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财经经济小额贷款担保贷款小额信贷中国 |
分类: 全民创业 |
七月的一个清晨,在中国一个的贫困乡村,二十多位农村青年手拿证件排队等待审核。当地就业管理服务部门的同志从每个青年手中接过项目审核表,然后在他的贷款本上做了记号。这些青年提出贷款申请,经就业管理服务机构初审推荐和农信社调查审核后,即可拿到贷款,并且享受贷款利率在现行执行利率的基础上下浮50%的优惠。
在此项目中,抚顺市7个县(区)确定近百个农村青年创业项目,申请贷款项目总额约380万元。项目主要集中在养殖、种植、销售、餐饮、农产品加工等行业。申请贷款的农村青年大多是返乡青年和致富带头人,平均年龄为28.5岁。
在市场运行环境不是很畅通的情况下,市场的风险会更大,但获利的风险会很多,就象福利经济学有一条“庇古定律”,简单的说,就是同样一笔钱,投到贫困人身上对他们所产生的效用要比投到富人身上的效用大;反过来说,同样一笔钱,如果投资失误,对贫困的人们造成的损失也将比对富人造成的损失大。
截至二季度末,全国小额担保贷款调度城市累计受理贷款申请76.9万笔,累计发放68.4万笔,累计发放金额245.3亿元。直接扶持创业74.7万人,带动(吸纳)就业231.8万人。贷款发放范围除下岗失业人员、大中专毕业生、城镇复员转业退役军人外,已扩大到被征地农民、返乡农民工和农村富余劳动力等各类群体。
这种为农村地区提供小额贷款的做法始于当前就业危机时期。事实一次次证明,只要5万元就可以给富有创业精神的农民带来巨大的变化,他可以靠一头新买的奶牛、一台缝纫机或一只鸡笼发展自己的事业。这类贷款的拖欠率几乎为零,但可以带来创业人生,这也一直是发展经济学家长期以来谈论的话题。
现在返乡农民的创业已与信用社区联系在一起了。他们的贷款与其他许多信用社区捆绑在一起,享受到项目管理一条龙服务。小额信贷进入巨额融资世界,此举旨在为更多的小额信贷筹集资金,同时分散风险,为投资者提供一种稳定、能带来收益的创业行为。
它是这样运作的:对符合条件的人员合伙经营和组织起来就业的,经办金融机构可适当扩大贷款规模。对持有《再就业优惠证》的下岗失业人员以及自谋职业的退役军人申请小额担保贷款并从事微利项目的,有财政全额贴息、也就是说不用支付利息;其他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大中专毕业生和被征地农民申请小额担保贷款并从事微利项目的,由财政给予50%的贴息,也就是说只要付一半的利息。
小额贷款与信用社区的结合,只要经过专家论证的项目,就可获得资助并且承担少量的风险。与自谋职业衔接,建立小额贷款担保基金,所需资金主要由同级财政筹集。对下岗失业人员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的小额贷款额度一般在3万元以内,期限最长不超过2年,到期确需延长的,可申请展期1次。贷款利息按照人民银行同期基准利率确定。其中对从事微利项目的,由促进就业专项资金酌情贴息,展期不贴息。
前不久,中国人民银行、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联合发布的《关于进一步改进小额担保贷款积极推动创业促就业的通知》。《通知》指出:经办金融机构对个人新发放的小额担保贷款最高额度由2万元提高到5万元。对符合条件的劳动密集型小企业的小额担保贷款最高额度由不超过100万元提高到不超过200万元。
显然,中国小额贷款并不能形成一个市场。而且并非小额信贷方面的所有权威都深信会得到普遍推广。在 2008年9月3日召开的全国政协专题协商会上,全国政协常委、民建中央副主席马培华指出,据调查目前在农村几千元的资金已经很难创业。
根据浙江民间创业的调查,新创业往往需要投入创业资本达10万元以上。2008年申请小额贷款的人群范围不断扩大,有些地方已经将可申请贷款人员扩展到高校毕业生、城镇复转军人、残疾人、返乡创业农民工、失地农民等,但可贷款规模还普遍较“小”。除个别地区的小额贷款额度多于5万元,其他大部分地区的贷款额度都在5万元以下。在一些欠发达地区的农村,由于金融服务不到位,即使5万元以下的“小”贷款农民也很难申请到。
拿5万元的小额贷款在经济发展水平不一样的地区对创业者的帮扶力度显然是不同的。在那些经济发达的地区,5万元可能只是所需创业资金的1/2,甚至更少。创业如此,中小企业的发展也如此。最近就有媒体报道,珠三角等地区的一些企业主表示,即使政府今年对小额担保贷款从利率和额度上进行了调整,对劳动密集型企业作了进一步扶持,但对治疗当地中小企业的“金融贫血”起到的作用也不会太大。
小额贷款的目的是将市场资本输送到贫穷人手中,并使他们自主创业摆脱贫困,目前中国努力将自主创业推向更高的层次。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近日表示,创业板发行工作正式启动,共有108家企业向证监会提出了创业板上市申请。随着国际经济金融形势有所缓和、国内经济逐步回暖,创业板的融资将会对中小企业创业提供更强大的支柱。