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张剑_zj
张剑_zj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8,086
  • 关注人气:386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们要将大学精神误读到几时?

(2010-10-14 16:51:50)
标签:

川大锦城学院

背书包

学习氛围

大学精神

杂谈

分类: 时事随感

我们要将大学精神误读到几时?

文/张剑

本文刊于11月2日《人民日报》

夹两本书,迈开步伐走进课堂。众高校里的这一道风景线,下周起将在四川大学锦城学院消失。该学院日前规定,学生上课必须背书包。学院学工部部长冯正广说,要求学生背书包进课堂是学风建设中的一部分,希望营造出良好的学习氛围,学生们更在状态。(《华西都市报10月14日报道》)

相对于那些只夹一本书,不带笔记本和笔,一甩一甩就来上课的学生,这可能是教育的进步。但该校对背书包与营造学习氛围的肤浅理解,与其说是在调整学生学习状态,不如说是在误读大学精神。
众所周知,一所大学学习氛围是否浓厚、大学精神内涵是否丰富,并不取决于该校学生穿什么样的衣服、背什么样的书包,或是吃什么样的饭。相反,她注重的是学生读什么样的书、与什么样的人交往、有什么样的大学精神在支撑?这样浅显的道理,学校不会不懂!然而,该校却把背书包与营造学习氛围强加联系,实在是让人啼笑皆非。
纵观当今大学,学费越来越贵、面积越来越大、教授学者越来越多,而本应与其同步发展的大学精神却越来越少。物质的功利,使我们忘掉了陈寅恪先生“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谆谆教诲,也忽略了梅贻琦校长“身教重于言教”的教育精神。教育的警钟一遍遍敲响,可我们却在“浮躁”的精神鸦片里,自娱自乐,不能自拔。
学习氛围究竟该怎样营造?是拘泥于背书包这浮华的形式,还是注重书包里书本内容的具体实际?我想,答案不言自明。多年来,我们始终没有读懂教育欠账的提醒,对我们的教育理念缺乏深入的反思,对教育质量的检测仍停留在硬件配套、教育评估这掩耳盗铃的游戏中,以至于出现营造学习氛围用背书包来实现的黑色幽默。

蔡元培先生曾说过“教育乃养成人格之事业,使仅仅为灌注知识,练习技能之作用,而不贯之以理想,则机械之教育,非所以施以人类也”。由此看来,大学精神才是一所大学发展前进的关键之所在,如果一所大学舍本逐末,忘记了发展的根本,在表面上大做文章,无异于丢了西瓜捡芝麻,得不偿失,岂不痛哉!

 

毫无疑问,川大锦城学院为了提升学习氛围而要求学生背书包是抓反了方向,误读了大学精神。真正的学习氛围,还需要师生共同营造、还需要社会各界读懂真正的大学精神,抛弃浮华,这才是其走向强大的必由之路。

新闻来源:http://www.wccdaily.com.cn/epaper/hxdsb/html/2010-10/14/content_243588.htm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