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沈三白:沧浪亭浮生

(2009-04-26 22:39:10)
标签:

浮生六记

沈三白

沧浪亭

文化

沈三白:沧浪亭浮生

 

北宋庆历年间,一位诗人郁闷,挥金于锦绣江南,于江枫渔火处,购得一园。

诗人临水筑亭,心似沧浪,故名之曰“沧浪亭”,自号“沧浪翁”者,乃苏子美也。

此后,光阴似箭,穿越了两三个王朝,又来了一介布衣书生,姓“沈”,名“三白”,身旁还有一位女子,亭亭玉立,眼色纤纤地落在潮湿的苔藓、古树皮的褶皱中,如惊鸿一瞥,那便是芸娘了。

沈三白,略晚于曹雪芹,两人身世、性情相似,都能诗会画,一个写了《浮生六记》,一个作了《红楼梦》,都有凄美的爱情故事滋生在情感的原始湿地里,如不竭之泉汩汩地流入苍凉的心田。

从此,三白与妻子芸娘, 在“沧浪亭”里浮生,一颦一笑,皆有余味儿随那一弘清水绕园。

人弃我取,三白之居,名曰“我取轩”。轩前,一株老树,几丛疏竹,炎日下,有浓荫覆轩。

俊男美女,轻罗小扇,并坐于水窗前,清风徐来,暑气顿解,品花赏月,其乐何之!三白云,性喜《战国策》和《庄子》,实则心仪纵横术和逍遥游;芸娘称,学“杜诗之森严,不如学李诗之活泼”。

中秋日,三白携芸娘登亭赏月,过石桥,曲径而入,但见叠石成山,林木葱翠,亭似鸟翼,展翅欲飞于土山之巅,行至亭心,已入晚暮,炊烟四起之际,二人极目四望,山水连天,一片疏阔。

亭子里,铺下席子,然后席地而坐,烹茶望月,风生袖底,月到波心,俗虑尘怀皆释。

可如今,立于望山亭,任你极目远眺,亦难见姑苏郊外,那隐隐约约连绵而至的群山,那不舍昼夜悄悄远逝的流水。被围在群楼里,就地徘徊,幡然而悟,“沧浪”深意,唯在“心远”而已。

此时此地,漫步在竹林里,石丛中,或流水边,都令人起淡淡的“浮生”之念,三白和芸娘,那充满古典意蕴,宛如“纯美的水晶”般的爱情,留给我们多少审美的悬念?至今唏嘘不已。

“沧浪”意味,惟三白和芸娘,体会最深。三白慨呼:幸居沧浪亭,乃天之厚我!而芸娘则叹:自别沧浪亭,梦魂常绕。那时三白困窘,芸娘相伴不弃,和美如初,却难耐红颜抱病,独自西去。

惜哉芸娘,一别之后,兰心蕙质谁具?朴素之美谁继?三白恋恋不已,遂有《浮生六记》。

林语堂读罢《浮生六记》叹曰:芸娘之美不可及。曹聚仁云游至此,忽悟:在那样精致的曲榭中,住着沈三白这样的画家,配着陈芸这样的美人,是一幅很好的仕女图,只有在工笔画里才能看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