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都是舶来品,待遇别太差

(2011-04-04 11:16:27)
标签:

杂谈

分类: 时事随感

都是舶来品,待遇别太差

《东南快报》记者曾对市民进行过一次随机采访,当被问到4月份都有哪些节日时,很多市民脱口而出的都是愚人节,却鲜有人知道这个以安徒生诞辰设立的国际儿童图书日。(《东南快报》42日报道)

 

愚人节与“国际儿童图书日”,时间上虽只有一日之差,然而,它们在中国“遭受”的“待遇”却是冰火两隔。愚人节这天,无论是现实的生活中,还是在虚拟的网络上,人们都乐此不彼的“享受”着“整人”与“被整”的快乐。可是,与其紧邻的“国际儿童图书日”却受尽冷落,让人尴尬不已。

 

其实,早在2007年,我们就将“国际儿童图书日”设定为“中国儿童阅读日”。遗憾的是,几年过去,这一节日并没有引来更多关注的目光,中国儿童的阅读现状,也并没有因此发生较大改观。

 

相反,我们看看图书市场的种种乱象,窥探家长望子成龙的急切心理,也就不难发现,“国际儿童读书日”这个“舶来品”被遗忘,实属正常。

 

的确,在我们这个时代,要娱乐有太多选择,遗忘阅读,我们可以用万条理由去搪塞。但当我们发现与国外孩子相比,我们的孩子阅读起步时间晚、阅读面窄的时候,我们对他们的未来还会那么信誓旦旦吗?因此,笔者认为,在国际儿童读书日重申读书的意义,尤其是引导孩子正常、健康阅读,吸引更多的目光聚焦到儿童读物上来,仍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首先,重申“国际儿童图书日”的现实意义,有助于社会为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阅读氛围。出版商为他们出版优质的儿童读物,而不是“旧瓶装新酒式”的对原有图书翻新、改版;图书馆为他们设置阅读专区,有专供儿童阅读的读物,而不是放眼望去一律怎么成功、如何做人的成人读本。其次,重申“国际儿童图书日”的现实意义,有助于“中国儿童阅读日”的发展壮大。从成立至今,“中国儿童阅读日”仍是“踽踽独行”、“艰苦跋涉”,不被人所知,不被受重视。叹息过后,只能在喧嚣的社会环境中独自垂泪。再则,重申“国际儿童图书日”的现实意义,更有助于感染深处闹市的你我,放下包袱、摒弃烦恼,去阅读一本书,去寻找那似曾相识的阅读感受。

 

白岩松说:“生命如同一条河流,出发时,还只是清澈的涓涓细流,一路奔腾,慢慢加速,陆续开始有人或事,书或者光影,为这条河流填注力量,增加水流甚至影响方向,每个人都不例外”。我想,阅读的力量也在于此,不管是于儿童还是成人。

 

四月,是花开的季节,趁着这大好时光,让我们在享受“愚人”快感的第二天,带着我们的孩子去逛逛书店,为他们选本适宜的书籍;带他们去泡泡图书馆,让他们有一种潜意识的阅读兴趣。让我们都在这一天,铭记它的名字:“国际儿童图书日”。

 

 4月4日《北京青年报》:http://bjyouth.ynet.com/article.jsp?oid=77649681

 4月4日《扬州晚报》:http://www.yznews.com.cn/yzwb/html/2011-04/04/content_253133.htm

4月6日《内蒙古晨报》http://www.nmgcb.com.cn/page/1/2011-04/06/02/2011040602_pdf.pdf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