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小窗幽记》的一点反思
(2010-11-01 07:32:05)
标签:
随笔杂文杂谈 |
分类: 杂谈27 |
读《小窗幽记》的一点反思
一本《小窗幽记》让我要读一生,这是朋友送我时反复交待。但我现在要改变一下,不一定要读完,只要把读到的只言片语放到生活当中,能做到,这一生就没有白活。我知道古人读书是为了明理,明白做人做事的道理,并把这种理放在日常生活当中活灵运用,就做到了“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重视道德实践才是求学问的根本, 这是孔子所提倡的,如助人为乐,没有帮助过人,何以体验到助人的快乐?
记得五月份,和一位朋友去爬山,半山腰遇到一位年轻的出家人,住在一座简陋的寺庙里,当朋友问他晚上怕不怕,问他孤独不孤独,他却笑着说:你在岸上,怎知水中的鱼快不快乐!?
是啊,当我们一知半解时,最喜欢发挥想像抨击别人,我们很多时候这样做就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中国古圣先贤的教导,一直强调知行合一,“德未修,诚未至。君子信而后谏。”而历来的那些只从文字表面上下功夫,只做纸上功夫,不在生活当中应用,只做口上君子,行作小人的文人一味批判孔子,他们实际就是活生生的“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今日读到“好香用以熏德,好纸用以垂世。好笔用以生花,好墨用以焕彩。好菜用以涤烦。好酒用以消忧。”真的是感慨万千啊!古人的追求,一生的追求是大圣大贤的境界,这种大境界处处以德性为第一,岂是今人能比!?今人的追求,万变不离利啊!大凡古人作文章,如韩愈作石鼓歌,先焚香沐浴,以一颗敬畏之心告知天地,写文章为了颂扬道德,绝不是为了求得自己的名利。想想世人:好香用以遮丑,好纸用以愚民,好笔用以颂权,好墨用以换钱,好菜用以肥官,好酒用以交易。
古今对照,真正悲哀的是今人。我们有什么理由批驳我们的祖宗?难道所有的追求就是把一个国家变成一个大交易市场,然后法则就是弱肉强食,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官商结构,百姓如蚂蚁一样生存,这就是进步,这就是和国际潮流同步?
我们目前整个社会提倡的价值观恰好就是缺德的价值观。不是从五四以来就有一批文人说,中国的传统文化是吃人的文化,我们引进了西方的马列,这种马列文化就是缺德的文化。先秦法家代表人物商鞅认为法为何者:法者,爱民也。我们古人所提倡的法,并非愚民,而是从本质上要维护百姓利益而约束统治者权限的法,是良法,而我们目前的法,是恶法,是以维护统治者最高利益,处处与民为敌的恶法。问题的症结就是没有德性的人执政,执行的法自然就是恶法。
1998年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巴黎会议发表宣言,其中写道:如果人类需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从2500年以前的孔子那里汲取智慧!英国历史学家汤恩比:中国传统文化要不能够复兴,是整个人类的灾难。当我们丢掉自己的文化,捡到西方的垃圾套在头上,还自以为自己很时尚时,读了以上的结论,不知那些叫骂自己祖先的所谓先进知识分子,有何感想?如果这些洋奴才丧失了民族自尊心,没有辨别善恶美丑的能力,什么都要通过外国人来认定自己对或错了的话,面对以上的结论,叫骂中医糟粕,叫骂中国文化是愚民的文化,只能说明一个问题,这些人不知从何时起沦为太监,不知自己的身份已经很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