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金点子】孩子为何爱拆台?父母最碰不得的3张“面子”!

(2016-07-13 11:24:07)
标签:

杂谈

【新浪网友Sweet Wenny提问】

昨天在幼儿园发生了一件事情让我很困惑,去幼儿园的时候我家的孩子当着小朋友和老师的面大声说:“昨天妈妈和奶奶在家吵架了!后来她们又和好了!”这的确是事实,可是让我特别火大,当场训斥了孩子:“没有的事情,别在这给我丢脸!”没想到小家伙哭了,并且责怪我说谎,陷入当场对峙的场面!孩子大了,总会做一些让我觉得很下不了台的事情,请问,我到底该如何处理?

妈咪jane答

  首先我想说,你的孩子是如此可爱!这并不是表扬他朗朗说出了你觉得“丢脸”的家事,而是对他拥有的纯真而赞美。在孩子心里,这是一件多么简单的事情,你们大人吵架了,但最后又和好了,这是多么值得高兴的事!“你真丢我的人”、“我的脸都让你丢光了”、“你让我太没面子了”,这些话我们经常听见。而我想说,孩子并没有丢你的脸,只是他还沒有长大成为精于事故的人。难道你希望他提前进入成人世界,为你“争光”?

http://mmbiz.qpic.cn/mmbiz/vfP3XcoqEpJJ7iaPjtrNkHsHticicrhHIHKSdFeMsZNnFlgIUiaZswSfPWPJiaGVulmEU1laUuXb50wtJey8KJ5ACmA/640?tp=webp&wxfrom=5&wx_lazy=1

1.有一种面子叫:他比你强!

  有个场景我们一定都不陌生。一群孩子玩耍时,只要有一个孩子唱起歌来,得到了大人们的赞美,于是另一位妈妈也会开始要求自己的孩子唱歌,但这时总会有不想配合的孩子。“快唱一个,不然妈妈不高兴了!” 妈妈会这样数落孩子,甚至会给宝贝脸色看。此时此刻,妈妈内心被一股不安定左右,因为害怕自己的孩子被别人小瞧了,更担心自己的人生“作品”不优秀。

  然而,你的作品是否优秀,与他是不是给你长面子,其实是两回事。如果妈妈眼里的优秀标准,就是孩子能够在每一次妈妈需要面子的时候为她挣到面子,那么这个孩子长大后可能会少有展现自己的真愿望,因为没有对错只有面子,没有选择只有妈妈的心愿。

http://mmbiz.qpic.cn/mmbiz/vfP3XcoqEpJkt9LsxzVlH6tuFeKQ22biaglH0cTol1ehMGfZjAUNLmIOSuODicjvrUMfMibSc1SGlCIV1TK1sqWJg/640?tp=webp&wxfrom=5&wx_lazy=1

2. 有一种面子叫:不受欺负

  常常有性情温和,不擅争抢的小孩,回到家被妈妈数落:“他抢你的玩具,你干嘛不抢回来。”、“他打你,你为什么不还手?!” 家长愤怒,只是因为担心孩子“没用”被人欺负,更深层次的原因是觉得伤了自己的面子。但孩子的世界有自己的“规则”,每个孩子都会想办法,依据自己的性格和舒适度来找到属于自己的定位。妈妈的作用,并不是站在成人的角度,将孩童的世界复杂化,把他们的世界分为朋友与敌人,好人与坏人,欺负与被欺负。我们,是护航加领航。

   比如,当孩子被抢走了玩具却不发怒,而是去玩另一个玩具的时候,请表扬他的大度;但如果他感到愤怒与不适,你还可以告诉他,玩具被抢走,错误在于抢玩具的小朋友,我们可以告诉老师或家长来协调,但绝不鼓以牙还牙。相较于玩具的得失,孩子可能更在乎父母会如何处置此事,因为父母在他的心目中就是所有真相的解释者。在他尚未建立的人生观里,父母需要帮助孩子以从容安全的方式逐渐树立起真正的是非观。

http://mmbiz.qpic.cn/mmbiz/vfP3XcoqEpJkt9LsxzVlH6tuFeKQ22bia6Ziat3RhywjgVicibCJOvqfGSpVwO7icaIpWGaZLGkPCgNMse1icytvLqsQ/640?tp=webp&wxfrom=5&wx_lazy=1

3. 有一种面子叫:别小气

  很多小朋友一起玩时,家长也许都会大方地自作主张:“玩具要和别人一起分享!”、“把你的零食拿出来给大家吃别小气。”、“这本书就送给妹妹吧,她好喜欢的!” 妈妈的“大方” 可能会换来孩子的气愤,他坚决不愿和朋友分享,这一定又伤到了你的面子!让你觉得难堪!

  其实,只有先确认“拥有”,才能谈到“分享”。当孩子幼小时他们对所拥有的东西还没有完全的安全感,这时强制分享只会让孩子觉得压抑了自我需求。他和伙伴“争”的可能就是一份自我意愿,一份被充分的尊重。当孩子经常被引导去体会“交换”所带来的新鲜感后,他可能会接受下一步的“妥协”,即“分享”出自己的物品,以换取别人的分享。

所以,如果妈妈一味要求孩子为了得到夸奖而做出不情愿的谦让,或者因为害怕惩罚而做出忍让,那么孩子的真实心理始终会被忽视。


http://mmbiz.qpic.cn/mmbiz/vfP3XcoqEpJkt9LsxzVlH6tuFeKQ22biaPgicAZibA0G5YOJG2dH6u0EErSwzObqSgL5XQfbOuQqUFH6rJAkfwCTQ/640?tp=webp&wxfrom=5&wx_lazy=1

4. 父母的“面子”与孩子的“里子”

   虽处于童年,但孩子已希望自己受到别人,特别是父母的的重视和尊重。如果父母把孩子当“不懂事的”小人儿,经常在外人面前批评或讽刺孩子,为了自己的“面子”,不经意间就伤害了孩子心中的“里子”,很可能导致父母的“面子”和孩子的“里子”两败俱伤。所以学习去做几件事:

不当众批评

  在外,对孩子一些不恰当的举动、做法,家长可以给予暗示、提醒或制止。若要深究和教育,还需等待合适的机会。不妨在回家之后,或是没有他人在场时,与孩子良好沟通。

当众打骂

  当众打骂、训斥,会让孩子颜面扫地,结果无非是:形成孩子自卑的心理,或自暴自弃,直接判逆不协作。

翻旧账

  有时家长训斥孩子,越训火气越大,新帐旧账一起算,从眼前的事情追溯到小时候的鸡毛蒜皮的事情。在情绪作祟下,沟通陷入困境。客观冷静就事论事是解决问题的根本,教育不是发泄。

全盘否定

  父母否定的是孩子的某个不良行为,并不是他这个人。所以,一定要为孩子的错误行为指出明确方向,告诉他正确的做法比全盘否定来得更有效。


本文为作者原创,任何媒体机构转载需授权!

如果喜欢本文可以打赏作者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