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金属期货火爆,铜已连续涨停到第四天了。这无疑是个好事情,不负我上周初天天关注金属期货。
很多人把11月初以来的股市行情看作仅仅是政策激励吓的一个小反弹,同时预测12月中下旬的走低将使上证在元旦后创出新低,这样的看法过于悲观,且过于机械,他们似乎并没有好好理解十月份发生的大宗商品崩溃行情的含义所在。前面几篇,我不断地提及大宗商品崩溃行情即意味着世界经济的硬着陆,是一个标志性事件,不但意味前一轮周期的终结,也提示着下一轮周期的开始。病树前头万木春,沉舟侧畔千帆过,万事都有其发展机理,问题当然要从其自身找原因,外力即便有,那也是催化剂,顶多锦上添花而已。
锌、铝、橡胶等等商品的价格一度跌破成本的50%,钢价也一度回到15年前,还有BDI航运指数。油价最低33美元,考虑人民币的升值,对于中国进口的成本实际还要下调20%,这几乎是上一轮石油危机后三十年间的最低价。股市的价格何尝又没有低到这等程度呢?这当然不是正常的市场价格波动,也不是正常供求关系的反应,只能说硬着陆期间因产能、库存、需求以及金融等因素博弈出来一个瞬间价格。和其他领域发生的情况一致,比如消费大幅萎缩、高比例裁员、流动性停滞以及信用、信心丧失等等一样,都是极为短期的。诚如地震,事前地质结构酝酿了很长时间,导致瞬间发生,但大地终将归于平静。
那么如何复苏呢?现在离崩溃发生已经近三个月了,恐慌之后,人们会发现生活还是在继续的,基础需求仍在,而库存调整已经充分,产能和需求又进行了一定程度重新匹配,价格自然会向正常方向变动,虽然离再度过热会要很长时间。事实上,以目前的世界金属消费,需求的大头或者需求增量的大头都是在中国的。中国进口了70%的全球铁矿石,其他金属也大同小异,石油消费比例虽然不高,但占了增量的45%。中国目前最不缺的,或者最容易产生的,就是对大宗商品的需求。如果加上印度,那看得更加清楚,这趋势明显还会持续很多年。
斯佳丽千辛万苦赶回了陶乐,却发现一切已经变样了,疲劳、饥饿和失望之余,总算找到了一些威士忌。喝下酒躺在了柔软的床上,终于全身松弛了很多。是啊,毕竟战争结束了,一切可以重新开始。
经济、股市、商品实属一体,在09年,或者还需10年,但终将慢慢复苏过来。而政策激励,好比给病人用药,是理所当然会来,没什么好赌、期盼或奇怪的。而现在,股市就应该迎来一个大级别的、长时期的中级反弹,或许能持续到秋天。
http://b.cnc.qzone.qq.com/ac/b.gif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