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记之崂山雨雾转圈竹子庵云头崮南屋石太和景区

标签:
竹子庵云头崮南屋石太和景区观音庙 |
分类: 崂山游记 |
竹子庵公园石刻
竹子庵公园大门牌坊,上题“紫竹幽谷”。
沿路而上,路边有一仿古建筑,有门楼、有照壁,象一家古典小院,实为游客服务中心。
太初门
前行不远,便是太初门,太者极也。“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两仪石,此石有一块巨石开裂而成,一块线条阳刚,一块阴柔。
三重道
上山的路修得很平整。
一座新修的牌楼,上题“竹子庵”
路旁的道德经石刻
灯台树
又名瑞木、女儿木、六角树。是山茱萸科灯台树属落叶乔木,高10米-15米。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是我国珍贵的乡土树种。是公园、庭院、街道、风景区等各种园林的绿化极品。其树枝层层平展,形如登台,落叶,树形整齐,大侧枝呈层状生长宛若灯台,形成美丽树姿。花白色,花期5-6月。以树姿优美奇特,叶形秀丽、白花素雅,被称之为园林绿化珍品。
“竹子庵”的山门,山门上横匾书三个金黄色大字。新修的大门古色古香,门朝东开,寓意道家“紫气东来”之意
正殿
银杏树后面是“碧霞元君”殿。正殿,正殿供奉王母娘娘,左为送子娘娘,右为天山老母。对面是东厢房,现在是道人的生活办公用房。竹子庵的西厢房,是道人和管理人员的起居室。王母娘娘放在正殿,突出女性地位,也有纪念全真教祖师王重阳之女弟子孙不二之意,因为玄阳观曾经做过孙不二所创全真“清净派”道庵。
从中间的门出去就是竹子庵的西院。登上右侧陡峭的石阶路
长生亭
观音殿
巨石垒成的山洞
苏东坡用四种字体书写的“金丹早成”大字笔力遒劲朱漆勾描,蔚为壮观。
折回后山的石阶,直接上行
巨石阻断了去路,穿洞而过。
到达山顶
下行三清洞。
雨雾中的山道和群山,疑似仙境
岔口右转上行,过石门。绕过一线天,豁然开朗,回看石门有“龟(石龟)虎(摩崖石刻字)把门”。
三清洞前面的巨石上刻有“洞天第一”的大字。
三清洞对面有两个小洞,其中的一个洞为供奉胡三太爷和胡三太奶
另一个洞内供奉观世音菩萨
三清洞洞口朝着东方,高约2.5米,宽约4.5米,深近10米,洞的尽头,有一个碗大的水坑,常年不涸被人视为神水。洞内供奉“三清神”,原来神像为石雕,雕刻精细,栩栩如生。但是现在已经不存。
上行到平台处,左右看看,发现三清洞的东西两侧的石头上面各有一块上千吨的巨石,分别刻有“青龙”和“白虎”四字。巨大的象形石赫然立于山崖之颠,守护着“三清洞”
洞天,守护着这片风水宝地,
木鱼崮
到达石门涧
到达鹰嘴石处
此石在路东沟下。关于鹰嘴石,有一个美丽的传说:相传胡氏一守山人,砍柴回家时遇恶狼袭击,其豢养的一只雄鹰与恶狼激战,同归于尽,守山人悲痛欲绝。雄鹰化为巨石,守山人睹石思鹰,每年都来拜祭。
滴水洞
该洞长约十余米,高十几米,洞中有一泉,溪水从洞壁上方滴入泉中。据说遇大旱之年,泉中仍有水,村中长者到此焚香求雨,十有八九会下雨。泉水甘甜凛冽。
老鹰石
两侧的峭壁悬崖
日月星石(猪肝石)
转个角度看看,像猪肝
圣乳峰
从圣乳峰对面的山峰回头看,上面还真有两块外形似乳房的石头。
前行到达霸王洞
进入洞内豁然开朗,在霸王洞的右侧有一条狭窄的缝隙,石阶路通向上面。
石阶路更加陡峭。
光线从上面堆砌的石头缝隙中透过,照亮了洞穴石台阶。
继续上行
中间的一个出口,巨大的石头卡在山石之间。
钻进另一个洞口
进入洞内,石头互相挤压,给人一种压迫感。
爬行不久,到达霸王洞的山顶出口。
继续前行
到达望海猴
达到发射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