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处暑节气到 养生防秋乏

(2015-08-24 07:13:22)
标签:

健康

分类: 百姓养生

“处暑”,是二十四节气里的第十四节气,今年是公历823日。“处暑”,是暑气结束的时节。《七修类稿》记记载着“处,止也,暑气至此此而止矣。”“处暑”之后,我国的很多地区,气温逐渐下降, 所以,处暑就味意味着暑气消退秋天来临。

一、    处暑的特点:

“处暑”期间,天气由热转凉,很多人会有懒洋洋的疲劳感,这叫做“秋乏”。是一种自然现象。“处暑”的到来,炎热的夏天即将过去,大气的温度将逐渐下降,隆雨也逐渐减少,但南方的季节比北方晚。因此,在江南一带有相当多的年份“处暑”之后炎热未减,使人感到了与三伏天一样酷暑难耐 。“处暑”前后正是秋种繁忙季节,对于一些地区特别是北方地区来说,降雨非常宝贵的,它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

二、    处暑的养生:

      “处暑”节气正是处在由热转凉的交替时期,自然界的阳气由疏泄趋向收敛,人体内阴阳之气的盛衰也随之转换。此时生活应相应调整,尤其是睡眠要充足,因为只有这样,才能适应“秋乏”。具体来说,以每个人比平时增加1小时睡眠为好。加强锻炼在此时也很适宜,早晚跑步,打拳,做操,爬山等

饮食调理应多吃些含维生素的食物。如西红柿、辣椒、茄子、马玲薯,葡萄,梨等 。这些食物都能帮助克服疲倦,应该多吃,少吃油腻的肉食,多吃碱性食物,秋乏与体液偏酸有关,多吃碱性食物能中和肌肉疲倦时产生的酸性物质,使人消除疲劳。 碱性食物有苹果、海带以及新鲜蔬菜等。总之,“处暑”时期要加强睡眠。防“秋乏”饮食多食碱性食物。只有这样,才能安度“处暑”。

三、处暑节气防秋乏:

1、人为什么会出现“秋乏”

从立秋后,天气早晚转凉,到了处暑,更是秋高气爽,人们感觉很舒服的季节。此时人们为什么还会乏呢?这是因为,从生理上讲,在炎热的夏季,人的皮肤湿度和体温升高,由于大量出汗使水盐代谢失调以及胃肠功能减弱、心血管系统和神经负担增加,再加上得不到充足的睡眠和舒适的环境调节,人体过度消耗了能量,失去了较多的“老本”。到了秋季,虽然人体出汗减少,体热的产生和散发以及水盐代谢也逐渐恢复到原有的平衡状态,人体进入一个生理休整阶段,身体就会出现各种不适,一些潜伏在夏季的症状就会出现,机体也产生一种莫名的疲惫感,比如不少人清晨醒来还想再睡,这种状况就是“秋乏”。中医认为秋主燥,燥热耗气伤阴,气虚导致四肢无力,神疲懒言,阴虚可见咽干、口干、鼻子干。“处暑”时,早晚温凉,中午气温仍然很高,暑湿较重,暑湿最易伤脾,中医称暑湿困脾,而脾又是主管人体肌肉四肢强壮的,当脾被湿困后,就容易感到疲乏。

2、预防“秋乏”四步曲:

一要保正充足睡眠

夏天闷热,人的情绪容易波动,着急上火,并且因热长期睡眠不足而精神不振。秋天一到,天气变凉,该改掉夏季晚睡习惯,争取晚上10点前入睡并保证早睡早起,以提前进入备战状态,防止上班犯困;同时,适当午睡也利于化解困顿情绪。在这里要特别提醒老年朋友,随着年龄的增加,老年人的气血阴阳具亏,会出现昼不精,夜不瞑的少寐现象。古代养生家说:少寐乃老人之大患,《古今嘉言》认为老年人宜遇有睡意则就枕这是符合养生学的观点的。现代研究发现,夜间04点,体内各器官的功能都降至最低点;中午1213点,是人体交感神经最疲劳的时间。有统计表明,老年人睡子午觉可降低心、脑血管病的发病率。因此,午觉即有防病保健的意义,又符合养生道理。

二是饮食清淡为佳。
   
保持饮食清淡、合理营养。不吃或少吃辛辣烧烤之类的食品。这些食品包括辣椒、生姜、花椒、葱、桂皮及酒等。这些食品容易加重秋燥对人们身体的危害。适量增加优质蛋白质的摄入,如鸡蛋、瘦肉、鱼、乳制品及豆制品等。不吃重油腻味的食物。油腻食物会在体内产生易使人困倦的酸性物质,因而应适量少吃,多吃水果、多喝水有利于提神醒脑。多吃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如新鲜蔬菜和水果。这是因为维生素作为辅酶能协助肝脏把人体疲劳时积存的代谢产物尽快排除掉。蔬菜和水果为碱性食物,其代谢产物能中和肌肉疲劳时产生的酸性物质,使人消除疲劳。

三是注意加强锻炼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加强锻炼,以早晚为好只有体能充足,才能战胜季节交替时身体的不适锻炼的方法以经常进行登山、散步、做操等简单运动为好,有助于情绪平静解除秋乏。伸懒腰也可缓解秋乏。特别是下午,工作学习时间长了,感到特别疲乏。这时候伸个懒腰,就会马上觉得全身舒展,精神爽快,十分地自在。即使在不疲劳的时候,有意识的伸几个懒腰,也会觉得舒适。这是因为,伸懒腰时可使人体的胸腔器官对心、肺挤压,利于心脏的充分运动,使更多的氧气能供给各个组织器官。同时,由于上肢、上体的活动,能使更多的含氧的血液供给大脑、使人顿时感到清醒舒适。

四是室内养些植物。
   
秋季的困乏状态与人体缺氧有一定关系,因此,室内适合放置一些能吸收二氧化碳等废气的花草,如盆栽柑桔、吊兰、斑马叶橡皮树、文竹绿色植物,它们的气味并不浓烈,不至于熏得人头昏脑涨,还可以调节室内空气增加氧含量。绿萝这类叶大且喜水的植物也可以养在卧室内,使空气湿度保持在最佳状态。客厅适宜养植常春藤、无花果、猪笼草和普通芦荟。客厅本是人来人往的地方,这些植物不仅能对付从室外带回来的细菌、小虫子等,甚至可以吸纳连吸尘器都难以吸到的灰尘。

办公室的污染物质会通过观赏植物叶片背面的微孔道被吸人植物体内,而且花卉根部共生的微生物也能白动分解污染物,并为其根部所吸收。比如芦荟、吊兰能在其新陈代谢过程中,把被认为能致癌的甲醛转化为像糖或氨基酸那样的天然物质。所以,办公室的绿化也很重要。

处暑的食疗:  

 青椒拌豆腐:

    [配料] 豆腐1块,青椒3个,香菜10克,香油、盐、味精各适量。  [做法] 豆腐用开水烫透,捞出晾凉,切成1厘米见方小丁。青椒用开水焯一下,切碎,香菜切末。将豆腐、青椒、香菜及香油、盐、味精等搅拌均匀,盛入盘内即可。

 [功效] 益气宽中,生津润燥,清热解毒。对胃口不开,食欲不振者尤其适合。

百合莲子汤:

    [配料] 干百合100克,干莲子75克,冰糖75克。

    [做法] 百合浸水一夜后,冲洗干净。莲子浸泡4小时,冲洗干净。将百合、莲子置入清水锅内,武火煮沸后,加入冰糖,改文火续煮40分钟即可食用。

    [功效] 安神养心,健脾和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