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国保八存在二大隐患

(2010-01-27 06:35:38)
标签:

经济

财经

gdp

蜜蜂

投资需求

中国

分类: 宏观经济

曾经,一群蜜蜂为了追求幸福的生活,崇尚节俭,结果导致了整个蜜蜂社会的衰败;而后来,由于这群蜜蜂改变了习惯,大肆挥霍,结果这个蜂群很快兴旺发达起来。

这就是凯恩斯倡导的增加有效需求。中国的高储蓄率被称之为羁绊现象,就好比这群追逐于幸福生活的蜜蜂,不知道怎样的“挥霍”,出现了政府储蓄与家庭储蓄失衡,进而影响到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的失衡。

 

为什么2003年以来,中国的“过剩”储蓄问题突然形成。其实,这种“过剩”储蓄正是中国巨大贸易顺差在国内的反映。

1995年到2009年,税收收入增速平均超出GDP增速5个百分点。虽然政府开支也有所增长,但未能赶上收入的步伐。在上世纪90年代末,中国政府将收入的15%20%左右用于储蓄,而到了2007年,这一比率已经稳步升至44%

 

但在企业层面,公司盈利、特别是出口企业的盈利受到了影响,大规模经济刺激方案使得国有基建类公司从银行借入重金并进行投资。在收入缩水和投资加大的双重影响下,公司储蓄出现了下降。

中国家庭确实存了很多钱,大约相当于收入的30%35%。但中国人还需要为其退休生活、子女教育和健康突发状况的资金来源而发愁。

因此,目前中国储蓄过高的关键——政府储蓄。

 

中国人越是节约,越是有德行。虽然中国人普遍增加了房奴、车奴和孩奴,但还不足以改变政府储蓄与家庭储蓄失衡,以致影响中国长期以来,扩大消费效果明显低于扩大投资效果。2009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30.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上年增长15.5 %,相差15个百分点,导致我国消费率持续下降。

 

从每个家庭分析,勤俭持家、减少浪费,增加储蓄,往往可以致富;但从宏观上分析,储蓄过大对于经济增长并没有好处:公众节俭→社会总消费支出下降→社会商品总销量下降→厂商生产规模缩小,失业人口上升→国民收入下降,居民个人可支配收入下降→社会总消费支出下降……

因此,按照工资最低标准计算,如果多储蓄一百元,将会使三个农民工失业一天。一定投资水平对消费的促进影响就越小,从而对就业量的促进也就越小。

 

在全球经济增长不景气、美国消费者元气大伤的情况下,目前,中国扩大内需存在着巨大的障碍,主要是80%的老百姓的收入水平处于低下,不足以撑起能使企业实现赢利的需求。

现在的风险是,随着经济复苏,政府的储蓄问题再度显现。为了让全民消耗储蓄的过程也在蚕食此前的“过剩”储蓄。中国目前唯一的希望在于调整结构和财政支出。

财政刺激资金也应加大对高科技行业的投入,特别是切实增加对创新型民营企业的扶持。只有全社会工资的普遍增长才能真正提高中国人的消费能力,而工资增长必须依靠产业升级来推动。

2009年,政府在医疗、教育和其他福利服务方面的开支占GDP的比重已经从2002年的4.9%提高到了7%。新的农村医保系统也应该获得更多资金。

但中国去年的增长,是通过以政府主导的投资代替净出口而制造出来的。这一刺激方案并未解决中国不平衡的增长,而是加大了对港口、道路、机场和工业产能的投入,可能实际上加剧了投资与消费的失衡。

 

中国应当鼓励普遍提高工资,促进劳动密集型产业自然升级换代,同时还应当加快农村改革,让农民能够出售名下的土地,或将其用作抵押物,以帮助提振滞后的农村收入。中国应当改革用于管理城市居民的户口制度,让更多农民工能够成为中国快速扩大的市区的合法居民。这将让估计2亿农民工得到更稳健的社会地位,使他们更愿意消费。

 

如果政府储蓄可以减少,政府的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比例适当,那么将对未来十年的中国经济增长大有裨益。如果做不到这一点,那么中国的失衡危险将卷土重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