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孩子调皮好动,会让学习变差吗?
我的孩子读小班,老师反映他是全班唯一不会安静坐在板凳上的小朋友,到处游走调皮捣蛋,只有吃饭和看书时才稍微安静一会。很担心,孩子这调皮好动的毛病将来会影响学习,影响他人吗?(PUPU妈妈于2016年6月30日留言)
妈咪Jane这样说:
学龄前儿童身心发育很快,生长需要运动,所以孩子的很多“调皮”现象都是以运动为外部表现,从这个意义上来讲,调皮是孩子的“天性”;然而由于缺乏知识和生活经验,孩子的好多探索变成了“调皮”导致的问题了。我的两个儿子全都这样。
一、调皮就是孩子的天性
小案例
剥香蕉的好奇心
孩子看到家长给他们剥香蕉,他就会好奇,要自己把香蕉剥开,而且是一连剥好几根,看看每根香蕉里装的是不是一样的东西?直到自己搞明白所有的香蕉皮里包的都是一样的,他对香蕉的探索活动才到此为止,并开始尝试另外一种探索活动。
所以,孩子的调皮也是一种获得知识的途径,而且自己探索获得的经验是终身受用的,要比家长直接告诉他答案更好,家长和教师在这过程中,要明白调皮是孩子求知欲旺盛的表现。我们知道了孩子“调皮”的根源,就要正确对待孩子的“调皮”。
☘ 一方面要顺其自然。
☘
另一方面要正确引导,使孩子在生长过程中,既学到知识,又养成良好的品德习惯。
孩子的调皮是活泼好动的表现,是兴奋性神经比压抑性神经更加发达。一些父母往往要求孩子安静、乖巧,可是这些过多的要求,往往使孩子更加好动。
“想要控制孩子调皮好动,
那么就先让他充分的活动,
父母也可以参与孩子的“调皮”,
这样才具备让他安静的前提。”
如果要带孩子出席一些重要场合,就需要事先给孩子打预防针,告诉孩子哪些该做,哪些不该做。如果在这些场合孩子可以控制自己,就算平时好动也没有必要太在意。
二、学习也有3种不同的型
经研究,教育专家发现幼儿的学习类型主要分三种:
视觉学习型
让我们再回到PUPU妈妈的问题中来,孩子不能安静听课,却能安静看书?其实,这已经在向妈妈“暗示”孩子的喜好,更进一步地分析就是宝宝接受信息即学习的方式,这位孩子可能更喜欢通过 “视觉”,而非“听觉”去接受新事物。对于这种状况,科学上用“视觉学习型”来定义他们的学习行为。
了解孩子喜欢用什么方式学习和接受信息,就像有了一个定位精准的导航仪,既能指出最精准最快捷的育儿之路,又能激发孩子热情与积极性,同时也避免妈妈对孩子失去耐心或信心。
三、想让孩子学得好
让我们来看看这三种不同学习方式的具体内容,你的孩子会属于以下哪种呢?
第1类 :视觉学习型
视觉学习型的孩子会静静坐在图书角里看书或自己玩拼图游戏,并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当你说话的时候,孩子会看你的嘴唇;当你给他示范什么的时候,孩子也会注意观察你的动作。视觉学习型的人主要依靠视觉来获取、理解和记忆信息,他们如果不能“看到”,就无法完全理解。
通常表现:
1.用眼睛看东西记得最牢。
2.他们讲话时语速一般都很快,与人说话时,喜欢盯着对方的脸看。
学习特点:记得快,忘得也快。他们在学习课本时,可以少做预习,但要大量复习。
第2类:听觉学习型
听觉学习型的孩子喜欢通过聆听来学习新知识和新概念。这个类型的孩子只要听老师唱一遍儿歌,就能记住旋律跟着唱,一个指令老师讲过一两遍之后,他们就能一字不差地照做。
1.爱说话,经常重复,而且往往滔滔不绝。
2.喜欢安静的环境,难以忍受噪音。
学习特点:喜欢听故事或讲故事;喜欢音乐;听觉灵敏,注意力容易分散。
第3类:感觉学习型
感觉学习型(又叫触觉或动觉学习型),他们是传统课堂里学习起来最吃亏的一群孩子。学校里的差生,多半属于这一学习类型,然而他们却是在现实生活中极易成功的一群人。他们是通过肢体去学习,各类小动作会让他们兴奋不已,好“动手”的特性让他们重感觉,直觉大于思考遇事也较宜冲动,逻辑性相对会较弱些。
通常表现:
真心接受批评,也真心想改,但过不了多久,老毛病就又会重犯,很多父母说他们“没皮没脸”,这是由于他们的性格决定的,对他们来说,重要的在于执行并且坚持。
学习特点:
1.灵活、爱动,一听就懂,一学就会。往往认为自己掌握了,注意力马上就转移了。
2.孩子的耐力不够。
我家两个儿子各不同
●我的大儿子是典型的触觉型。老师曾告诉我一句很经典的评语“课堂里只要长‘脸’的地方他都用手摸过了!”更让我哭笑不得的是,他永远忘东西,丢三落四,学校午餐的饭卡丢了,只能饿肚子,去吃朋友剩下的半块Pizza。
●小儿子看来则更像听觉学习型。练钢琴时不喜欢看谱,完全凭听觉,新曲子听1-2遍后立即可以在琴键上复弹出来。
妈咪Jane金语良言
孩子就像地里的花花草草
各有各的属性
各有各的生长
找对属性才能有好收成
如果你越“种”越累
就要思考错在了哪里
本文为作者原创,任何媒体机构转载需授权!
如果喜欢本文可以打赏作者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