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医养生万问----生活篇

(2015-02-15 13:02:43)
标签:

健康

分类: 漫话中医

二十四节气养生

30、二十四节气代表的气候变化是什么?

       立春:春季的开始,气候逐渐转暖,万物开始复苏;雨水:降雨开始,雨量渐增;惊蛰:春雷乍动,惊醒了蛰伏在土中冬眠的动物,植物开始萌芽;春分:“分”是平分的意思,春分表示昼夜平分,此后将昼长夜短;清明:天气晴朗,气温渐暖,春耕春种的时节,农民开始种植农作物;谷雨:雨量充足而及时,谷类作物能茁壮成长;立夏:夏季的开始,气温显著升高,农作物生长迅速;小满:麦类等夏熟作物果实开始饱满;芒种:麦类等有芒作物成熟;夏至:炎热的夏天来临,农作物生长最旺盛;小暑:“暑”是炎热的意思,小暑就是气候开始炎热;大暑:一年中最热的时候;立秋:秋季的开始,气温开始逐渐下降;处暑:气温变凉的象征,炎热的暑天结束;白露:天气转凉,露凝而白;秋分:昼夜平分,此后将昼短夜长;寒露:露水以寒,将要结冰;霜降:天气渐冷,开始有霜;立冬:冬季的开始,万物开始进入冬眠状态;小雪:开始下雪;大雪:降雪量增多,地面可能积雪;冬至:寒冷的冬天来临;小寒:气候进入寒冷季节;大寒:一年中最冷的时候。

 

31、二十四气节与养生有什么关系?

      中医学认为,二十四节气不仅是指导农业生产的“大自然时刻表”,也是指导人们养生、保健的秘宝。因为人与自然界是统一的整体,人体生命活动的变化规律必然与二十四节气紧密相联。一年四季的变化随时影响着人体,二十四节气的变化,也必定会引起人的生理和心理机能不断地发生更替。因此,人们非常有必要依从二十四节气气候的变化规律,进行养生与保健。

 

32、为什么中医看病要问发病节气?

      中医认为人体与自然界密不可分,自然界的变化随时影响着人体,人类在适应自然过程中才能有正常的生命活动。天气的变化会引起和影响疾病。因此,通过问发病节气,就可以推测人体脏腑经络阴阳气血哪个地方出现了问题,感受了什么病邪,从而推测病因,判断人体正气情况,用药时也可以更有针对性。此外,还可以根据节气交替情况,推断疾病何时能治愈。

 

33、立春时节应如何顺应气候特点养生?

    《黄帝内经》曰:“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是说春天阳气升发,万物从冬眠中苏醒,开始生长。立春是春天的开始,因此,立春时节人体要顺应春天阳气生发,万物始生的特点,注意保护阳气,着眼于一个“生”字。要充分利用、珍惜春季大自然阳气上升,人体新陈代谢逐渐开始旺盛之时机,通过各种养生调摄方式,使阳气得以升发、宣达,脏腑机能逐渐加强,从而增强正气,促进人体健康。

 

34、为什么春时应“春捂”,衣着宜“下厚上薄”?

       传统养生主张“春捂”,就是指春天虽然来临,但是天气仍然比较冷,人体要还是需要多穿衣服,注意保暖,避免受凉而生病。俗语“春冻未泮(冰雪融解之意),下体宁过于暖,上体无妨略减”,就是指春天还很冷,下面穿暖一点,上面稍少穿点都没有关系,这是因为寒多自下而起,故春时衣着宜“下厚上薄”。这样既养阳又收阴,与自然气候变化协调一致,符合“天人相应”的养生原则。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