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阳的汉语鸡汤还是自个品尝吧
(2014-08-19 09:17:11)
标签:
李阳少林寺时评 |
分类: 时事随感 |
在“家暴门”过去3年后,李阳再次进入公众视野。7月底,李阳皈依少林寺。对于这样的举动,李阳早已规划了一份蓝图,他希望在登封办疯狂英语学校,学生们一边学习疯狂英语,一边练习少林功夫。在他的蓝图里,他要向外国人传授疯狂汉语,一个字30块钱。(8月18日《新京报》)
在烹调心灵鸡汤与炮制英语救世的论调上,李阳是成功的。因为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他凭借着“英语教父”的自诩光环,在给大家制造教育者形象的同时,也借此赚足了不少眼球、并获得了让人羡慕的商业收入。可遗憾的是,正当他的“英语事业”烽烟四起、被人们疯狂传阅时,他却因为家暴被舆论拉下“神坛”,脱去伪造与浮夸的面罩,我们看到了一个与“英语教父”形象截然相反的形象。
然而,疯狂的人总是不甘于寂寞与平庸。在家暴门阴影尚未真正褪去,舆论质疑尚需真切回应时,李阳又携带着他的“英语与心灵鸡汤”卷土重来了。有意思的是,他这次出现,在其身份认同上,还多了一个“少林寺弟子”的标签。也正是因为有了这一身份归宿,李阳才会祭出“在登封举办疯狂英语学校,向外国人传授疯狂汉语”的大旗。
这样的现实,其实也恰好反证了李阳皈依少林寺的真正意图。他并非是想借佛门净地来反思自己浮躁与虚空的灵魂,也并不是想通过“皈依”这种形式与世俗作个了断,反倒是想借助少林寺在当下的名气,让英语在这片纷攘的土地上开出赚钱的花来。
就拿在少林寺开办疯狂英语班来讲,单不说一个少林弟子过度卷入世俗的功利是否合适,仅凭其宣扬的英语理念就足以让人退避三舍,什么“学好英语、占领世界”,什么“学好英语打倒美帝国主义主义”,这样的口号喊起来似乎韵味十足、底气爆棚,但真要细细品味,却不由得让人后怕。而顺延至他要推广的疯狂汉语,他又是否在这方面下足了工夫?是大声教外国人读几个汉字就收场,还是用最丰富的汉语表达去带领他们感受文化的巨大魅力?这是李阳最需要回答的迫切问题。否则,形式上的喧嚣不但是自掘坟墓,还可能在客观上给汉语带来不少的消极影响。
而在另外的方面,其实也不能排除李阳是拿少林寺作为炒作噱头,继而回到此前用英语疯狂赚钱的目的。比如在讲座中,李阳不仅推介着自己的成功学,还不忘在关键时刻营销自己的书籍及光盘。此举看似与少林寺开办疯狂英语班无关,但联系起来看,何尝又不是其宣扬自己高调复出的前奏呢?
在他的成功学里,他自始至终都将自己定位成拯救别人的教父,然而在诸多行径中,我们却很容易看到一个自负、需要别人的认同来获得自身满足的反面形象,这功利中夹杂的教育成分,其实早已偏离了他所标榜的“救赎”目的。裹挟着炒作与喧嚣,他给大家制造的围观表象,也不过是一场肤浅的作秀罢了。而他熬制的心灵鸡汤,如同他曾经酿下的苦酒一样,还是留给自己慢慢品尝吧。
8月19日《贵州都市报》、《华西都市报》http://dsb.gzdsw.com/html/2014-08/19/content_733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