及时下发文件,明确提出“小型水利设施建设管理制度改革”,重点实施“渠系畅通”工程。并强化了宣传发动丶领导责任丶样板示范丶筹资筹劳丶督导检查丶激励奖评等6条措施,激发了社会民办水利热情。2006年度初见成效,全县水利工程项目维修完成11382处丶灌区渠道混凝土硬化120公里丶清除淤泥4947.5公里丶质量达标1100公里,另完成水库维修28座,扩建维修山塘6017口……

2007年至2013年,在中国水电顾问集团中南勘测设计院院长李玲龙等一批专家支持帮助下,县委书记郑弟祥丶县长龚德汉丶副县长张志红等,亲自组织修建了沅江干流梯级笫13级水电项目---桃源大型水电站,圆了百万桃源人民的世纪梦。为此,《常德论坛》杂志出了专刊,笔者采写了近万字的长篇纪实通讯《仙境桃源圆新梦》。

以后7年里,特别是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下发后,桃源县委丶县政府领导,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从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重视和实施农村水利建设新规划,成效一年比一年显著,正在一步步实现桃源“景美丶户富丶人和”的美丽农村画卷

有段时间,少数人著文诋毁解放后的30年,那些人不是不懂历史就是别有用心。

回顾历史,学习前辈。其目的是继承光荣革命传统,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在新时代创造新成就。

这正是: 回首当年历史,传承红色基因

        生逢现代盛世,不负时代责任。

       原刊龙潭文苑杂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