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围观者的看客心理
(2011-04-05 12:06:51)
标签:
杂谈 |
分类: 时事随感 |
警惕围观者的看客心理
4月2日下午,贵阳市民黄先生在贵阳火车站附近抓到一名小偷,为失窃事主寻回钱包。当女事主拿出100元以示感谢时,黄先生婉言谢绝,只希望她能跟着一起到派出所指证小偷。但是,这名受害人以怕今后遇麻烦为由拒绝了这一请求。(《贵州商报》4月4日报道)
面对人情渐薄、世风日下的当今社会,我们有太多的理由去谴责那位不去派出所指证的当事女主,有太多的愤慨去唾骂那位被抓却又幸灾乐祸的无耻小偷。似乎,只有这样,才更适合民众的惯性思维。然而,面对那帮围观的市民,面对他们的看客心理,我们有没有想过,他们也是在“助纣为劣”呢?
马丁·路德·金曾有一句著名的论述:社会最大的悲剧不是坏人的嚣张,而是好人的过度沉默。在这个事件中,即使当事女主出于种种原因不愿去派出所指证,但那帮在旁边唏嘘谴责的“观众”,是不是应该出面劝说,甚至强迫她去呢?答案是肯定的!一方面,维护正常的公共秩序是每个公民义不容辞的义务;另一方面,向公安机关提供办案证据,不仅是当事人更是现场每个目击者的责任。遗憾的是,当事女主主动放弃,围观者明哲保身,最后,让不法分子“感动”不已!
一个自由的社会,也是一个富有责任的社会。在这个社会中,如果所有的人都充当无聊的看客,这注定是一个没有公共精神的社会。他们的沉默,注定要为其往后的遭遇埋单,因为任何人都不知道,下一个受害者是不是你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