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神去讨薪,是神话对法律的绝妙讽刺

标签:
河神讨薪阳光下的罪恶寄托哀其不幸杂谈 |
分类: 时事随感 |
河神去讨薪,是神话对法律的绝妙讽刺
文/张剑
远古时期,当人们对自然界变幻莫测的现象不能作出合理的解释时,便把这些事件贴上神灵的标签。通过这些标签,一方面可以保持社会习俗及社会制度的合理趋向性,另一方面,也寄托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一种渴望、一种期许。但随着社会的进步、科学的日益发达,许多自然现象都能用现代科学作出合理解释时,神话传说便不攻自破。可是近日发生在郑州市的祭神现象却让人大跌眼镜。
在郑州北郊花园口景区门口有尊河神将军塑像,昨日,有30多名农民工代表在这个塑像前焚香杀鸡祭拜。他们想让河神显灵,帮他们讨薪成功,回家种秋。(据河南商报10月12日报道)
http://s14/middle/5f0e36e1x926aeee4311d&690
(图片来自网络)
看完这则新闻,一个人物形象跃上心头,鲁迅《故乡》笔下的闰土:少年闰土充满了生机与活力,对生活充满了希望,一个十足的小英雄形象;中年中年闰土却成了一个神情麻木、寡言少语的人,只是觉得苦,却又形容不出。其实两相对比,这三十位农民工与闰土的命运是何其的相似!
但在惊叹之余,不免有点“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复杂感情掺杂其中。
几载讨薪,看不到工会行动踪迹,此其悲哀之一。成立于1922年的我国工会,它是国家政权的重要社会支柱,是会员和职工利益的代表。在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搞好职工福利方面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但从以往的经验及这次事件发展的进程看,工会并没有及时伸出援助之手,反而表达了可怕的沉默。工会的集体性失明,使农民工这一弱势群体处于孤立无援的尴尬境地,在经过一些列艰苦斗争后,不得不失败收场听天由命。
阳光下的罪恶,公平正义荡然无存,此其悲哀之二。工人通过劳动取得工资,这是一个文明社会应该具备的基本常识。然而,这些农民工,好似受到了神灵的“诅咒”,几年劳作,拿到工资的梦想却遥遥无期。我们在叩问企业方良心何在的同时,是否也应该追问当今社会公平正义安在?在法律的阳光下,这赤裸裸的抢劫是否该有人来监督和遏制?
封建意识顽固,把希望寄托于神灵,此其悲哀之三。众所周知,神灵是人类思维幻想的化身,它是人类思想的一种唯心寄托。现实生活中,它并不会减轻人类痛苦、增加人们幸福的总量。可是,这三十位农民却在现实中屈服妥协。这寄托于神灵的突然转向,难道不是他们的悲哀么?
诚然,这些农民工可能经历了千百次失败,或许他们已丧失了最后挣扎的勇气,他们只是在用这原始的方式表达着内心对正义的渴望与期许。然而,这并不成为他们放弃的理由。因为权利是一门斗争的艺术,也是一门妥协的艺术,在一个法治社会国度里,没有哪一方能够为所欲为,只有农民工联合起来,积极斗争,自己的合法权益才能得到正当维护,才能有效遏制侵权事件的发生,才不至于在权利的阳光下,种出有毒的罂粟。
这难道不是我们该愤怒和警惕的么?
新闻来源:http://news.ifeng.com/society/2/detail_2010_10/12/2751501_0.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