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H股
(2009-04-14 12:58:59)
标签:
股票 |
1、H股仙股比较多。以大陆在香港上市的股票来说(不考虑红筹),总共150只,1港元以下差不多居然有40只,比例近30%,5港元以上也才这么多。
2、个别行业溢价情况悬殊。比如平安倒挂,银行业差不多,但是周期类或制造业溢价巨大。
3、同一行业收到的溢价情况也不一样,比如平安与人寿,神华与中煤,鞍钢与马钢等等。
4、不同时期的溢价情况不一样。比前段时间,海外市场还没有崩溃,当时银行股倒挂,但极端恐慌期间却发生明显溢价。
5、权重蓝筹股和二三四线小股票地位不一样。
6、关于行情独立性。
这里逐一稍作解释:
1、H股没有涨跌幅限制、全流通以及投资者结构的不同,且成熟市场风险厌恶度很高。小股票不确定因素多,一旦有坏消息,很容易一分钟内跌去50%。由于全流通,国内的流行名词“主力”在国外就是大股东,也就是说很少有流通股东去炒作。另外国外容易上市,上市公司数量众多,不知名的小公司少有人关注,给与估值很低,甚至也乏人交易。
2、国内和国际对不同行业的理解不一样。国外看好周期性弱、前景乐观,发展良好的行业,如国内的银行或保险,他们会从较长期的角度来看待估值。但国内喜欢受短期的收益能力或政策预期等因素驱动搞行情,而比如航运、建筑、冶炼等等。
3、国外对公司治理良好、技术等级高、资源自给率强、行业地位垄断的企业会给与更多溢价。
4、H股更容易收到国际大环境的影响,另外由于地方小,市场情绪不稳定性也强,波动大。
5、既有受到投资理念的影响,也受到备兑权证、融资融券或股指期货的影响,这使得蓝筹权重股成为市场的主体。
6、如美股,权重股的构成主要由医药、IT、品牌消费品等等构成。不像A股主要由强周期类构成。这是经济的不同发展阶段决定的,这是市场会走出独立性行情一大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